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新京報報道,針對殘疾人乘坐火車享受半價票優(yōu)待的提議,鐵道部日前書面回復,稱無能力承擔更多票價優(yōu)惠。去年11月9日,記者從鐵路部門獲悉,每列火車將至少預留5張殘疾人專用火車票。具體實施日期尚未確定。
其實,關(guān)于殘疾人坐火車半價之事,坊間爭取的腳步就一直沒有停止過,既有353名殘疾人聯(lián)名上書鐵道部,也有殘疾人夏文濤上書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既有全國殘聯(lián)主席張海迪的力挺,也有2011年“全國兩會”十余名全國人大代表聯(lián)名提議;甚至還有肢體二級殘疾人李沖在鐵道部門口上演行為藝術(shù)……但是,無論怎么爭取,鐵道部門一句無力承擔便將殘疾人半價拒之門外,盡管在每列火車將至少預留5張殘疾人專用火車票,但對于龐大的殘疾人群體來說,無異于杯水車薪。根據(jù)官方統(tǒng)計,全國殘疾人數(shù)量為8296萬,占全國總?cè)丝诘?.35%,試想,一列火車上預留5張殘疾人專用火車票,對于8296萬這個整體來說,實在是太少了。
事實上,鐵路部門作為一家壟斷的國企,每年都是賺得個盆滿缽滿,而且勢頭一年比一年猛,2008年、2009年、2010年分別為929.96億元,1090.47億元,1344.91億元。2011年更是厲害,據(jù)《鐵道部2011年上半年主要財務(wù)及經(jīng)營數(shù)據(jù)報告》,鐵道部所屬運輸企業(yè)營業(yè)總收入為3525.5億元,總成本(含稅金)為3473.3億元,利潤盈利42.9億元,其中第二季度單季盈利達到80.5億元。面對這樣巨額的利潤,鐵道部居然承受不起殘疾人半價,真是匪夷所思。
另一方面,別說是國企,就是普通企業(yè),在依法關(guān)心和幫助殘疾人的同時,也需承擔起社會責任。無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護法》,都對殘疾人權(quán)益保護做出了具體的規(guī)定。可面對殘疾人坐火車半價這個問題,鐵道部門居然以無力承擔而一句了之,不僅僅是對法律的不尊重,更是無視社會責任的具體體現(xiàn)。
因此,筆者認為,鐵道部門聲稱無力承擔殘疾人半價,實在是一種狡辯,是一種不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xiàn),更是這些暴利的壟斷國企的“習慣性做法”。無論是從其賺錢巨額利潤這方面來說,還是從法律、社會責任來說,鐵路部門都不能對殘疾人半價一拒了之。作為國家相關(guān)部門來說,顯然也不能允許這樣的事情存在,需要出手,不僅僅是在關(guān)心和幫助殘疾人這方面有所作為,更需要引導企業(yè),尤其是這些壟斷國企,在賺取巨額利潤的同時,認真履行社會責任,多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辦點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