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盤近在咫尺。
今年,陽光私募基金清盤者已過百,公募基金也不乏在紅線上遛彎者。兩年來,基金首募規模越來越小,離5000萬元清盤紅線越來越近的基金數量也在增多。截至三季度末,已有5只基金總資產低于5500萬,包括寶盈中證100、申萬菱信盛利配置、天治趨勢精選、天弘永定成長和國聯安紅利。
近一年多來,寶盈基金公司經歷了深刻變革,因“投資管理”、“治理結構”、“內部管理”等諸多弊病,監管機構要求其多次整改,去年,該公司管理層悉數換將,新任總經理汪欽上任后,今年以來寶盈業績初見成效。
然而,由于前兩年“傷勢”太重,寶盈多只基金“垂死掙扎”。Wind資訊數據顯示,目前規模低于1億元的基金達24只,寶盈旗下有兩只,分別是寶盈中證100、寶盈核心優勢,規模各為5053萬元、8110萬元。
記者注意到,投研能力弱依然考驗著寶盈未來的業績,而市場總監轉任投資總監,則是寶盈獨家創新。
整改初顯效
整改后的寶盈,今年初見成效,但難以擺脫“久病難愈”的尷尬。
寶盈是家老基金公司,早在2001年5月就已成立,2004年以來,股東分別為中鐵信托、成都工業投資集團和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但因治理結構、內部管理混亂等原因,一直沒發展起來,尤其是2009年、2010年,旗下多只基金業績墊底。
這前后《投資者報》做了諸如《證監局逼宮寶盈基金 陸金海深陷離職門》、《深圳證監局曝光寶盈基金內幕》、《艱難討說法 北京基民將寶盈基金公司告上法庭》等一系列獨家報道。
2010年8月初至11月份,寶盈原總經理陸金海、副總經理于志、督察長劉傳葵、投資總監陸萬山、副總經理胡東良、研究總監夏和平先后辭職。
11月初,原長城基金公司副總經理汪欽接替陸金海擔任總經理,督察長則由曾任職于華夏基金公司的孫勝擔任。
汪欽上任前,寶盈投委會有6位成員,包括前任總經理陸金海、總經理助理高峰、投資部總監夏和平、研究部總監余述勝、金融工程部總監楊宏亮和寶盈增強收益債券基金經理陳若勁。
目前,投委會成員包括汪欽、高峰、余述勝、研究總監楊凱、固定收益部總監陳若勁,總體而言,投委會仍是寶盈“舊部”。
今年以來,寶盈旗下基金雖未擺脫虧損命運,但相對抗跌。旗下大部分基金排在同類基金前二分之一,寶盈資源優選和寶盈泛沿海增長均排在同類238只基金第3位和第22位。
但,這并不是全部。
寶盈兩基金破億
《證券投資基金法》明確規定,如果基金凈值連續60日低于5000萬元,或連續60日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達不到100人的,則基金管理人在經證監會批準后有權宣布該基金終止,即所謂清盤。
寶盈旗下離紅線最近的是寶盈中證100。2010年2月初,該基金成立,首募規模2.8億元,一年多后就懸在清盤邊緣。截至三季度末,該基金凈資產僅剩5053萬元。
寶盈中證100是一只增強指數型基金,契約規定,除了80%的倉位完全被動復制中證100指數外,另外有15%的倉位為增強,屬于主動管理部分。
目前把中證100的成份股作為主要投資標的的基金有8只,平均規模14億元。
近一年以來,中證100下跌15.1%,但8只基金均跑贏指數。相比而言,寶盈中證100表現較差。據Wind數據,最近一年該基金凈值跌幅為15%,而其余7只基金大部分跌幅低于14%。
與寶盈中證100命運相似的是寶盈核心優勢。該基金成立于2009年3月,首募金額7.76億元,目前僅剩8110萬元。業績差是基金規模縮水的最重要原因。
該基金命運較悲催,成立初的三個季度里換了三位基金經理,現任基金經理王瓊從2009年9月起開始管理。Wind數據顯示,最近兩年,該基金凈值縮水22%,排在同類115只基金倒數第6名。
市場總監擔任研究總監
引人關注的是,原寶盈投資總監陸萬山、研究總監夏和平卸任后,汪欽并沒有另外物色人選,而是用寶盈原投資部總監高峰和曾任市場部總監的楊凱填補窟窿。
從近兩年業績看,高峰管理能力相對較強,他分別于2010年2月、11月始獨自管理寶盈鴻利收益、寶盈泛沿海增長。去年,寶盈鴻利收益是寶盈旗下唯一一只取得正收益的股票型基金。今年以來,兩只基金回報各為-5.6%、-6.4%,分別排在同類24只基金第6名、同類238只基金第22名。
然而,楊凱擔任研究總監被業內廣泛解讀為暴露了寶盈投研人員缺乏的表現。
楊凱是寶盈“老人”,早在2003年就加盟寶盈,并長時間在市場部門任職。
公開資料顯示,楊為1974年生人,中山大學嶺南學院MBA。自2003年7月至起,先后任市場部總監助理、市場部總監,2008年起擔任過員工監事,此后曾一度擔任過特定客戶資產管理部總監。
目前楊凱擔任寶盈總經理助理兼研究部總監。由市場部總監到研究部總監,這或許在公募基金行業內屬于首例。
就此寶盈相關人士接受《投資者報》記者采訪時解釋道,目前汪欽推行投研銷一體化戰略,讓曾任過市場總監的楊凱任研究總監,也是這一戰略的組成部分。
記者了解到,投資、研究、銷售部門一體化,這是曾在長城分管市場的汪欽上任后的主要動作。汪曾表示基金經理做好投資外,還要參與銷售部門組織的重要活動、拜訪機構客戶,以此能讓基金經理了解客戶想法,更有責任感;同時,也有利于公司業績、投資理念的傳達,增進投資者對公司的了解和信任,促進規模的擴大。
但一位基金研究人士告訴記者,研究部門是投資部門的上游,是基金公司最核心部門之一,研究總監是研究部門大腦,是否有很強的專業背景及研究經歷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