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涅槃重生漢正街

2011-12-31 00:00:00木可卓然
創富指南 2011年10期

有著“天下第一街”美譽的漢正街,正迎來一次“鳳凰涅槃”,隨著漢正街向漢口北的市場遷移正式啟幕,500年傳統市場正待重生……

漢正街·歷史

漢正街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朝萬歷年間。在水運和商業的驅動下,漢口的街市沿著漢水流向自然形成并延伸,漢正街市場形成。沿江從西至東,出現了宗三廟、楊家河、武圣廟、老官廟和集家嘴等眾多的碼頭,為商埠吞吐、集散物資。由于水上交通便利,沿街店鋪行棧日益增多,貿易往來頻繁。之后,各地富商大賈集聚于這塊風水寶地。再后來,青磚瓦舍取代了茅屋竹籬,四鄉流民成為市場取之不竭的勞力資源。到清代康熙、乾隆的經濟發展鼎盛時期,漢正街已成為“漢口之正街”。

20世紀初,隨著漢口開埠,租界設立與鐵路的開通,漢口商業中心逐漸下移至長江岸邊。漢正街則演變成小商品市場。“文革”期間,漢正街曾被更名為“興無街”,所有市場都被關閉,個體商人不得不另謀職業。直到1979年,漢正街市場恢復,第一批103戶個體經營者重新出攤。由于武漢獨特的地理位置,漢正街市場一度成為全國性的小商品批發中心,被稱為“天下第一街”。

通常所說的“漢正街”并不單指一條叫做“漢正街”的街道,而是包含這條東西向大街為中心,在漢水和長江匯合處南北延伸的一大片老城區。它由近460條街巷組成,核心區域占地約1.6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20萬。時至今日,這一區域依舊保持著相對傳統的空間格局。漢正街的形態如同一條魚,魚嘴在晴川橋,魚肚子是漢江邊的沿江大道,魚背是武漢的商業中心中山大道,魚尾則甩到江漢橋。東西貫通的漢正街,就是魚身上的那根主刺。細密的小巷與主街交織,形成了層層疊疊的集市。歷史上,正街上的店鋪,主要是大商號的門市、倉庫和會館,沿著河街則是各種分工明確的貨物碼頭、密集的寺廟與集市,堤街曾經是工人、錫匠、大眾茶樓聚集的地方,而垂直于漢正街的是那些致密的魚骨式商住混合特色商品批發街巷,夾雜著娛樂和消費場所。

近百年來,漢正街起起落落,如今漢正街的商戶達到2.7萬多家,日均人流量30萬人次,成為華中地區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商貿市場和貨物集散地。

漢正街·市井

每天早上5點多鐘,漢正街的生意就開始了。“打貨”的客人從各個方向進入市場,大包小包地拖走各種商品,以趕在開門前補充貨架。傍晚收檔后,街道立刻成為夜市,批發市場變為零售市場和人頭攢動的小吃街。即使到深夜,沿江大道仍舊馬達轟鳴,汗流浹背的工人把貨物塞進卡車。

漢正街的牌子就立在晴川橋下,這里是街道的入口。道路坑坑洼洼,下過雨后一片泥濘,很多地方不得不墊上碎磚頭。灰塵在陽光下飛舞,空氣中彌散著一股洋灰味兒,間或混雜著垃圾的酸臭味,布匹、鞋帽、襪子、發卡、鍋碗瓢盆分門別類地堆在檔口,充斥著一種廉價的富足。

商品價格低廉,貼著五花八門的牌子,常能看到“山寨式”的品牌創造,比如“美·摩根保羅”的女裝,或“路易·鯊魚”的皮箱。

街上到處是擁擠的人群和門面鋪位,許多赤膊的搬運工人,大聲叫賣的伙計,在過道睡覺的孩子,討價還價的顧客。在最少的地方擺下盡可能多的鋪位,擺放盡可能多的商品,并且盡可能地降低商品的成本,這是漢正街永恒不變的法則。商鋪如同中藥柜子,密密匝匝地塞進了大大小小的街市和樓宇。每個檔口里都堆滿了商品,客人看上什么,直接雇扁擔和板車拉走。

老板們湊在一起,在路邊支起麻將桌,坐等客戶上門。電線桿子上貼滿了鋪面租售、招工的廣告,最特殊的是要“狗肉賬”廣告:“沒有收不回的賬,只有不想要的賬。”“撞了,撞了!”搬運工拉著堆滿服裝的拖車,在貨車、人群間穿梭。逼仄坑洼的街巷、老舊昏暗的大樓、燈光絢爛的商廈……人與車、新與舊、亂與雜在這里繪制出市井百態。

批發生意有兩大特點:第一是同業扎堆,方便客戶貨比三家;第二是交通方便,組織靈活,既能大進大出,也能化整為零。由于街道狹窄、人流稠密,漢正街形成了獨特的物流體系。扁擔與推車是物流的末端,這些挑夫們負責將貨物從門店運到江邊的貨運公司。沿江大道至友誼南路一線則是物流公司的天下。白天,老板娘們在路邊支上一把陽傘,接收挑夫們搬來的零散貨物,晚上則裝上大卡車,運到特定的城市。

以現代商業的標準,漢正街存在空間上的局限。區域一邊臨河,無法修建太寬的馬路,另一邊的狹窄街巷限制了大宗貨物的出入。在商圈周邊主路上,貨運物流的堆積和擁堵成為這里最大的交通和消防隱患。白天,物流公司的卡車停在街面上,一些商人趁機建造了大片簡易的倉庫和民房出租盈利。在漢正街,一切自發的商業活動都是同一類利益驅動下建設起來的。但是,這種互相依靠共生的高密度業態,以及多年的歷史積淀,共同激發了蓬勃的人氣,使這里永遠川流不息。

蜷縮在老房子里的店鋪,嘈雜的人聲,擁擠的車道,推著板車來回卸貨的工人,還有掛在街頭“杜絕一切火災隱患”的紅色條幅,都顯示著這里的破落與繁華。而時不時出現的紅色“拆”字,則提醒著這里未來的命運。

買賣、物流、倉儲、加工、居住、吃喝拉撒……都集中在這不到1.7平方公里的區域內。三教九流,五方雜陳,熱氣騰騰,分工明確。現場、現貨、現金的交易模式,混亂之中也遵循著自己的秩序與江湖規則。

在官方看來,混亂的交易環境、低端的經營模式、落后的市政設施,使漢正街逐漸成為城市的潰瘍。而在商戶們看來,這種“亂”正是漢正街的核心價值,體現了漢正街歷久彌新的生命力。“不亂不鬧,怎么會有人氣?怎么會有市場?”

漢正街·爭執

按照官方思路,漢正街必須要進行提檔升級。

1982年,當《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將漢正街譽為“中國小商品市場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時,浙江中部的貧困縣義烏,第一批小商品才剛剛擺上露天市場攤點。然而世事難料,1991年起,浙江義烏最大的市場群——中國小商品城悄然取代了漢正街,成為全國集貿市場銷售冠軍,一直持續到現在,并于2002年成功上市,實現了與資本市場的對接。2000年,據中國市場學會調查,漢正街市場在全國小商品市場排名已降至第八位。是什么造成曾經輝煌的漢正街的沒落?不可否認,交通擁堵和火災頻發是漢正街沒落的重要原因。

“漢正街擁堵,并不僅僅是交通問題。”有專家指出,偶爾一次堵車,可能會讓一個老板失掉一筆大生意;經常性的堵車,可能讓一個老板破產;常態性的堵車,更會讓百年漢正街的信譽、商譽逐漸丟失。

漢正街受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限制,其交通路網布局和相關配套設施存在嚴重不足,也是造成漢正街擁堵的重要原因。

漢正街最初是從一個個地攤、一家家小門面、一條條小巷發展起來的,后雖經多次改造,但小街小巷的交通格局并未得到根本改變,與交通配套的停車場等相關設施嚴重缺乏,大型貨場更是一個都沒有,部分道路的設置也不規范、不科學。這些客觀因素給物流和進出漢正街的車輛帶來極大困擾,“逼”得駕駛員們不得不違法行車、停靠、上下貨物。在漢正街每一處十字路口,幾乎都可看到物流公司將馬路當成貨場的情景。“一到打貨旺季,每天都有幾百輛貨車涌進漢正街,而這里又沒有大型貨場,他們就只能在馬路上卸貨裝貨了。”商戶們說。

為什么漢正街一到秋冬季節的打貨旺季就必堵無疑?其根本癥結是經營業態落后,不適應漢正街的發展和現有的市場規模。據介紹,漢正街的總面積約2.56平方公里,年交易額高達500多億元,卻一直是通過“現金、現場、現貨”這一落后方式進行的。其位置決定了它只能成為一個大型商品市場,卻不堪同時承擔大型物流中心的職能。

進入21世紀以來,武漢市GDP年年增長,到2010年已經突破5515億元。而曾經獨領風騷的漢正街,總交易額依然在400 -500億之間徘徊。更為重要的是,漢正街所處之地,已經成為寸土寸金的武漢中心。在周邊地段高樓競相林立的繁華中,這里低矮和老化的建筑,除了被斥為礙眼的“城中村”以外,還面臨著火災頻發的危險。一些消防官兵談起漢正街火災色變,感覺這里“走進去簡直找不到方向”,“一旦發生火災,極易火燒連營”,房里的人出不來,外面的消防車進不去,小火變大火災。在這樣一個小商品市場中,大部分建筑空間被分隔成面積一兩平方米的攤點、幾平方米的門面或倉庫,電線如蛛網密布。不發生火災,實為萬幸。而發不發生火災,根本就不掌握在政府以及消防部門手中。

因此,政府希望通過“全面整治、整體搬遷、徹底改造”,消除市場的消防隱患、交通梗阻,讓漢正街脫胎換骨。

如何脫胎換骨?通俗地說,就是要做到“四個轉變”:市場主體上,由個體戶變企業;市場形式上,由批發市場變成現代商城,統一物業管理;交易形態上,由現場、現金、現貨的“老三現”變“新三現”,即現代化的電子商務、現代化的商貿一體和現代化的遠程批發;歷史文化上,漢正街文化由概念變實在的元素,選取有代表性的歷史遺跡,復原明清風貌。

傳統的城市環境如何適應現代化的發展,是一個艱巨而普遍的難題。問題在于,經濟高速增長的時候人們往往更樂于忽視它、繞開它。于是,發展的滾滾車輪往往還來不及判斷,就已經別無選擇地沖過了十字路口。而發展總是伴隨著巨大的歷史慣性,如果就像扳道岔一樣改變漢正街的運行軌跡,往往需要一個契機。

2011年1月17日,漢正街西端的一處門面失火,造成14人死亡。火災成為引爆這場變革的導火索。對于防火、交通的改造尚屬市政范疇的城市更新,但是對于交易形態的改變則觸及到了漢正街的商業模式。政府希望借助整頓市場,改變“現場、現貨、現金”模式,從本質上把漢正街從一個“烏煙瘴氣”的傳統批發市場,改造為一個井井有條,結合現代物流、倉儲甚至電子交易的新型商業。漢正街批發市場的產品多屬于服飾、鞋類、布料、手工品、日用家庭用品、副食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產品附加值不高,商戶主要依靠放量來獲取利潤增長,每年向武漢市上繳的利稅總額不足2億元,單位面積土地創造的效益還不如郊區一個工廠。

“如果搬出來,漢正街騰挪出來的土地,坐擁兩江四岸,土地的商業價值可與對岸多個單價地王地塊誕生的積玉橋片區相媲美,未來將是豪宅、高檔寫字樓、地標性建筑的聚集地。”中國指數研究院華中分院研究副總監李國政表示。

但很多商戶認為這樣的改變不切實際。“漢正街絕大多數的商品針對的是農村低端市場,客戶是那些集鎮上的小老板。他們下一次單,幾件、幾十件,看中了就拉走,賣完了再來,既不會用電腦也沒有信用卡,如何讓他們適應新的交易模式?”某商戶說。

盡管漢正街的稅收與創造財富的能力并不高,但一些商戶們認為并不能因此否認它的社會價值。漢正街目前約2.6萬商戶,按照每戶5人計算,就有約13萬直接從業者,而為商戶們服務的卡車司機、扁擔工、餐館、物業公司的人數還會繼續放大。他們相信,漢正街市場的存在具有天然的合理性,歷盡劫難但生命力頑強。

漢正街·分化

在最近的10年中,漢正街“天下第一街”的光環逐漸退去,傳統的批發生意越來越難做。

一方面,全國性的批發市場陸續建立:北有石家莊,南有廣州,東有杭州和義烏,西有成都。漢正街被四面圍住。今日物流交通與10年前不可同日而語,武漢的交通中心地位已經下降。“買全國、賣全國”的模式不復存在,漢正街下降為一個區域性市場。另一方面,零售業的運行本質發生了巨大變化,中間商作用降低,商業信息更加透明,終端零售直接對接廠商。傳統“二道販子”的生存空間被壓縮。批發市場需要上游制造業支持,而江浙、廣東集中了大量小商品、服裝廠商,產業鏈完備。義烏與廣州兩大市場已經成為了國際性的批發中心。

作為暨濟皮具商城商會會長,老周是打算在漢正街長期扎根下去的。幾百年前,老周的同鄉們就沿著長江放木排到漢口,在漢正街上聚族而居,壟斷了木材和紙張生意,目前還留存下了寶慶巷。1987年,老周挑著擔子來到了漢正街,看著九省通衢客流如織,就再也不想走了。

那是漢正街的黃金時代。在武漢燥熱的天氣里,作為外來戶的他憋著一身力氣,唯有拼死苦干。每年七八月份是服裝淡季,攤位的租金便宜。而此時恰逢學校放假至開學,是書包的銷售旺季。老周就利用這個空當,以低廉的價格租下攤位,擴大銷售。等9月開學后,他再退掉攤位,重新回到街上當貨郎。

到了1992年,他終于在一個商場地下室租上了攤位,生意也從書包擴展到了箱包皮具。90年代,漢正街正經歷著一次大變化,專業市場開始成為主角,商戶們不再什么賺錢一窩蜂而上,而是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于是市場內部開始合并同類項,服裝、鞋帽、箱包、皮具、塑料、玩具、文具、禮品……同一類的商戶聚集在一起,組成專業市場。

老周跟著其他皮具商人租到了華貿商城。他的生意雖不大,但是為人熱情,具有同業精神,早早地就在箱包商戶中組織了湖南商會。做箱包生意的湖南人雖不多,只有三十來戶,但很抱團,隔三岔五地開會,大事小事一起商量。老周組織商會與物流公司商談合作,首次拿到了20萬元的貨運押金。不僅壓下了成本,還降低了風險。后來曾有客戶被運丟了一車貨,最后迫使物流公司照價賠償。

批發生意的特點并非單打獨斗,講究的是同業聚集的密度和質量。眾多商戶形成一個穩定的經營群,依靠整體的力量吸引更多的采購者。2005年,老周覺得此前大家同租鋪面的方式遇到了很多問題:“漢正街的商場越開越多,依靠最初低租金和優惠吸引租客,這就造成我們商城商戶不穩定,最終損害整體利益。”

有恒產者有恒心,這個道理他是明白的。于是他又聯合了浙江、武漢商人,一共兩三百戶,共同購買了剛剛建成的暨濟商場,共同組建了新的箱包皮具批發市場。老周自己也貸款買了兩個檔口,當初每平方米不到1萬元,現在價格已經翻倍。經過近20年的打拼,老周從一個挑扁擔走街串巷的貨郎,終于成為有產權的小老板。此中甘苦,如魚飲水。

就當老周們從一個無產者變成有產者后,他們發現自己面臨著一個窘困的現實。如果漢正街搬遷,那他們舉債購入的商鋪則失去了價值。而更深層次的問題在于,箱包批發行業越來越難做。武漢本地沒有箱包行業的生產基地,老周們也沒有產地優勢。批發商從河北白溝或廣州進貨,賺取二道販子的中間利潤,能有10%已屬難得。商場中每年都要淘汰近1/3的商戶。行業如此脆弱,禁不起任何折騰。

老周是希望留下來的商戶,他代表了漢正街上頑強的傳統商業力量。這里不僅有他的產權,另一方面,他花了多年的精力才完成了一次傳統批發業的整合,依靠同業聚集形成了人氣。如果漢正街搬了,重新聚合人氣又要多少時間呢?已經苦拼了快30年的老周,心中沒底。

90年代初期,本地人老鄭開始在漢正街上擺攤,他正好經歷了漢正街的轉折時期。“最初做生意,街頭一個價,街尾一個價,街頭買街尾賣就可以賺錢。老板們什么都做,社會上什么都缺,尤其是低端商品,也不在意質量問題,只要便宜就行。”老鄭說。

90年代末期,老鄭開始走專業道路,先是只賣服裝,然后是女裝、少女裝,最后鎖定到了孕婦裝。此時服裝市場正經歷著巨大的變化。“以前產品周期長,18歲到38歲都穿一類產品,全國穿一種顏色。隨后,產品的更新周期越來越快,市場越分越細,幾天一款衣服就過時。開始還有時間貼自己的牌子,后來都沒時間貼牌直接發貨。如果賣羽絨服,碰上暖冬,又押錯了寶,成了老款,就要虧本賣了。”老鄭說。

他發現盡管女裝逐漸繽紛多彩,但孕婦裝長期就是兩種——背帶褲和踩腳褲。于是就開始結合流行趨勢做孕婦時裝,把孕期分為若干階段,根據身形推出不同產品。這個精明的武漢人為了摸清市場容量,還專門去計劃生育辦公室了解每年的出生率。

對于漢正街的發展,老鄭有強烈的危機感:“漢正街市場沒有產業支持,也就沒有長遠發展,這么多年來一直是無根的市場,只能當二道販子。以前全國交通不便,還需要武漢中轉一下,現在這個情況不存在了。”他不想在漢正街的老路上走了。

去年,老鄭注冊了自己的孕婦裝品牌,一頭開始介入生產,給制造工廠提供圖樣、版型;另一頭,營銷自己的品牌,建立自己的下游銷售網絡。他還開了一家網店做網絡銷售。“理想的模式,我通過自己的銷售網絡了解市場需求,然后向生產商下達生產指標,以銷定產,實行訂單管理。”老鄭說。

漢正街的環境,也讓生長于此的老鄭感到愈發不適。“現在漢正街寸土寸金,物流不通暢,缺乏發展的空間。我的貨源來自全國各地,老板跟物流公司關系不好,貨就進不來。”他說,“大客戶走進漢正街,看到亂糟糟的樣子,也留不住。”

漢正街市場恢復30年后,經營者的分化不可避免。一邊,面對廣大農村市場的傳統商業模式依舊頑強,傳統批發的生命力猶在;另一邊,不安分者想要擺脫“二道販子”的薄利,與現代商業對接,期望在新的平臺上開疆拓土。

武漢的“砧板大王”朱老板就離開了漢正街。1984年他開始賣砧板,做一塊砧板賣一塊,最初規模很小,每天騎車向武漢三鎮的餐館飯店推銷砧板。當時武漢最大的亞洲大酒店、長江大酒店這樣的高檔酒店也漸漸成了他的老主顧。日積月累,朱老板逐漸壟斷了武漢90%的砧板市場,一年可以賣幾十萬塊。

2006年,生意做大的朱老板開始向縱深發展,依托砧板進入酒店用品市場。與賣砧板不同,銷售酒店用品需要大量的展示空間,各種鍋碗、刀叉少說有上千種,規模大的銷售商需要有上萬種商品擺出來。講究的是琳瑯滿目、五光十色。但漢正街的草根味與高檔酒店的氣質完全相左。“即使有高檔貨,你往那個寒酸的店里面一塞,人家就看不起你了。”

為了賣酒店用品,朱老板需要更大的空間,于是就在新的漢口北市場買下了3000多平方米的鋪位。他不想再守著漢正街,也不再留戀賣砧板的利潤。他需要更堂皇的地方,要更多地展示自己,去爭取大客戶,尤其是那些高檔星級酒店的采購經理。

盡管在新的市場必須要熬一段時間,但是令朱老板滿足的是,他的鄰居也都是酒店用品的大品牌。他覺得自己終于離開了縣運動會的賽場,開始站在了全運會甚至奧運會的跑道上了。

盛鑫商行是“小兄弟”等多個品牌糖果的湖北省總代理。對于拆遷,商行梅老板泰然處之。“搬遷對生意肯定有影響,但影響不是蠻大。”

早在三四年前就聽說要拆,盛鑫商行已提前做好準備。在漢正街副食市場的店鋪主要是一個展示窗口,同時做一些喜糖、過年糖果的零售生意。公司總部在沿河大道的一棟寫字樓內辦公,面積近500平方米的倉庫在舵落口,批發大單直接從那里發貨。“漢正街搬遷后,我們要么到附近找一個門面繼續做展示窗口,或者直接在公司布置一個展示區,批發客戶一樣可以看樣打貨。沒有門面也能做生意。”談到未來,他打算“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漢正街的展示店鋪不會丟;另一方面,他已經在漢口北買鋪,隨時可以把批發功能轉移過去。

漢正街·搬遷

漢江邊,晴川橋下。2011年8月14日,東漢正街麟趾天橋上,一塊大型條幅格外醒目:“距漢正街及周邊地區實行交通管制還有1天。”

附近的萬安巷口,一個黑色音箱里,洪亮的男聲在滾動播報:8月15日零時起,漢正街將全天候禁止貨車進入。偶爾會有人在交通管制的通告牌前駐足,大多數赤膊的搬運工人埋頭拉貨,盤算著這一趟又掙了幾多錢,音箱聲在他們沉重的腳步中,漸行漸遠。

在漢水邊繁華了500年的漢正街,表面上一如往日的熙熙攘攘。而事實上,與往日不同的是,這個下午,大貨車上的催促聲更急,搬運工們的動作更快,因為江漢關當晚12點的鐘聲一敲響,這些貨車將禁止進入漢正街及周邊街道。

在此生活經商已幾十年的商戶們知道,跟漢正街市場說再見的時候到了。

漢正街電子文化商城內,經營日用品的馮老板搶著購進了一批貨物。接連兩天,她都在搶著進貨。在漢正街做了十幾年生意,馮老板不愿意離開這里,至于今后怎么辦,她還在觀望,“如果大家決定搬了,我也會搬。”

今年3月,馮老板就從政府通告與報紙上得知,漢正街已啟動“綜合整治和搬遷改造”。漢正街2.56平方公里被劃為拆遷區、在建及建成區兩大塊。拆遷區整體搬遷,在建及建成區整治、改造、升級。這場大搬遷涉及近2.6萬商戶,2萬余居民。預計兩年之內完成。

在眾多漢正街小商戶的印象中,政府對這里的整治從未間斷過,但這次規模超乎從前,更是史無前例地全天候禁止貨車進入,他們感覺到“這次是動真格的了”。

“不徹底搬遷漢正街市場、改造漢正街地區,傳統批發市場久居鬧市的種種發展弊端將難以根除。”漢正街綜合整治和搬遷改造工作小組負責人說。

漢口北原是黃陂南郊的一處荒地,因被鐵、水、公、空四大國家級交通樞紐合圍的交通和區位優勢全國獨有,被業界認為是武漢“九省通衢”特色最集中的體現。2007年7月,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開始投資建設。該中心總建筑面積400萬平方米,有鞋業、服裝、紡織、小商品、酒店用品、日化用品、兒童用品、電子電器、塑料制品、食品等十大專業批發市場群,全部建設完工后,將積聚100萬商品品類,成為包含交易、展示、物流、娛樂、服務等諸多功能的國際化交易市場。其定位是成為中國業態最領先、規模最大的專業批發市場。

據漢口北管委會介紹,為了培育市場,降低商戶的經營風險,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將斥資10億扶持商戶經營,幫助平穩過渡,具體內容包括新開業市場免18月租金、提供全精裝修,幫助商戶建立網上營銷平臺等。政府正積極引導漢正街搬遷商戶,有序遷往黃陂漢口北及三環以外其他區域。一些商戶已經開始行動。

老黃做蜘蛛王皮鞋湖北總代理已有10多年,在大興路鞋市,他擁有兩檔門面,小的一層僅27平方米,大的也不過100多平方米。而在漢口北,他不僅拿下了400多平方米的商鋪,還自購了4000平方米的倉庫。說起離開漢正街的理由,他只有一句話:“自己的車在漢正街都沒地方停,一個星期至少接兩三張罰單。”現在,老黃的車可直接開到市場門口,寬闊的展廳擺滿了上千款皮鞋,再也不用擔心沒地方展示新款了。

做服裝生意的王老板,已在漢口北購置了兩個商鋪。在他看來,遷到三環線,可以上天、入地、出海,各種交通都很便利,這才是發展做大的需要。另一方面,這里已經開建產業園,可提供產業支持,不再是無根的市場。他說,雖然漢口北現在人氣、商氣和配套設施還未發展成熟,但他認為這只是個時間的問題。“其實漢正街到漢口北只有20多公里,不是太遠,一個小時就能到,后年通輕軌后更快,但人們覺得這個心理距離特別大。”

目前,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已建成面積150萬平方米,一期小商品、鞋業、皮具箱包、酒店用品、日用品、針織品等7大市場已經開業,已超過漢正街現有120萬平方米的規模,具備了良好的承接條件。其中,酒店用品市場、鞋材市場短短一年多,已成為華中地區規模最大、成交最旺盛的行業市場。今年年底前,含服裝市場在內,市場開業商戶將達到近7000戶。二期的服裝、窗簾布藝、飾品禮品、文體用品等四大市場也將陸續開業。到2013年,將順利完成漢口北批發第一城建設招商和運營,建成中部最大、中國最好的一站式采購、交易中心,屆時將容納6萬商戶,是漢正街的3倍。有關專家測算,漢口北發展成熟后,市場蛋糕將大大超過漢正街如今500億元的年交易金額,預期成為至少千億級的批發市場。

“黃陂區迎來加快發展的重大機遇。”黃陂區領導表示,漢口北商貿物流樞紐區被納入千億物流板塊,政府將全力做好漢正街向漢口北轉移的各項服務工作,制定并落實扶持政策,集中全區資源和優勢力量做好漢正街外遷的承接。

據介紹,目前已開通4條以漢口北為起點的公交。其中一條是連接漢正街與漢口北的專線。年內將開通漢口北到高鐵的公交。漢口北公交車換乘總站年內動工,規劃有20條公交線路。

湖北省客集團已于今年4月按國家一級客運站標準,開工建設占地200畝漢口北客運總站。今年9月,武漢大道通車,形成連接武漢主城區的快速通道。2013年,通達漢口北的輕軌1號線將全線通車。

占地200畝的漢口北貨運中心已投入運營,可開展代提貨物、上門收貨等服務。漢口北集團已引入7家物流公司,宜昌、襄陽、荊州、黃岡、鄂州等重要中等城市貨運專線均已開通漢口北站點,發運貨物更順暢便捷。

與漢正街普遍用民房做倉庫不同的是,漢口北大市場配套有專屬倉儲區。據介紹,12萬平方米倉儲中心已于今年5月對外發租,解決商戶倉儲問題。總面積50萬平方米倉儲中心將陸續建成。據悉,和鬧市區的漢正街比較,漢口北的倉儲、租金成本只是前者的1/8到1/6,而且可徹底根除老市場貨物堆放無序帶來的交通、安全隱患問題。

以往的漢正街適合創業,但不適合居住,特別是創業者子女就近上學難。但搬到漢口北外,老板們將生意與家庭兩不誤。據介紹,黃陂區政府耗資1.3億元引進新東方國際學校,高中部近期對外招生,小學和初中部也將開建。黃陂一中、武漢市第一醫院已簽約入駐。另外,為外來務工人員,漢口北批發第一城設有內部食堂,可容納千余人就餐,預留沿街商鋪提供餐飲等配套。國際快餐連鎖店及大賣場已達成入駐意向。

漢口北還配套建有汽車旅館、經濟型酒店及高級商務酒店,引進建行、交行、招行、電信、移動,提供金融和通訊服務。

漢正街·展望

搬遷只是漢正街“涅槃”的前奏,而重生后,它將“變身”為世界級濱水旅游商貿區(簡稱TBD),跟老漢正街相比,重點突出“濱水旅游”功能。

據了解,所謂TBD,是指漢正街將憑借兩江交匯的獨特區位,集休閑旅游、電子商務、總部經濟、文化會展、金融服務等功能為一體。新的漢正街長得更“胖”,范圍大約是過去的2倍。從大的外形看,新漢正街規劃為“橫縱兩軸”發展。

“橫軸”主要是沿江發展,主要是指垂直于長江的多條小巷子。目前,這些小巷的建筑比較陳舊,新規劃將采取“保留與修復”的手法,對12處文化遺址進行部分保留和“修舊如舊”模式的重建,保留老漢正街的商貿特色和老建筑,并引入江城老字號旗艦店、漢派餐飲、旅游購物和地方文化等功能,彰顯漢風漢味。

“縱軸”,實際指的是武漢這座城市傳統的中軸線。據說,原蘇聯專家在參與武漢市規劃的時候,就提出“漢口火車站-西北湖-中山公園-武漢展覽館-南岸嘴”的城市中軸線,如今新漢正街也處在這條中軸線上。在這條城市中軸線上,已有王家墩CBD,也有武廣商圈,而新漢正街的定位,既不是傳統的漢正街商貿,也不同于王家墩和武廣商圈,而是世界級的濱水旅游商貿區,能購物,有吃有喝還有玩。

功能上,新漢正街將形成“七大分區”:寶慶街核心商貿區、漢正街文化旅游商貿區、大興路商務文化區、長堤街商住購物區、六角街soho生活區、六角街商貿區、民意街居住生活區。

“事實上,要做漢正街的規劃,一直都很難。”規劃專家透露,武漢市民對漢正街一直很糾結:有人主張重建,因為漢正街房屋破舊,最突出的是消防隱患大,近幾年連續發生多起火災事故,給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極大隱患;也有人認為,漢正街是武漢的標志,要是拆了很可惜。

武漢市規劃研究院表示,新規劃的漢正街,還是會保留老街一些傳統特色,比如可能還會有服裝、鞋帽等商品交易,不過交易的方式會有大的改進,不再是簡單地進貨和現場買賣,有可能是電子展示和交易,而商品可能在其他地方的倉庫里。設想中,重建后的漢正街將不再具備批發市場的流通模式,而是一種電子交易高端的零售業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f|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欧美一级片在线| 亚洲视频一区| 国产91在线|日本| 欧美激情综合| 久久6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亚洲天堂首页| 国产jizz| 亚洲欧州色色免费AV| 国产精品尤物铁牛tv| 5555国产在线观看| 91蝌蚪视频在线观看| 被公侵犯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性妇女精品免费|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 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 福利在线不卡| 美女免费精品高清毛片在线视|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不卡|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久草视频中文| 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1区|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下载 | 亚洲美女操|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中文精品|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蜜芽| 99在线小视频|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国产精品污视频| 极品国产在线|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午夜|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一区女同| 九九久久99精品| 亚洲高清日韩heyzo| 嫩草国产在线| 91精品国产丝袜|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二区|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喷潮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 | 高清视频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日韩|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 欧美一级在线播放| 毛片最新网址| 鲁鲁鲁爽爽爽在线视频观看| 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啪啪视频| 欧美在线一级片|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日韩国产高清无码|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1区2区| 中文字幕永久视频|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 国产精品成| 国产精品30p|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国产乱子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在线日本国产成人免费的|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午夜三级在线| 日本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 色播五月婷婷| 一级毛片a女人刺激视频免费| 国产经典三级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