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當日發行的1年期央票參考收益率3.4875%,較上期下降了8.58個基點。而在此前不久,1年期央票發行利率28個月以來首度下調1個基點,盡管這被認為是貨幣政策松動的又一信號,但市場對這兩次公開市場操作變動解讀則有較大的差異。
上周二央票發行利率下行,帶動二級市場收益率迅速下行,特別是利率債和高評級的信用債,1年期AAA短融收益率跌破5%,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3.6%,11月15日央票參考收益率下跌8.58bp,二級市場收益率反而有所上行,特別是利率債,上行超過5bp。由于前一段時間債市上漲速度過快,加上市場開始有獲利了結的跡象,債市似乎到了一個階段性的高點。
其實除了市場普遍預期的貨幣政策放松之外,債市并無重大的利好,而債市利空因素開始浮現。從流動性方面來考慮,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減弱和貿易盈余的大幅低于預期,預計外匯占款將一直處于下降態勢,而12 月份至明年2 月公開市場的累計到期量僅為1000 億元左右,加上央行大量的央票發行,流動性壓力開始隱現。另外,信用風險依然存在。本輪債市行情中,低評級債券的收益率下行幅度有限,與高評級債券的信用利差反而進一步拉大,反映了市場對信用風險的擔憂。
從當前的國內和國外宏觀環境來看,流動性壓力和信用風險也不是十分樂觀。最近離岸市場人民幣匯率一直低于在岸匯率,人民幣NDF也有貶值的預期,資本流入的預期將會有明顯的減弱。由于歐元區是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歐債危機的蔓延對我國的對外貿易的影響顯然是重大的。信用風險則同樣反映在對經濟下滑的擔憂上,安信證券估計經濟的下滑將會至明年一季度,低點或許會在8.0%~8.5%。
跨越債市高點需要在上述兩方面有較為重大的突破,如存準率的下調或者GDP增速加快等較為明顯的信號,但這些信號在短期看來并不會很快出現,因此,預計近期債市將持續處于盤整震蕩階段。
(作者系耀之資產債券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