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級精神,是一個班級在共同學習和生活的歷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積淀和獨特的品格特征,是一個班級的整體理念和價值追求,是激勵班級同學共同進步、提升綜合素質的精神動力和精神支柱。班級精神一旦形成,具有相對的穩定性、較強的融合性和強烈的滲透性,是一個班級發展的靈魂之所在,在班級建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關鍵詞】班級精神 價值觀 高校 教育
一、班級精神的詮釋
班級精神,是一個班級所體現出來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整體精神面貌;是一個班級的內隱文化,表現在班級成員共同的價值觀念、道德準則和情感氣質之中。它是一個班級在共同學習和生活的歷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積淀和獨特的品格特征,是一個班級的整體理念和價值追求,是激勵班級同學共同進步、提升綜合素質的精神動力和精神支柱。班級精神的形成,同這個班級成員價值取向、所經歷的生活背景以及歷史文化環境密切相關。班級精神一旦形成,具有相對的穩定性、較強的融合性和強烈的滲透性。是一個班級發展的靈魂之所在。
二、在高校學生班級中提煉班級精神的目的及意義
學生班級是學生工作的基層組織,是學校貫徹有關方針政策、開展教學、學生日常教育管理的落腳點。做好班級精神的凝練和培養工作,有利于推動班級工作的開展,形成良好學風、班風,促進學生成才。班級精神的凝練和培養過程,是提高班級凝聚力、向心力的過程,也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過程。一個班級只有擁有了符合本班級實情的班級精神,才能激勵班級同學共同進步;才能使整個班級具有向前發展的精神動力和精神支柱。班級精神,對班級發展具有導向和規范作用;班級精神對班級成員發展發揮凝聚作用和激勵作用;班級精神對班級成員發展具有熏陶和感染作用。
三、班級精神形成的條件
要提煉班級精神,當然要滿足班級精神形成的一般條件,但是僅有這一般的條件還不夠,還必須具備形成積極班級精神的特殊條件。
第一,學生文化是客觀存在的,任何班級都有提煉班級精神的潛質,無論其班級成員的來源是怎樣的。我們應當堅信,任何人都有通過教育獲得積極發展的需要。
第二,班級精神的提煉,取決于教育文化對每一學生滿足的程度。教育文化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必須在符合受教育者的客觀條件的基礎上,才可能實現。
班級成員在班級生活中能否產生幸福感決定了受教育者對教育文化的態度,因此積極的班級精神,總是建立在班級全體成員在班級這一特殊“社會”中各種社會性需要得到滿足的前提上。
四、提煉班級精神的要點
為使班級精神深入人心、使之成為班級同學的自覺行動,可從以下四各方面開展工作:
1 班級的制度建設
班級的制度建設是班級精神形成的保障,沒有完善的班級制度,就沒有高品位的班級精神,它不僅制約著班級的價值理念、班級精神與班級的發展目標,而且還塑造著班級同學正確的價值觀念,引導著班級學生準確、有效地“內化”社會規范,使個人行為更好地符合社會的基本要求。
2 班級的學風建設
學風建設是班級精神培育的重要方面。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學風建設是關鍵。在大學這樣一個比較自由而開放的學習環境中,應該教育同學們樹立新的學習觀,確立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探索學習方法,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重視獨立思考能力的鍛煉和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
(1)良好的目標是進步的方向標,建議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和學習態度,擬訂良好科學合理的學習規劃,從而認真地面對以后的學習。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以專業為單位,與所在專業的專業課老師溝通,邀請專業課老師指導他們在專業方面的感性和理性認識。從而更加熱愛自己的專業,更進一步加強自己專業的認識和學習,并且進一步抓好專業知識的應用。
(3)鼓勵符合條件的同學參加各種等級考試。鼓勵同學們根據自身興趣愛好及專業發展需要報考計算機等相關的等級考試。
(4)根據學習需要,開展學習經驗交流會,實現學習互動效應。
(5)嚴抓考風考紀,加大考場監考、巡視制度。
(6)組織講座,鼓勵同學根據自身需要參加學校或社會組織開的講座。
(7)鼓勵學生積極宣傳國家級、校級、院級科技創新大賽,并采取有效形式組織班級同學參加。
(8)班級自行組織的其他學風建設方面活動。
3 班級的班風建設
班風建設是班級精神培育的另一重要方面。好的“班風”,就是營造班級成員團結友愛、具有集體主義榮譽感,有良好的學習氛圍。一個優秀班級的班風要求班級成員要有“大局意識、爭先精神、和諧氛圍、不凡境界”。班風建設主要以班級自主建設為主。
4 學生活動
組織班級積極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培育班級精神的教育活動,積極拓展活動內容,創新活動形式,擴大覆蓋面,提高參與率。
重點可以開展以下幾方面活動:
1 通過條幅等宣傳載體加大對“班級精神”的宣傳力度;
2 以班為單位召開以“班級精神在我心”等的主題班會,組織學生認真學習在第二階段中總結凝練出的班級精神,使廣大學生深刻理解、領會班級精神的實質和內涵;
3 充分發揮廣大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開展主題報告會、演講賽等靈活多樣的宣傳教育形式,讓廣大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育活動中來。
4 班級根據本班級的實際情況,圍繞班級精神組織開展其他活動。
通過上述措施,可以使班級精神在活動的載體下體現出來,并在活動中把班級精神印記在學生心中。
馬克思指出:“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班集體是一種教育力量,但是,并非所有班集體都能發揮教育作用,只有具有班級精神的班集體才能發揮教育作用。班級精神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它通過情緒感染、價值導向、行為制約和信息篩選來統一行動。班級精神可以形成濃厚的學風,成員的學習積極性較高,學習信心十足堅定,學習方法科學合理,學習效率顯著;積極向上的班級精神可以促進成員的身心健康,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才能,引導成員健康成長,最后使班級中每一個成員都朝著應用創新型人才方向全面發展,以適應新時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