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教師、學者以及研究生在英語教學模式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高職英語逆向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方面主要集中在“互動”、“合作”、“任務”、“創新”等視角。本文探索了高職英語任務型教學模式。
【關鍵詞】高職院校 英語教學 任務型教學
為了使學生的英語生動流暢,教師使用真實的或相對真實的學習材料指導學生進行真實和富有創造性的語言活動;為了使學生的目標語言準確,教師要使用另外一些為達到語言準確目的的練習。語言的流暢和語言的準確都是任務型教學模式希望達到的目標。無論是真實的交際活動,還是語言練習都應該使學生感受到完成這樣的課堂活動是自己的需要。
一、任務型教學模式的語言觀和學習觀
1 語言觀
任務型教學模式的語言觀建立在現代語言學理論基礎之上,成為我們使用任務型教學模式的理論根據。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運用任務型教學模式時,要把語言看作用于交際的、具有結構性的、系統的、可認知的信息傳播工具,并以此設計課堂中的交際活動,組織交際教學過程,分析理解語言結構,進而幫助學生掌握目標語言。
2 學習觀
語言是交際的基本工具,語言學習目標就是掌握在交際環境中使用這種工具,換而言之,就是要通過使用語言來學會語言。
語言既然是工具,就需要通過練習語言使用才能熟練使用語言,因此,行為主義學習觀在指導學生提高語言使用熟練程度方面是有意義的。
語言是可理解的結構系統,我們需要分析、理解和歸納語言規律,根據不同的情況再現語言形式,因此,認知理論也是我們的學習理論。
二、任務型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特點
學生在活動中認識語言,運用語言,發現問題,找出規律,歸納知識和感受成功,真正讓學生掌握講英語、用英語的本領,從而培養興趣,樹立信心,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為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基礎。任務型教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教師、學者以及研究生在英語教學模式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他們對模式的研究涵蓋小學、初中、高職和大學等層面,如小學英語自律課堂教學模式、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模式、高職英語逆向教學模式、三位一體大學英語整體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方面主要集中在“互動”、“合作”、“任務”、“創新”等視角,如“任務型”英語教學模式。Nunan提出的任務型語言教學的五個特點:強調通過交流來學會交際;將真實的材料引入學習環境;學習者不僅注重語言的學習,而且關注學習過程本身;把學習者個人的生活經歷作為課堂學習的重要資源;試圖將課堂內的語言學習與課堂外的語言活動結合起來。
這五個特點針對我國的高職英語教學來說,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盡可能把英語課設計成各項語言活動,如回答問題、填信息表、設計課文提綱等,提供給學生進行真實情景下的、基于信息差的、有意義的交流活動;注重語言知識的教學,但是不要單向的灌輸,而是在任務布置后,讓學生感受到我要完成任務必須得到必要的語言輸入,先創造需求后以交互方式、在完成任務的情景中提供;要充分體現真實性原則,即語言材料的真實,問題設置盡量以學生的實際為出發點,同時要求學生提供真實的感受和想法,教師也要以真實的思想與學生交流,達到心靈的溝通。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通過這樣的真誠溝通,加深相互的理解,使課堂上共同度過的時間更加美好。因此針對以上的特點,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在課堂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生調動起來參與課堂活動,教師可引導學生比較漢英繞口令之間的共同點,找出繞口令的特點,享受它們的樂趣。
三、新課程下任務型教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運用“任務型”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學生在明確的任務目標的驅動下,主動參與課堂實踐,真正實現了以話題為核心,以任務為主線,任務以活動為載體,活動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有了“做”的機會,有了自主學習的空間,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的價值在于組織學生開展適時的活動,及時提供并調整學生學習運用交流過程中的問題,通過結合教學目標設計有意義的情景任務活動,引起學生的共鳴,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英語學習。“任務型教學”是《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的。什么是“任務型”的語言學習呢?“任務型”語言學習是20世紀80年代外語教學法研究者和第二語言習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具有重要影響的學習理論。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的價值在于組織學生開展適時的活動,及時提供并調整學生學習運用交流過程中的問題,通過結合教學目標設計有意義的情景任務活動,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英語學習。例如從設計如何說去公園的任務入手,不但讓學生有明確的任務目標,而且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積極參與的欲望;然后在課件創設的逼真的情景中學生感知語言。教學過程中再通過創設去動物園、電影院、超市的任務情景,讓學生習得這個對話。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待時機成熟時創設假期春游的真實活動場景,使學生學之能用、學之即用。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在逼真的情景中白編對話、相互交際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協作精神,充分發揮了他們的各項職能特征。
四、總結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圍繞特定的交際和語言項目,設計出具體的、可操作的任務,學生通過表達、溝通、交涉、解釋、詢問等各種語言活動形式來完成任務,以達到學習和掌握語言的目的。經過實踐與總結,我發現任務型教學法有以下優點:完成多種多樣的任務活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將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結合起來,有助于培養學生綜合的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語言交流活動,啟發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在任務型教學中有大量的小組或雙人活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要完成,可以更好地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教學;活動內容涉及面廣,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在活動中學習知識,培養人際交往、思考、決策和應變能力,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任務型教學活動中,在教師的啟發下,每個學生都有獨立思考、積極參與的機會,易于保持學習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此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提供真實的感受和想法,教師也要以真實的思想與學生交流,達到心靈的溝通。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通過這樣的真誠溝通,加深相互的理解,使課堂上共同度過的時間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