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株洲職業技術學院針對目前高職教材建設的不足,提出了對策與建議,并進行了成功的實踐。
關鍵詞:校企合作
教材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1(b)-0240-01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職教育發展異常迅速。作為高職院校基本建設之一的教材建設,由于受我國高職教育起步較晚,教材編寫組織管理不力,高職教材建設理論研究落后于實踐等因素的制約,已經遠遠滯后于高職教育發展的步伐。導致多數職業院校仍然采用傳統學科體系下的本科、專科教材,這嚴重影響了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喪失了職業教育的特色。因此,為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培養和造就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必須從戰略的高度重視高職教育教材改革與建設,編寫和出版具有高職教育自身特色的教材。
1 高職教材建設的思考
1.1 根據“職業人”的高職培養目標,準確地進行教材定位
教育部教高2006[16]號文件明確指出:高職教育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我們將其具體化為“職業人”的培養。為使教材定位與培養目標相吻合,教材應緊緊圍繞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培養這條主線來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K、s、B),構建職業能力訓練模塊,設計真實案例的學習情境,體現“快樂學習”的理念,牢牢樹立教材為課程服務、課程為實現專業培養目標服務的思想。
1.2 根據實際工作崗位和工作過程需要,對教材進行開發
教材建設要走校企合作之路。在教材編寫開始前先收集企業工作任務書和崗位資質說明書,整合企業實際工作崗位需具備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再結合專業培養目標設計教材體系,教材大綱完成后,要制成問卷向相關企業征求意見。教材編寫過程中根據社會發展需要,果斷摒棄陳舊和重復的內容,大膽引進先進新穎的知識,緊跟企業技術、生產的發展,及時反映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管理的成果,形成與高職教育相吻合的教材體系和內容。
1.3 整合校企資源,組建校企合作高職教材編寫隊伍
高校教師熟悉教學規律,企業現場專家熟知企業的技術和規范,掌握了大量真實的企業工作案例,把兩者結合起來,一起分析企業工作任務書、崗位資質說明書和真實案例,確定專業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一起討論教材編寫思路,審定教材編寫大綱。在教材寫作過程中,一起探討學習情境的設計,案例的選取。教材編寫完成后,一起修改完善。這樣就保證了教材內容與崗位實踐的有效對接,學生能在學校課堂上直接接觸到最新的知識、技術,體驗到企業文化和職業崗位素質要求。通過教材的研發過程,能達到組建和鍛煉校企專家組成的高職教材編寫隊伍。
1.4 借鑒企業PDCA管理學原理,設計基于工作過程的教材體系和內容
引入企業PDCA全面質量管理,將教育視為一種“服務”,從“服務的角度”設計教學,設計教材體系:把實際工作崗位或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務通過“類化”、“序化”為行動領域和學習領域,根據職業特征將學習領域分解為若干個學習情境,用質量管理體系中的PDCA(計劃(plan)、執行(d0)、檢查(check)和總結(act))原理組織每個學習情境的教學內容,構思教學方式。
在內容上注重職業性、應用性和實用性,突破重“知”輕“用”的傳統教育觀念,提供企業一線的[情景描述]和[工作任務],以豐富的、真實的、典型的工作案例為中心,通過案例教學、角色扮演,讓學生身臨其境,真正做到工學結合,教學做一體化。學生通過完成實際工作任務或者實踐操作,達到掌握職業技能的目的,培養學生分析、判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化學生對職業崗位的適應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1.5 改革單一的教材建設模式,構建立體化教學資源庫
對于公共課程教材的開發,應加大將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成果與高職教育改革實踐相結合的力度,將各種相互作用、彼此聯系的媒體介質和教材資源有機整合,形成立體化的教材,即不僅有將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法、教案、真實案例集融為一體的紙質教材(教本、學本),還有影音教材、網絡課件、教學素材庫、電子教案、多媒體教學軟件和多功能教學包,為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提供一種教學資源的整體解決方案。
2 我們的實踐
華大菁英教育有限公司是深圳市毅俊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與高職院校在多年合作辦學的基礎上,經教育行政部門批準,于2007年投資注冊成立的教育機構,是實現“學校+公司”辦學模式的極其重要一環。它著力搭建“學校群”和“企業群”之間的橋梁,構筑校企合作的平臺,提供專業改造、師資培訓、教材開發、就業服務、精品專業和精品課程輔導等方面的服務,以提高學生就業品質為核心,達到合作院校、合作企業、學生本人的共贏。
2010年里,株洲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華大菁英教育有限公司和深圳的一些企業專家,在高職教材建設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實踐,也取得了一些成績:緊扣“職業人”的高職培養目標,以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建設為主線,以PDCA循環原理構建教材體系,將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法、教案、真實案例集融為一體,成功開發出《職業生涯規劃》、《時間管理》、《溝通技巧》、《簡報技巧》、《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企管思維》、《客戶與品質意識》等6本符合企業實際需求的職業素養課程教材和模具設計與制造、計算機硬件與外設、電子產品質量檢測、大客戶服務與營銷、文秘、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7個專業的核心職業能力課程共14本教材。這些教材,經過合作院校教師和學生的使用,反響較好:認為能夠解決目前教材的不足,實現相關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的培養,能有效提高人才培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