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環保事業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永恒建設主題,只有全員參與才能優化提升,真正創設綠色、低碳的生態環境。因此社區參與在環保事業中不容忽視,本文基于我國環保建設事業中社區參與重要性,客觀障礙問題探討了引入杜區參與全面推進環保事業發展的科學實踐途徑,對完善環保事業組織建設,激發社區參與效能,加快社區改革步伐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社區參與 環保事業 發展
中圖分類號:D92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 2)01(b)-0142-01
1 引入社區參與環保事業的重要性
環保事業在發達國家中早已成為一項全民參與事業,通過各類組織與社區的各自優勢進行合理分工進而創設了良好的環境保護效果。基于我國國情特征,社區力量有違龐大,引入其干環保事業中可在企業排污監督、處理垃圾、與環保教育領域發揮巨大潛力優勢,由此可見引入社區參與環保事業建設是一項明智之舉。環境污染的重要源頭之一便是企業隨意排污,為強化監督,政府單位應首當其沖,同時需要廣泛引入社區參與,通過其監督效能有效彌補不足的政府管理,令其監督成本有效下降,人力資源不足問題得到良好的緩沖,并幫助相關環保單位更為全面、良好的開展環保建設工作。企業排污牽動社區居民生活環境與質量,因此社區居民應廣泛聯合,依據其良好的監督動機、資源承擔責任、較低的監督成本充分激發監督效能,進而實現事半功倍的輔助環保事業效果。一體化城鄉建設進程的日益加快在提升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時也令生活垃圾問題逐步顯現并較為棘手,其上升到世界難題層次。我國現行處理生活垃圾方式多為焚燒與填埋,前者會引發污染而后者則需占據土地,均包含一定的弊端性。因此只有真正從產生垃圾的圓木頭入手,逐步實施分類垃圾處理,降低填埋垃圾總量切實提升焚燒效率才能避免環境受到較大污染、土地被不良占用。當然該類分類垃圾收集方式的主體戰場便是社區,其密切相關于社區居民生活,因而離不開廣大社區居民的積極主動參與,在該領域中引入社區參與包含巨大的環保潛力與發展空間。環保事業是一項復雜、長期的系統工程,包含眾多環節,其中人們的主觀環境意識與素質則是最為重要的核心環節。只有具備高尚的環保素養、自覺的環保意識人們才能做出合理的環境行為,因此環保教育環節不容忽視,其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環境教育需要政府,宏觀力量的支持,同時也需要社區的廣泛參與,社區環保教育內含靈活性、潛移默化、直觀性等特征,可有效行程與政府教育的互補,顯示了無可取代的優勢作用。
2 社區參與環保事業存在的客觀問題
我國環保事業中社區參與重要性有目共睹,然而其現實存在的客觀障礙問題同樣不容忽視。基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令許多社區居民欠缺正規渠道對排污企業進行有效的監督檢查,同時在環境管理層面雖然包含一定的參與體制,但始終并不健全,缺乏細致化規定,令制度實踐效果大打折扣。環保事業社區化發展進程中居委會作用較為關鍵,其發揮著居民與政府的承上啟下連接作用,中介、引導與組織功能。然而我國目前較多區域居委會主體承擔較多治安管理、計生與勞保工作,基于各項事務的繁多其必然無法集中過多精力于環保事業中,因此令其引入社區效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3 引入社區參與,全面推進環保事業建設
3.1 科學構建職能組織,強化社區參與環保事業保障
環保事業發展建設中為有效激發社區參與優勢效能,我們應從組織保障建設入手,令各區域相關單位集合力量,創建兼職性社區環保建設辦公室或基金會,有組織層面促進社區廣泛參與。該類組織應對社區化環保事務實施統籌的參與規劃,并為其提供良好的直通車,面向社會大眾公布專用聯系方式、郵箱地址、進而搭建起便于社區參與的暢通渠道,令其形成同政府實踐管理的緊密、直接與完善對接。
3.2 設立檢查參與制度,為社區參與創設制度支撐
我國現行環保事業中要想推進社區廣泛參與,制度建設尤為關鍵,為實現該環節完善建設我們應科學構建針對社區參與的監督檢查機制,將針對企業不良排污行為的定期檢查改為不定期抽查,同時充分吸納社區相關工作人員組成檢查人員隊伍,進而充分遵循相關利益者原則。另外我們應循序漸進推進并完善環境污染報告會體制,切實提升其可操作性,在選擇代表層面應把握科學原則,健全配套機制建設,為社區居民解決實際問題。再者我們應科學履行并完善環境保護聽證會、民主協商會相關制度,積極鼓勵與引導社區大眾廣泛參與,進而全面推進區域環保事業建設。
3.3 加快推進社區機制改革,令居委會廣泛參與至環保事業建設中發揮服務效能
依據我國現行居委會組織承擔工作內容復雜、瑣碎、工作量龐大,無法集中精力于環保事業建設中的現狀問題我們應加快推進社區機制、體制改革,實施政事、政社分開管理、議行分設原則,科學采取一站多居、一站一居體制,即社區居委會或村委會應同社工站實施有效的分離,令社區主體承擔的各項繁雜行政事務工作與居民自治事務剝離,同時在社區中科學設立社工辦或社工站,令其專項發揮各項針對政府職能工作的協助支撐作用,進而令居委會從復雜的事務中脫離出來有更多的經歷從事環境保護工作,推進環保事業的良性、科學發展。
3.4 科學豐富項目推進形式,充分激發社區參與環保事業的廣泛熱情
為優先推進社區居民廣泛、積極的參與至環保事業中,我們應充分結合各類社區建設的主體實踐狀況,以政府資助為前提,推進豐富,特色性社區環保項目,令其結合自身社區特征、環保事業特點展開有意義的申報。該類做法不僅可充分調動社區主動參與保護環境的熱情與積極性,令其全身心投入于環保事業建設中,同時該類申報項目往往具有多重價值化效果,可全面實現環境保護目標,并切實提升社區居民大眾參與意識,令其在提升參與能力基礎上顯著增強社會運營資本。例如某區域開展推行的互河愛河、愛心栽樹、倡導使用環保綠色購物袋等系列活動不僅杜絕了人們對河流環境的亂排亂扔污染環境行為、美化了城市綠色環境、降低白色垃圾污染,還可有效保護社區生活環境,同時促進人們之間產生一種社會資本,可謂一舉多得、優勢顯著。
3.5 促進信息公開,全面營造社區環保事業信息保障
信息化時代,為有效激發社區環保事業參與的優勢作用,我們應全面積極推行環境保護信息公開體制,對于國家機密重要環境信息予以保護,同時豐富信息載體、利用廣泛信息媒介,例如報紙、網絡與雜志、社區宣傳欄等進行信息公開。對于企業,相關政府單位應強制性督促其信息公開,引入信息曝光臺對企業各類環境信息進行曝光。同時我們可科學借鑒美國運行的公眾知情與應急規劃法案,引導督促企業定期向所在區域實施、真實、正確的公布各類排污信息狀況。政府單位則應通過信息化手段、收集處理方式面向社區居民、公眾進行信息公開,人們只要在查詢平臺中輸入郵政編碼便可對住宅附近的企業排污實時狀況進行全面掌握,進而為有效激發社區大眾監督職能作用提供便利,針對企業不良排污行為構建強大、穩定、高效、全面的監督網絡。
4 結語
總之,基于社區參與環保事業建設的現實重要性我們只有深入挖掘其現行實踐中存在的客觀問題,制定切實有效的引入社區參與環保事業發展策略,才能真正激發社區優勢力量,令其形成與政府力量的有效互補,進而共同促進環保事業的持續發展與全面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