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仔雞公母的鑒別方法
仔公雞聲音粗啞、行動快捷,體格較大,外形結實,頭大、頸粗、冠厚潤而缺刻較深,肉髯及雞冠呈鮮紅色,背部寬闊,羽毛生長緩慢,腳脛粗大,尾部有箭毛為特征。而仔母雞聲音尖銳、行動較慢,體格較小,外形清秀,頭頸細小,冠小,呈淡紅色,背部較窄,羽毛生長較快,腳脛細短。
2 閹割的適當時期
閹割公雞首先要掌握的就是閹割時期,一般以公雞開始啼叫時較適宜。此時雞齡約45~90d,體重約0.25~0.50kg。超過90d以上的公雞閹割操作較困難,180d以上的公雞閹割時常因出血過多而引起死亡。
3 術前檢查和準備
首先應了解附近有無傳染病發生,如果有傳染病,則不可進行閹割。若有養雞戶要求閹割,或進村閹割就一定要進行器械消毒。健康的仔公雞,雞冠鮮紅,叫聲洪亮。如有異常表現,則暫不進行閹割。手術前應禁食半天,以防腸道內容物過多而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閹割雞的時間最好選擇在早晨飼喂前雞剛放籠的時候。
4 閹割器具
閹割常用器具有手術刀、擴創弓、睪丸勺、套睪器、固定板及固定竹片等,可供各種雞的閹割手術使用。
5 有關手術部位的解剖構造
(1)切口部位有兩處。一是右側壁倒數第二肋骨之間(第六肋間隙),此處因切口擴大的程度不大,所以只適用于45~90日齡的仔公雞。二是右側壁最后肋骨后緣,此處因切口可以擴大,適用于較大的仔公雞。每個肋骨后緣均有肋間動脈、肋間靜脈及肋間神經下行,因此不論在第六肋間或最后肋骨后緣作切口時,切不可貼近肋骨后緣,以防損傷血管和神經。側壁切口部的肌肉由外向內依次為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肋間隙內有肋間肌)及腹橫肌,最內層為腹膜,這些層次應與皮膚一次切開。
(2)防止割傷縫匠肌。雞只大腿外側前方的縫匠肌很發達,覆蓋著肷部和第六、第七肋背骨的上部,經過縫匠肌的腰神經比較粗大,如果割傷縫匠肌,雞只則會無法站立,并會流血死亡。
(3)睪丸的位置。睪丸位于腰部前方的脊椎兩側,腎臟之前心臟之后。右側睪丸位于肝左葉的背側部,向前靠近右肺。左側睪丸靠近胃的腺部及小腸。從外部來看,兩睪丸位于后二肋骨之處,幾乎位置相同,有時左睪比右睪略微靠前,而左睪較右睪稍大。有的雞有3~5個睪丸,這種睪丸一般為圓形。除2個正常的睪丸以外,其余的體積均較小,有的只有綠豆大小。正常的睪丸為橢圓形、豆形,也有菱形的,顏色多呈淺黃色,也有呈灰色或黑色。睪丸體積依年齡、品種及性活動的不同而有差異;60~90日齡的仔公雞睪丸如綠豆至黃豆大,90日齡以上的仔公雞睪丸比拇指還要大。一般雞冠大小與睪丸大小成正比。
(4)睪丸系膜。睪丸由睪丸系膜固著于腹腔的頂部。睪丸系膜短,內含輸精管和由主動脈而來的精索內動脈及回至后腔靜脈的精索內靜脈。睪丸前端有睪丸系膜與胸前氣囊壁相連,睪丸外側有睪丸系膜與胸后氣囊壁相連,而且蓋在睪丸的外部,所以在套取右側睪丸以前,必須斷離睪丸前端或外側的系膜;而左側睪丸的套取則無須斷離睪丸系膜。
(5)腸系膜。腸系膜把兩側的睪丸分隔開來,因此在摘除左側睪丸時,必須先將其搗破。隔開兩個睪丸的腸系膜固著在盲腸、回腸與尾系膜靜脈上。為了搗破腸系膜而不損傷此血管,初學者必須用右手執睪丸勺挑起盲腸、回腸及尾系膜靜脈,而后用左手執刀柄搗破腸系膜。
6 閹割方法
6.1 保定
(1)手術固定板保定法。術者可坐在30cm高的矮凳上,保證光線從右側射到手術部位,兩膝靠攏,使兩腿的股部與膝關節同高,把手術固定板放在大腿上,左手抓住雞腿的兩股部,右手以逆時針方向交扭兩翅膀并擠出糞水,使雞左側橫臥于手術固定板上,用板上的繩子牢固地把雞腿拴到手術固定板的右下角。
(2)竹片或筷子保定法。首先在術者大腿上鋪上一塊油布或塑料布,以防雞糞弄臟術者衣服。固定時先交扭雞的翅膀,在雞伸直的兩腿之間放置一根竹片或筷子,用一條繩子把雞腿和竹片或筷子纏繞在一起。此法操作較困難。
6.2 術部處理
把切口附近的羽毛清理干凈,一般不用消毒,但使用的閹割器械應經常消毒,以防傳染疾病。
6.3 手術步驟
(1)切口皮膚錯位。左手拇指按住雞的尾根部向前推動使軀體前移,保持雞只的兩腿相對地伸直,用食指確定切口位置在肋骨的椎骨部與胸骨部交界的上緣(第六肋間隙或最后肋骨后緣),并固定切口部位的皮膚使其自然錯位,這樣術后皮膚可自然覆蓋切口。
(2)切口。右手執手術刀,并以食指抵住刀尖,控制切口的深度,沿著左手食指與肋骨平行的切口,連同皮膚、腹壁肌肉及腹膜一次切開。
(3)擴大切口。用擴創弓擴大切口,在其上緣中央擴延創口,形成適當大的切口,如有未破開的腹膜,則用刀尖擴開。
(4)排開腸襟。右手持睪丸勺,向尾部撥開空腸襟,并挑起盲腸(兩條)、回腸尾系膜靜脈,則暴露與其相連的腸系膜。富有經驗者也可直接撥開腸襟,即能暴露腸系膜。
(5)破膜。隔開兩睪丸的腸系膜暴露后,左手用刀尖破膜,并用刀柄稍向后提以擴大創口;右手執睪丸勺沿刀柄而下,向前撕破腸系膜,同時用睪丸勺撥起左側睪丸的前端使之暴露;最后用睪丸勺撥起右側睪丸前端的系膜,左手用刀尖劃破,睪丸較小時還要在睪丸后緣劃破睪丸系膜。注意破膜時不要損傷腎臟及睪丸附近血管,以免雞只出血而死。
(6)取出睪丸。睪丸的取出有兩種方法,即套取法與勺套法。前者操作簡單迅速,兩側睪丸可分別取出或同時取出。分別取出時,應先除去左側睪丸,以防在摘除右側睪時因損傷血管出血而不易找到左側睪丸。但右側睪丸較大時會遮蓋左側睪丸,因此也可以先摘除右側睪丸。套取法:術者左手拇指、食指、無名指執刀柄,同時拇指、食指捏住套睪器上拴的棕線,使棕線置于無名指背面,以便套取睪丸時可調節棕線的松緊度;右手用套睪器弧形尖端的棕線從睪丸的后端繞過前端,左右手交叉,完全套住睪丸,對大睪丸則以輕輕拉鋸式鋸取睪丸。由于睪丸系膜上的血管粗大,通過鋸取可以達到止血的作用。對小睪丸尤其右側睪丸不易套住時,必須以刀柄尖輕輕壓住睪丸才能套住,同時鋸取時容易滑脫,應用勒取的方法慢慢地摘出。勺套法:術者右手執睪套勺,左手執睪套器,將套睪器的棕線游離端用拇指、食指、中指捏住,用無名指調節棕線的松緊度,把套睪的棕線圈放置套睪勺的缺口上做成一個套圈,然后用套睪勺托起睪丸,用套睪器壓迫勺內的睪丸,同時用左手無名指拉緊棕線圈勒斷睪丸,用睪丸勺取出。先取出左側睪丸,后取出右側睪丸。
(7)術后處理。取出睪丸后,解除擴創弓,一般切口不縫合,肋間切口更無需縫合(髂區的切口過大,腸襟懷疑脫出時可連續縫合皮膚切口即可)。用左手拇指壓住切口,右手松開交扭的翅膀并解除束縛兩肢的繩子,將雞輕輕地放在地上,讓其安靜休息,切勿在手術后讓雞劇烈運動;如閹割結束后須將雞交給畜主,必須握住兩腿及被覆切口的翅膀,使雞頭部向上。術后如創口附近有氣腫現象,可用注射針頭穿刺放氣。
7 閹雞的體會
(1)在手術過程中,應避免損傷肋間動脈、腸系膜的尾系靜脈及脊椎下面睪丸根部的大血管,防止大出血,造成雞只死亡。如果發現其他小血管和毛細血管出血,應立即用套睪勺壓迫止血,等出血停止以后,取出血凝塊后再行手術。
(2)摘除睪丸時,不可將睪丸弄碎,一定要完整地摘除,如有殘余睪丸在腹腔內,就達不到閹割的目的。
(3)有的雞閹割后并無出血,放置地面后發現站立不穩、頭頸下垂、眼全閉或半閉,應立即將雞放入冷水盆內,盡量不要讓傷口浸入水中,不久即可蘇醒過來,有時也會死亡,可能是閹割后機體虛脫的結果。
(4)在閹割過程中,發現睪丸系膜肥厚、粗大,這是病后痊愈或打傷的結果,此時要慎重斷離睪丸系膜。
(5)90日齡以上較大公雞的閹割應先從口內和切口內給予冷水,使血管收縮,減少充血,然后再進行閹割,從而減少出血死亡的機率。
(6)閹割后不能讓畜主握住雞的兩翼,這樣容易造成氣腫,更不能使雞頭下垂,否則易造成口腔出血。
(7)凡腳高、冠小、體格大的仔公雞,其睪丸一般較小并呈梭形,較難進行閹割。
(8)閹割時間以每年6~7月最易操作,如果節氣已過白露,則雞的睪丸收縮、血管也收縮,睪丸韌性較大,比較難閹割。
總之,為了使閹割工作順利進行,術者必須做到集中精神、膽大心細,對準光線,摸清雞體的解剖結構,靈活機動地按照操作規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