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汗水淤積,引發皮炎
汗液里的成分與尿液相似,含有大量人體組織的代謝廢物,如尿素、尿酸、乳酸、氯化鈉等,這些代謝廢物均屬酸性物質,對皮膚有較強的刺激性,可使皮膚產生化學性炎癥反應,引起皮膚內毛細血管擴張和炎癥細胞聚集。汗液里代謝廢物的濃度大,皮膚產生化學性炎癥反應就強,反之就弱。人體中等量出汗時,汗液中的代謝廢物含量是最高的,此時最輕易引起夏季皮炎。夏季高暖和悶熱天氣多,人體的汗液增多,假如不能及時清除,汗液里的化學成分刺激皮膚,便可引起夏季皮炎。
2、涼水沖汗,導致痱子
炎熱難耐時,不少人為貪圖一時涼快,習慣用冷水洗澡。殊不知在流汗時用涼水沖洗,會導致汗孔閉塞、排汗不暢,產生痱子。因此,出汗后一定要先用毛巾擦干,然后再用溫水沖洗。還要注重大汗淋漓時不要直接進入空調房間,這樣也易導致汗孔閉塞。
3、睡涼席,皮膚易破損
盛夏來臨,各種材質的涼席涼枕開始出現在眾多家庭的床榻之上。但剛剛買來的涼席表面僵硬、凹凸不平,而現在的人們從事戶外體力勞動的時間少,皮膚嬌嫩,睡眠時無意中與涼席用力摩擦,會使皮膚破損;此外,涼席的縫隙中很輕易寄生螨蟲等,它在人的皮膚上叮咬,就會出現紅腫的小紅疙瘩,從而出現刺癢、疼痛感。
4、室內工作,陽光更毒
夏季日照時間長,紫外線強烈,特別容易導致日光性皮炎。有的長期在室內工作的人與陽光接觸的機會少,自認為就不會得日光性皮炎,其實并非如此。一些長期在室內工作的人很少直接接觸陽光,會對陽光變得更加敏感。患者通常在日曬后1至2天發病,在暴露的部位出現丘疹、血皰疹、水皰,有瘙癢感。嚴重時非光照部位也可起皮疹,反復日曬不及時治療,還會形成慢性皮炎。
5、噴花露水,導致丘疹
夏天很多人使用花露水防痱避蚊,有的人對花露水的成分過敏,用后皮膚出現發紅起丘疹等反應。接觸性皮炎是一種遲發性變態反應,發病有一定潛伏期,首次接觸往往幾天后才出現癥狀。因此,對于一種新花露水,第一次使用時噴的面積不要太大,幾天后未出現皮膚異常,再大面積使用。防曬霜也是如此,最好先在手腕上方的皮膚上搽幾天,沒有反應再往面部搽抹。
6、熱水燙洗,加劇瘙癢
已經患有皮疹的朋友也會因圖一時之快而用熱水燙洗皮疹,雖然這樣能解一時之癢,但過后會加劇瘙癢,尤其是急性濕疹等皮炎,熱水燙洗能使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促進過敏物質大量釋放,導致滲出和糜爛加重,使病情惡化。所以即使是中藥熏洗對于急性濕疹和急性皮炎患者也是不適宜的。
7、堿性洗滌劑,加重瘙癢
使用堿性洗滌劑手部皸裂性濕疹患者有反復使用堿性肥皂、洗衣粉或洗滌靈洗手的習慣。其實,這些洗滌用品容易導致皮膚更加干燥,使皸裂、瘙癢加重。老年性皮膚瘙癢癥用肥皂洗澡可抑制皮脂分泌,使皮膚更干燥,從而加重瘙癢。因此,這類患者可試用含油脂豐富的香皂。
8、濫用藥物,加重病情
濫用藥物因濫用藥物而導致皮膚病加重的現象比比皆是,如外用皮質類固醇治療手癬,結果導致皮疹范圍越來越廣泛;面部脂溢性皮炎長期外用激素,引發了頑固難治的激素依賴性皮炎;急性糜爛滲出性濕疹濫用軟膏類制劑,導致皮疹擴散、滲出加重。所以,治療皮膚病首先要明確診斷,針對病因選擇恰當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