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堤防道路施工中瀝青混凝土的離析原因做了詳細的分析,并且提出了具體的控制措施。
關鍵詞:集料離析
中圖分類號:u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1(b)-0068-01
瀝青混凝土在設計、拌合、運輸和攤鋪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因素破壞其自身特性,其中以混合料嚴重的不均勻產生的離析現象破壞性最大。在路面土發生的一些早期破損,如一個個孤立的由水流引起的網狀裂紋,形變和坑洞,局部嚴重轍槽,局部泛油。新鋪設的路面表層構造忽粗忽細,肉眼可觀察到的砂石顆粒嚴重不均等,都與瀝青混凝土的離析和不均勻性有關。因此,如何消除和減少瀝青混凝土的離析,是保證路面質量,預防路面早期破壞的重要因素。
離析的產生是多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有不同規格原材料組成變異性大的原因,也有拌合廠管理方面的原因,還有運輸和攤鋪管理的原因。
1 均勻混合的機理
(1)物料的混合是一個物理過程,物料顆粒有序的排列稱為均勻混合狀態,在此狀態下,對混合料隨機取樣時,各試樣中各種顆粒的含量應該一致。這是在理論條件下的理想狀態,但實際的生產中是不可能達到的。可能達到的狀態只能是另一種狀態,叫隨機最佳混合狀態。在此狀態下參與混合的各種顆粒雖處于無序的排列但最接近于均勻混合狀態。
(2)混合料的離析,在物料混合的過程中,在大顆粒與小顆粒非人為的分別聚集稱為離析。離析產生的危害前面已經談過,下面談一下離析的形成及減小和消除。
2 不同規格原材料顆粒組成不均勻性
(1)在現在的公路路面材料中,路用不同規格的碎石都是從市場上采購來,為保證原材料的供應,有多個中小碎石場同時供應,而各個碎石場由于沒有統一的規范和統一的碎石和篩分機械設備,因此各個碎石場生產的同一規格的碎石,其實際尺寸也不一樣。因此,工程單位要和碎石承包商一起,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幾個采石場,使用相同的碎石機和篩分設備,減少材料的不均勻性。同時有條件的單位在原材料進場后,可對碎石進行重篩分。
(2)改變以前做一次生產配合比就不在改變的做法,而應每隔一段根據熱料倉和控制室中篩分出的結果重新做生產配合比,這樣,可大大減少實際生產中的瀝青混凝土的顆料組成變異性和使用質量,避免減少實際路面上局部泛油,坑洞和推擠,轍槽等破壞的發生。
3 完善管理,減少集料組成變異性
(1)嚴把質量關,認真檢驗原材料質量,拒收不符合規定材料。
(2)堆料場也要硬化處理,保持料的清潔,同時料場要排水通暢。
(3)拌臺站對于不同規格的集料要分別堆放,有可靠的隔離設施,避免人為的造成集料不均勻。
(4)冷料斗上口要隔開,避免向冷料斗裝料進入別的料倉。
4 集料的離析
離析現象經常重復發生,發生離析時,粗料和細料分別集中于鋪層的某些位置使瀝青混凝土不均勻。配合比和瀝青與實際設計不符,使路面的結構性質和表面構造不合要求,導致路面破壞,縮短路面的壽命。集料離析的原因很多,減少和控制集料離析有以下方法。
(1)以原材料離析著手,系用合理的堆料技術,減少堆集料離析。
(2)正確選擇拌合機型,并針對極易產生離析的位置進行重點控制和改進。
(3)控制好填料的粒度和含量,保證集料被瀝青完全覆蓋,通常填料顆粒粒徑應大于0.075mm,其含量以設計下限為宜。
(4)瀝青混合料的足夠拌和時間對保證其均勻性也很重要,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拌合時間。
(5)裝車,卸車盡量采用大噸位自卸車。裝車時采用多位置裝車,如采用前、中、后三個位置裝車。卸車應使用混合料整體卸落。
(6)在攤鋪作業時,正確操作攤鋪機對減少離析的發生很重要。保持刮料板和螺旋分料器均勻,穩定連續供料。分料器兩端安裝一片反向葉片,使混合料在分料器兩端二次拌合,減少料斗的翻起次數,減少混合料的移動機率。
(7)合適的混合料設計對消除離析也很重要,應多采用“寬容”的連續級配設計。好的配合比,可彌補拌合與攤鋪過程中引起的離析。
5 其它原因引起的離析
據有關資料表明,溫差引起的破壞看似集料離析,實際是由溫度差引起的。在天氣較冷或夜間連續作業時,混合料從拌合站到攤鋪機的運輸過程中,運料車表面料與中心料溫差可達50℃~80℃,這種大溫差混合料被攤鋪后熨平板不可能使較冷的混合料象高溫料一樣固結,結果在攤鋪層上會出現開放式小面積離析,這部分面積的密實度和空氣率也很難達到技術要求,路面易產生水破壞及坑洞現象。表面上看似集料離析,實際是溫差所致,故在運輸過程中混合料的表面一定要加蓋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