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采用文獻資料法、調查訪談法,對高校休閑體育對大學生體育鍛煉和體育參與意識進行研究。通過休閑體育健身,娛樂的功能感染和影響著大學生參與體育的興趣和動力,目的就在于運用多種方式促使大學生能自覺的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進行體育鍛煉,旨在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構建終身體育新模式,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休閣體育 大學生 終生體育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1(b)-0227-02
21世紀隨著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斷改善。體育這一現代社會關注度越來越高的社會活動,不斷地在體現著它的價值和功能。大學生是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接受大學高等教育的群體,作為社會新技術、新思想的前沿群體、國家未來建設的中堅力量,國家培養的高級專業人才。大學生的身體健康關乎到國家未來的發展。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培養堅強的意志和體育鍛煉意識是黨的教育方針的總體目標。
1 休閑體育的內涵與價值
休閑體育是人們在可以自由支配的余暇時間里進行的,以尋求身心放松、獲得愉快情感體驗、提高生活質量為目的的一種以體育鍛煉為主要內容的健身活動。休閑體育可以使人們在歡悅的氛圍中促進健康、陶冶情操,也可以激發人們的生活熱情和樂趣。休閑體育在人類眾多休閑活動形式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一方面休閑體育與人類的自然屬性緊密聯系,人們通過各種休閑體育活動滿足了機體運動的本能需求,在運動中同時獲得了精神的放松、心理的愉悅;另一方面休閑體育與人類的社會屬性有著密切聯系,個體在休閑活動中會與其他人發生交往活動,實現人類社會發展的需求。
2 大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義
大學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人群,作為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國家未來建設的中堅力量,國家培養的高級專業人才;大學生的身體健康關乎到國家未來的發展。大學生往往由于忙于應對繁重的課業壓力以及其他一些事情而忽視體育鍛煉。身體運動不足是導致身體健康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大學生18~22歲處于青春發育期,機體代償能力強,各種因素對身體造成的損害不易察覺。因此加強體育鍛煉,終生參與體育運動對改善和提高體質,發揮個人價值具有重要作用。
3 休閑體育對大學生終生體育的影響
3.1 促進大學生終生體育鍛煉的參與
休閑體育活動的內容豐富多彩,有游戲活動、體育鍛煉、運動競賽和野外郊游等多種多樣的組織形式。參加休閑體育活動,可以在良好的運動環境下做輕松的健身運動,有助于擺脫壓力、降低焦慮等心理障礙,使大學生保持心理健康。個體能夠以自己所喜愛的、在內心所愛的驅動下自發性的主體活動;在個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里進行體育活動,沒有強制、被動或自愿成分。在鍛煉中,由于是主體自愿的需要而參與,因此,不僅直接滿足身心發展的需要,而且這種良好的情緒體驗更加激勵持久參與的積極性。
3.2 滿足大學生終生體育鍛煉的層次性
層次性包含活動人群的年齡層、動作內容的難易層、活動方式經濟消費層。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愛好和需求,大學生由于處于青春發育期,新陳代謝快體力充沛,對一些新奇的個人項目,如輪滑、跑酷、滑板、街舞等感性趣,青年人還愛好挑戰性和對抗性的活動,如籃球、足球、國標舞、拓展等個性項目。另外活動的技術要求和難度,也是大學生選擇休閑體育的依據。這種選擇主要取決于活動者對自己運動能力的評價,個人運動能力較強著,一般會選擇需要有技術且有難度的項目,而個人運動能力自我評價不高者更愿意選擇那些不需要多大努力就可以完成的活動項目。因此休閑運動項目在內容上對滿足大學生不同層次鍛煉者具有很好的方向選擇。
3.3 促進大學生終生體育的時尚性與流行性
社會經濟、文化高度發展的當今時代,參與休閑體育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一方面參與休閑體育活動以表明自己與某個社會階層的平等性等級,另一方面則以此標明自己與另外某個階層之間的差異。大學生是國家培養的高級人才,具有學歷高、知識面廣、思想意識前衛等特點;因此追求時尚發展個性是當代大學生的典型特征。流行性對社會事物具有十分廣泛的影響,并形成了一種其對時尚性的外在表現。當代社會由于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斷升華,休閑體育活動因為其本生的特點成為人們對休閑方式選擇中的首選。大學生追求時尚,敢于體驗與嘗試這正好與休閑體育的特征不謀而合,也對大學生體育運動參與提供了方向。自主選擇時尚個性和流行新穎的體育項目,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大學生的欲望;在積極性的休閑運動中,個體的積極性、創造性、自主性都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提高大學生自信心和價值觀,增強體質展示個性魅力。
3.4 休閑體育完善大學生素質教育內容
素質教育的改革在基礎教育階段大張旗鼓地進行,但在大學卻一直缺乏系統的延伸。大學教育對學生專業之外、課堂之外的教育,一直處于從屬、甚至被忽視的地位。面對充足的閑暇時間,一部分大學生或者束手無策,精神上倍感孤獨空虛。大學的課外體育活動,沒有能夠廣泛調動所有學生的參與,或者因為強制和半強制,把休閑自由的意義異化為另一層學生負擔。因此,大學生的休閑教育,只有首先改變觀念,把休閑體育作為追求個體生命價值的途徑,與工作具有同等重要性意義,并且充分尊重學生休閑自由選擇的權利,提供豐富的休閑機會和設施,才能實現素質教育觀之下的真正休閑教育。
3.5 現代社會對體育功能的特殊需求
大學培養的是高級專門人才,因而進行人生價值教育是必要的,但不是教育的全部目的和終極目的。調查研究表明,大學生日平均閑暇時間是4h左右,因此大學中還有相當一大部分時間可以用來充實知識結構,豐富知識層面。積極有意義的休閑運動,可使生理機制得到修復與完善,達到身心的放松和康復,有利于提高創造性和工作效率。目前大學課程中重視專業教育,選修課以傳授知識和就業謀生技能的課程為主,而發展學生個人興趣、愛好與個性特長的課程較缺乏。所以需要開設休閑技能方面的選修課,或者以免費培訓班、興趣班的形式對大學生進行舞蹈、旅游、拓展和社會活動等方面技能的培訓。對于學生自由組織的課外活動和比賽,也應鼓勵和支持。
4高校開展休閑體育現階段主要存在的問題
休閑體育與現代體育課程內容的互相融合,是現代體育課程發展的趨勢。然而大量資料顯示,高校體育教學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問題:第一,大學生的體育項目主要集中于競技體育、傳統保健體育、現代健身體育和娛樂體育。選項體育項目不能適應休閑個體活動的開展。很多大學生休閑體育的項目主要是球類,其他項目基本不會,也練不起來,使學生參與休閑體育的興趣減小。第二,課外輔導的開展僅局限在大一、大二年級學生中進行。大部分高校缺乏開展休閑體育的有關規章制度、組織機構、引導措施和發展休閑體育的生活行為方式,造成了大學生休閑體育運行機制的不健全。另外,高校體育經費有限,導致學生課余時間體育活動和各類學生體育協會經費不足,因而制約著課余體育活動的開展。第三,現行的教育造成了教師和學生只重視理論課的學習,忽視了身體素質教育的作用;這樣學生就沒有時間參加體育活動,妨礙了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
5 結語
毋庸置疑,發展休閑體育是高等教育改革與創新的主題之一;而普及大學生休閑體育參與是一項艱巨的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提高高校休閑體育,需要發揮所有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智慧,群策群力,才能取得可觀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