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學前教育尤其是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鄉鎮中心幼兒園作為農村學前教育的窗口,承擔著指導、示范和協調本鄉鎮學前教育工作的重任,推進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中發揮著積極的引領作用。
【關鍵詞】城鄉統籌 鄉鎮中心幼兒園 標準化建設
一、前言
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重視學前教育”,十七屆三中全會又提出“發展農村學前教育”,農村學前教育成了學前教育中的核心問題,其間農村鄉鎮中心幼兒園建設又成為農村學前教育的關鍵問題。政策的導向對學前教育特別是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2008年9月23日《成都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全市農村中心幼兒園標準化建設的意見》下發,明確提出:“2009年12月31日前,全市224個成建制的農村鎮(街道)新建或改擴建一所符合《四川省幼兒園辦園基本要求(試行)》的標準化中心幼兒園(含早教中心)。實現以標準化中心幼兒園為骨干和示范的農村幼教服務網絡滿覆蓋。”
《成都市教育局2009年工作要點》再次提出:“促進農村學前教育的均衡發展。大力推進224個農村中心幼兒園標準化建設工作。充分發揮農村標準化中心幼兒園的骨干示范和輻射作用,帶動農村學前教育的整體發展和教育質量的提高”。
二、對成都市農村鄉鎮中心幼兒園標準化建設情況的調查與分析
目前成都市農村鄉鎮中心幼兒園標準化建設主要關注的是硬件設施的達標問題,全市14個郊區(市)縣共224個農村鄉鎮(街道),截至2010年4月共有農村幼兒園1006所,已完成標準化建設的為68所,按2008年9月23日下發的《成都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全市農村中心幼兒園標準化建設的意見》中“2009年12月31日前,全市224個成建制的農村鎮(街道)新建或改擴建一所符合《四川省幼兒園辦園基本要求(試行)》的標準化中心幼兒園(含早教中心)”的要求,建設期限以后4個月,任務只完成了30.36%,推進情況不容樂觀。
三、農村鄉鎮中心幼兒園辦園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研涵蓋成都市二三圈層14個郊區(市)縣的農村鄉鎮中心幼兒園,在我們所收到的63份有效問卷中,二圈層幼兒園問卷28份,占總數的44.44%;三圈層幼兒園問卷39份,占總數的53.96%。
1 幼兒園獨立辦學情況
幼兒園辦學的獨立性,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幼兒園的管理、辦園理念等各方面問題。幼兒園獨立辦學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從上表可以看出,被調查的幼兒園中有半數以上的幼兒園沒有獨立辦學,而是附屬于當地的中心校(或小學)。作為“附屬”,幼兒園在辦園中涉及的各方面問題也就附屬于其主體,而作為中心校或小學的主體,其主要職能不在學前教育,故幼兒園在辦園過程之中涉及到的許多問題就不得不處于從屬地位了,這對幼兒園的辦園無疑是有局限性的。
2 幼兒園生師比的情況。
合理的師資配備是幼兒園辦學最基本的保障,幼兒園實際的師資配備是否達到要求,我們可以從幼兒園師生比得出結論。
從上表可以看出,被調查的幼兒園中,1名教職工要面對16.07名幼兒。根據原國家教委和原勞動人事部制定的《全日制、寄宿制幼兒園編制標準(試行)》中規定的全日制幼兒園應按幼兒與教職工之比1:6~7的比例配齊教職工編制,14222名幼兒需要的教職工數為2031~2370,現有的教職工僅為此數據的45%,師資配備的缺口是顯而易見的。在問卷中還出現了師生比達到1:40的情況,這種極端的情況確實令人擔憂。
3 幼兒園班額情況
幼兒園班額的大小(指每班幼兒數的多少)也是決定幼兒園辦園是否合乎標準的基本條件,幼兒園的班額情況具體是怎樣的呢?
從上表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的幼兒園存在35名幼兒一個班的現象,這是不符合規范的。調查中研究者還發現在一個擁有788名幼兒的幼兒園,有21個教學班,該園最大的班額是80人,班級平均人數為39人。而按照從2007年1月1日開始執行的《四川省幼兒園辦園基本要求(試行)》的規定:“招收3~6歲幼兒的全日制幼兒園一般不超過12個班,最多不超過15個班。”按《成都市農村中心幼兒園標準化建設標準》規定,“托班20人,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混齡班30人,學前班40人”。實際情況和相關規定要求有著巨大的差異。從辦學情況的調查來看,調查中班級人數過多,師資配備過少,沒有獨立辦學資格的幼兒園比比皆是,這種情況確實很難讓人信服在這樣的幼兒園里,孩子們會得到相應的甚至是必需的保育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