
經歷了前三個季度的煎熬,券商終于體會到了“久旱逢甘霖”的滋味。
從10月24日至11月8日,雖然僅有12個交易日,但大盤已經上漲8%,大批個股走出谷底,漲勢喜人。
在此期間,券商是否抓住了翻身的機會?所持股票是否跑贏了大盤?
《投資者報》數據研究部結合上市公司三季報十大流通股東數據、券商集合理財計劃三季報,找出了券商自營和集合理財產品持有的部分股票,通過統計平均漲幅,可以比較各券商在反彈中的受益情況。
結果顯示,券商自營持股65%跑贏大盤,國都證券持股平均漲幅為13%,位列第一;集合理財產品持股61%跑贏大盤略遜一籌,東北證券集合理財產品表現突出。
國都自營持股漲幅最高
三季度陷入虧損困境的券商自營,四季度展開絕地反擊,手中不少個股跑贏大盤。
券商自營的387只股票中,有253只、占比65%的股票跑贏同期上證綜指。股價漲幅超過同期指數一倍(即達到16%)的股票有66只、占比17%。
券商自營盤中,國都證券所持股票平均漲幅最高,達到了13.2%。所持19只股票,除了兩只跑輸大盤,剩余17只股票全部跑贏。漲幅超過16%的股票有四只,其中兩只是在三季度新進入十大流通股東,另外兩只是一只在三季度增持、一只持股數未變。
冠昊生物7月上市,國都證券網下配售的75萬股在10月10日解禁,此時已經較發行價上漲兩倍以上。之后該股隨大盤下跌探底,在10月24日開始反彈,截至11月8日,上漲23.7%。對比發行價,國都證券獲得的收益率已增加到218%。
國都證券另一只參與網下配售的股票是洲明科技,獲配57萬股,9月中旬解禁,此后股價一路跌到發行價附近。三季度末,其持股只剩33.85萬股,想必國都證券在解禁后減掉了四成倉位。10月24日,股價已經比發行價低了10%,隨著大盤反彈,短短12個交易日,洲明科技上漲23%。如果國都證券能熬過虧損,捱到現在,已經盈利7%以上。
東北集合理財勝在耐心
券商不光有自留地,還有責任田,那就是集合理財產品。
券商資產集合理財產品重倉持有股票1342只,跑贏大盤的有818只,占比61%。跑贏指數一倍以上的股票有136只,占比10%。兩項占比都略低于券商自營盤。
按平均漲幅對比,國聯證券資管產品持股收益率最高,達17%,但持股數量較少,只有10只。而東北證券持股數量多達37只,平均漲幅也達到16.2%、位列第二,并沒有因為持股數量多而拉低了平均漲幅。
東北證券旗下的三只產品——東北證券1號動態優選、2號成長精選、3號主題投資,所持股票多有重合,都持有丹化科技、恒寶股份,兩只股票都跑贏大盤一倍以上。
這兩只股票,東北證券是靠耐心堅守獲勝。
其投資丹化科技已經一年有余。去年底,東北證券1號動態優選、2號成長精選兩只產品開始持有丹化科技,持股數量分別是70萬股、288萬股,雖然途中有過變化,但一直持有到今年三季度末。
1號動態優選在二季度增持該股,三季度又減持到69萬股,與初始投資股票數量接近。2號成長精選在二季度、三季度都有所減持,到三季度末,持股數剩下185萬,只有初始投資的六成倉位。
3號主題投資是在今年一季度開始持有,為457萬股,是第7大流通股東,二季度內加倉一倍,三季度繼續加倉,到三季度末時,持股已經達到839萬股,股價越漲,越是加倉。
近期反彈中,丹化科技上漲28%,今年以來,該股累計上漲了54%,在熊市中取得如此漲幅可謂驚人。
三只產品對恒寶股份的持有時間也都超過了兩個季度。反彈中,該股上漲22%。
國聯證券持有的10只股票,踩中了近期受市場熱捧的傳媒股、軟件股。寶信軟件反彈中上漲34%,博瑞傳播、粵傳媒和四維圖新分別上漲26%、17%、16%。四只股票中,除了博瑞傳播是三季度剛進入的,其他三只持股時間都超過兩個季度,終于“守得云開見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