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對我說,要組織單身相親大會,有沒有興趣,就把你列進去,好吧?
大概,到了這個年紀,單身是過街的老鼠,人人憎恨。那些享受著幸福滿滿的朋友,總覺得需要將自己的幸福傳播于世界,以此證明人生的渴望,生活的美好。
一個朋友對我說,要是老婆也能如旅行箱一樣,隨時拉著走,那就好了。那時他想去另外的國家學習,但是老婆喜歡安定,不愿意,他無法說服老婆,發(fā)出了無奈的感嘆。可是,他現在依然自得其樂,享受著夫妻二人甜蜜的歡樂,世界為他張開翅膀,妻子是翅膀的羽毛,沒有她無法飛翔。
胡媽在我離家的時候,語重心長地對我說,記住,我也不吩咐你什么,反正以后談戀愛,就記得,尊重女子,一定要。仿佛我不尊重女子,我就不是他兒子一般,于是,我時刻牢記這4個字。尊重的結果,使得我總是無法靠近女孩,或者說,在禮貌的背后,代表了平等地位的協(xié)商洽談,兩個獨立的個體很難融會出深刻的火花。試想,平等主體之間,總是講究利益和法律關系,如果一開始將對方視為平等,那就是在尊重對方權益的基礎上,需要對方尊重自己的權益,可是男人和女人,自古以來是服從和被服從的關系,何曾有平等呢?
有個大學老師講課總喜歡扯男女關系,讓我們總以為這家伙家庭和諧,幸福得如同童話的結尾。他說:男女戀愛從來都不會平等,所以,同學們,記住一個原則,先入者為強,一開始形成的強弱關系,就永遠這樣,如果你想反轉,那就意味著戰(zhàn)爭。那時的我們,懵懂之間,還沒有深刻領會這個道理,而后嘻哈之間淡忘于角落。其實,某時一想,包含了無數如尊嚴、原則、謙讓、溝通等各種領域問題,雖然不至于是真理,那也值得思考。
認識一個女子,年過30好久,單身,與父親相依為命。單身的相親,參加了很多,但是總是在樂趣之中守住自己內心的門,而后一個人過著隨心所想的日子。她的親戚所剩無幾,也不來往,父親退休在家,慢性病折磨著身軀,而她獨自一人,工作、學習、旅行、購物,也讀很多書,也有一個很知心的男朋友,但是無法更進一步,從小的發(fā)小,沒有在一起的那種感覺。有一天,父親重病,躺在醫(yī)院里,終于,她無法抑制地痛哭,崩潰中,打電話給朋友,泣不成聲。可憐嗎?決不是。堅強嗎?也當然不能這么說。只是,如流水的生活,無法抓住地順流而下,從起點到終點。
有個老太太對我說,天生注定,是從結果來看的。如果你找到一個伴,一起到了老,那就是天生一對了,那還不是天生一對嗎?我總結她的話就是:你不能抱著天生一對的心思找別人。如果以這樣的心思,那和你天生一對的是你這樣的想法,而不是實際的人。我沒有參加那個相親大會,不過,我并不是一個單身主義的人,當然也不是說:愛情于我,不可或缺。大概,我是在等待一個機會,迸發(fā)我的熱情與渴望。也許等待本身就是我所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