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外墻滲漏是房屋質量的常見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建筑外墻的滲漏問題,不僅會影響房屋的美觀,還會影響其使用,后期的處理和維修也非常困難。本文首先對外墻滲漏的原因和主要部位進行了簡要分析,然后提出相應的有效防治措施。
關鍵詞:外墻滲漏 防治 原因
中圖分類號:TU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 672-3791(2012)01(b)-0079-01
建筑外墻的滲漏是常見問題,建筑墻體一旦出現滲漏,不僅會影響房屋的美觀,還會導致整個建筑的結構承載能力發生變化,造成倒塌的危險,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然而,導致建筑外墻出現滲漏的原因復雜多變,因此,研究墻體滲漏出現的原因,以及找到應對措施,使房屋建筑在合理的使用年限內不發生滲漏,顯得尤為重要。
1 建筑外墻滲漏出現的原因及部位
1.1 材料因素
(1)外墻磚原因。目前,大多數的建筑均為框架結構,而外墻磚只是充當填充的作用,由于實心的紅磚比混凝土的膨脹系數大(約2倍左右),在溫差的作用下,外墻磚和混凝土柱之間很容易出現裂縫。另一方面,空心磚的砂漿常常可能會掉進孔內從而形成了墻體灰縫通孔,水很容易順著通孔進入室內。
(2)外墻抹灰原因。現階段大部分外墻抹灰采用水泥砂漿,水泥砂漿的剛度和強度均比磚墻高,加之外墻因結構因素造成的垂直誤差,需用抹灰厚度來進行調平,這樣就會導致外墻的抹灰層出現裂縫。
(3)鋁合金窗和外墻飾面磚的原因。鋁合金窗出現滲漏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鋁合金窗臺的最低部位沒有設置泄水孔;鋁材之間的接縫沒有用密封膠進行密封,一些螺釘或者鉚釘孔沒加橡膠密封墊,導致雨水沿孔洞滲入墻身;鋁合金與砂漿的溫度膨脹系數相差很大,加之二者之間沒有柔性密封,在風壓作用下,產生裂縫。外墻的飾面磚與墻體的粘結材料多為水泥漿,水泥漿很容易形成空腔,在風壓的作用下,勾縫水泥漿形成裂縫,雨水順著裂縫進入飾面磚內的空腔,而飾面磚不透水,水只能滲透到室內。
1.2 設計因素
(1)目前很多設計者再設計房屋時,常常將窗楣線以及滴水線去掉,而制作鷹咀結構,窗子置于墻中,在風壓的作用下,雨水很容易越過鷹咀線,導致漏水。
(2)在外墻不同材料之間的連接處沒有設計柔性連接,常常造成開裂而導致漏水。
(3)外墻飾面磚設計成拼接形式時,沒有在接縫處進行填縫,導致漏水。
(4)外墻的預留孔洞沒有進行防水設計。
(5)門窗的安裝節點處沒有進行嚴格的防水設計,門窗框周圍漏水嚴重。
1.3 施工因素
(1)在粘外墻飾面磚時,施工砂漿沒有足夠的密實度,會在外墻面上形成一些相通或者不相通的氣體空腔,雨水一旦進入就會形成蓄水腔,在溫差的作用下,砂漿內的水和氣體就會滲透到室內。
(2)混凝土構造柱與磚墻的結合處會產生滲漏,梁柱和磚墻交接處會由于砂漿不飽滿產生細縫,且鋼筋混凝土的線膨脹系數比磚墻大得多,導致變形不同,在交接處產生裂縫造成滲漏。
(3)貼面瓷磚具有不透水性,由于施工過程中,勾縫不夠密實,雨水就會通過瓷磚勾縫處的裂縫,在風壓的作用下,滲透到建筑物內,時間久了就會產生大面積的滲漏,有的還會導致室內墻面潮濕以及室內裝修材料的發霉。
(4)安裝鋁合金窗時,窗框周圍填充的砂漿密實度不夠,產生裂縫。
2 建筑外墻滲漏的防治與處理
2.1 加強防水設計
目前大多數的設計施工圖中對于外墻面的防水設計涉及的很少,整個設計圖中幾乎沒有外墻防水的構造圖,也沒有對防水進行施工說明,導致施工方往往忽略建筑的防水施工。因此,要加強建筑的防水設計,增強建筑的整體剛度。首先,建筑平面設計要力求簡單大方,盡量避免出現復雜形狀,避免建筑物出現明顯的高差及負載差異。其次,在建筑的長高方面,盡量控制其長高比。長高比偏大的建筑物,對于地基的不均勻變形的調節能力較差。如果將建筑物的長高比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則會減少建筑的相對彎曲,通常長高比在2.5~3之間,不易出現裂縫。最后,對地基基礎的加強。設計單位要進行地基基礎的最終沉降量以及偏心的驗算,在軟土區基礎的最終沉降量最大為150mm,偏心距要小于15%。
2.2 加強施工過程的管理
外墻墻體施工質量的好壞,主要反映在墻體的強度和整體性是否滿足施工設計的要求。砌筑工程是一項綜合的施工過程,是有效防止墻體滲漏的關鍵因素。施工技術人員要對施工工人進行技術交底,嚴禁干磚上墻,要保證砂漿的密實度和飽滿度,嚴格控制砂漿的配合比,用擠砌等措施保證水平縫隙要鋪滿砂漿,豎縫處可以用勾抹子補喂灰漿進行勾填以保證豎縫的飽滿。
2.3 砌體磚的選擇
外墻砌體磚可選用三排孔多孔或者其他的輕質實體砌塊,為了提高墻體的防水能力,應選擇棱角齊全的磚作為磚之朝外面,墻的長度與磚的模數不相符時,可以用實心磚進行調整。外墻砌筑完畢后要盡量避免鑿打,如果要進行預埋暗管,砌筑墻體時要事先預留出安裝管道兩側的預留通縫,對于腳手架眼、纜繩孔等造成的墻體缺陷,要進行修補后才能夠打底粉刷。
2.4 嚴格控制施工質量
為了保證施工質量,砌筑選用的磚和砂漿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墻體在砌筑時灰縫的厚度、飽滿度以及墻體的垂直度、平整度均應符合規范要求。在砌磚前一天要將磚用水濕潤,保證磚達到20%的含水率??蚣芴畛鋲Υu砌體與粱接壤部位要配置拉結筋,框架梁底與磚墻頂面接觸處應待墻體自然沉降穩定后,再用斜磚擠漿封堵密實。
2.5 窗框周圍的防水
對于外墻鋁合金或者塑鋼窗框周圍的防水設計,在窗框周圍應采用礦棉條或者玻璃絲棉條等松散材料或者一些化學泡沫劑,分層進行密實封填,對外墻進行抹灰時窗洞外側的靠框邊處要預留一定大小的槽口,以保證密封膠的密封性。槽口的基層在進行填充密封材料之前要進行干燥處理,密封膠應均勻的填滿槽口,表明不得有縫隙、氣孔等。
2.6 其他防水處理
除以上介紹的防水措施以外,還要注意排水管道穿墻部位的洞口修補,外墻立管固定處的密封處理等;還可以在外墻進行噴涂防水劑進行防水;在屋面施工時要注意女兒墻墻根位置處砼應比屋面砼多澆注10mm~15mm,在保證屋面女兒墻墻根施工縫高于屋面板的前提下,再進行女兒墻墻體的砌筑,這樣即使施工縫處產生微小裂縫,女兒墻墻根處也不會出現滲漏。
3 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墻體出現滲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稍不注意導致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造成墻體的滲漏。滲漏是建筑的通病,但是如果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規范進行施工,從選材到施工,認真對待每一個步驟,做好關鍵部位的防水工作,同時應用新技術、新產品,滲漏問題就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保證工程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