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對般配的夫婦,先生是攝影師,太太是編輯,兩人從小青梅竹馬,終成眷屬后開始四處旅行。先生拍照,太太寫文章,漸漸在圈中名氣和口碑雙贏。如今,他們是多家旅游雜志的特約撰稿人。走遍全世界,不再是夢想,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在路上,或者是生活在別處——甭管這兩個詞已經(jīng)被文藝小清新們用到多么爛大街的程度,你不得不承認的是,在吵吵鬧鬧的辦公室里,在熙熙攘攘的地鐵車廂里……這兩個詞,總會如影隨形,不經(jīng)意地跳進你的腦海里——恐怕這世界上另一件有此待遇的事情,也只有初戀能比了吧。
去別處,看到一些不一樣的人,經(jīng)歷一些不一樣的事,就算最終要回到按部就班的日常軌道里,也總讓人覺得,生活有機會多一些不一樣的可能性。
所以,十一黃金周假期臨近,編輯部同事們攢出這樣一句口號:放下一切出去玩!這份激情豪邁,無非是種“豁得出”的心理狀態(tài):去別處,跟你銀行里有沒有存款、婚姻法修改后有沒有名下房產(chǎn)……統(tǒng)統(tǒng)沒有關系。走出去,哪怕只是單純地呼吸—下遠方的空氣,也有別樣美好的感受。
讓咱們再回到開頭的這個故事里去:其實一開始,他們只是想去尼泊爾度蜜月。適逢當?shù)鼐謩莶环€(wěn)定,像所有旅行者一樣,他們有些擔心。但接下來,想旅行的信念戰(zhàn)勝了一切:他們在網(wǎng)上找到一個尼泊爾人的MSN,驚訝地發(fā)現(xiàn)竟然是位當?shù)氐穆玫昀习濉=酉聛恚谶@位陌生人的幫助和建議下,他們完成了一次精彩的尼泊爾旅行。“你知道么”,太太說,“我們和那個尼泊爾人成了朋友,現(xiàn)在他在復旦大學讀博士!盡管當時我們怕得要死,都不敢喝他請的酒!”
接下來,他們愛上了這種充滿意外與刺激的旅行方式。再接下來,他們辭去原來朝九晚五的工作,開始環(huán)游全世界——這就是我們在文章一開始看到的故事了。
你看,這也許就是旅行的意義。
你有機會發(fā)現(xiàn)一些新的人,新的事,新的風景,更有機會發(fā)現(xiàn)另一個自己。
如果不能改變生命的長度,那至少,我們還能努力改變它的寬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