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高校學生心理危機特征展開了齊齊哈爾市地區高校心理危機干預系統組織形式建設、運行流程、科學構建策略探討,對鞏固高校心理危機干預建設成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營造和諧健康的高校發展氛圍有積極有效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高校 心理危機 干預
1 前言
就大學生而言,他們所產生的心理危機是在學校學習期間基于特定身份、角色與身心特征而在人際交往、求學、人格成長與社會化進程中產生的一類特殊心理危機。一般來講高校學生心理危機包含三類形式,第一類為情境危機,多產生于突如其來或罕見的悲劇事件,個人自身無法對其進行控制或預測,例如交通事故、突發變故及自然災害等。第二類危機為發展型危機,主要指學生在成長發展階段中有可能遇到的危機,例如青春期、新生入學、患絕癥疾病或成長階段家庭矛盾沖突等。還有一類危機為存在性危機,主要指人生重要根本問題,例如價值觀、目的、責任與意義等引發了學生內心的焦慮與沖突等。
2 完善構建齊齊哈爾市地區高校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體系
2.1健全組織系統,創設齊齊哈爾市地區高校學生心理危機干預中心
齊齊哈爾市地區高校通過多年嘗試探索與實踐研究創設了校、院、班三級預警與危機干預機制,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然而實踐管理中也不乏一些高校仍然停留在制度與理論建設層面,具體實施較為困難,在應對學生危機各類實踐中無法充分調動工作人員及時開展有效干預。面對這一不良現狀我們應科學創設齊齊哈爾市地區高校學生心理危機干預中心,完善組織機構建設,打造領導與執行團隊,制定切實可行的危機干預實踐方案,科學協調學校外部內部各方關系,對處于危機邊緣狀態學生給予有效的干預與及時的幫助。同時干預中心還應承擔有效的培訓教育工作,廣泛吸納各專業、不同背景學科工作人員組成執行隊伍與現場心理危機干預應激分隊。同時實踐干預中我們應充分明確發生危機事件及事后各工作人員職責與角色,對各類突發危機應掌握必要的技術與知識并做出及時準確的反應,應積極主動參與專業培訓,掌握危機干預技巧理論,且成員間應定期溝通、及時調整與聯系,公布聯系方式,并實行候補及輪換體制,進而杜絕空缺、精力不濟等管理不當現象。
2.2以宣傳教育為本,構建心理危機預防體系
齊齊哈爾地區高校教育實踐中我們應以宣傳教育為根本,構建心理危機預防體系,圍繞課程建設中心,促進團體培訓與主題活動的完善結合,通過高校學生行為特征與心理規律研究,完善構建心理健康課程教育體系。同時我們應依據不同年級學生心理需求有針對性開設愛情心理學、學習心理、交往心理學、幸福、管理、個性、社會心理學、團體心理等訓練拓展課程,輔助應用多媒體、網絡技術教學手段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需求,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熱情。同時我們應繼續強化高校學生支持心理系統相關人員綜合危機意識,從家長、同學、教師等層面入手開展系統性培訓,令他們樹立危機管理意識,創設良好的危機干預管理環境,進而確保學生在強有力的支撐系統中健康的發展與提升。心理干預預防為主,因此我們應通過定期對學生展開心理測試、狀態普查,科學篩選出學生群體中高危對象,例如對行為異常、具有心理疾病、性格內向、出現嚴重經濟困難、遭受意外打擊或破壞性傷害的學生我們應重點關注,全面篩查,構建必要的心理檔案并有針對性開展危機干預工作。
2.3科學構建應激干預、后干預心理危機體系
為科學開展心理危機干預管理,我們應組織創設由于預中心、心理咨詢輔導室、保衛處、各系部、學生處、校醫院、學生協會、班級聯合組建的應激干預體系,及時掌握學生心理動向,激發社會各界力量,充分給予學生幫助與關懷,適應性制定高校學生應激處理預案,并將學生的心理傷害降到最低。對于接受治療干預或逐步康復的學生我們應履行監護職能,杜絕意外事件的擴大發生,應確立危機干預等級并適應性建設心理監護管理體系。當發生危機事件后我們可依據干預對象規模進行有效分類,劃分為小組、個體或團體級別心理干預,并科學創設危機后干預體系,制定有效的干預計劃、規范化履行干預運行流程,收集價值化信息、創新應用干預管理技巧,進而全面提升心理危機干預管理工作水平。
3 心理危機干預科學運行流程
科學的心理危機干預運行流程有助于引導學生盡快走出心理陰影、舒緩心情、調整心緒并盡快渡過難關,因此我們應在齊齊哈爾市地區高校心理危機干預中促進流程運行的規范化、有序性與科學性發展。首先我們可通過一組放松性訓練,配合舒緩情緒的輕松背景音樂,令學生在深呼吸、放松肌肉、互相拍背等模式下松弛心情,通過身體接觸、反復訓練有效縮短心理差距,并達到一定的情緒平復效果。接下來我們可組織學生進行自我介紹、關系說明,令教師及團體成員充分了解受干預人員各類基本信息,并為后續的干預實踐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早期干預實踐階段,我們為充分了解學生對不同危機事件存在的個人看法,進行認知基本狀況的了解。包括認知事件發生情境、自我認知及他人應對危機事件情景認知等。該環節中我們可引入藝術繪畫療法引導與鼓勵學生對整體事件進行主觀描述,而后可應用朋輩互助模式激發當事人之間通過互相鼓勵、達成認知初步分享,并進一步提升自我效能感,強化學生個體改變的信心與勇氣。在干預進程中教師可應用個體咨詢與角色扮演相結合模式幫助學生充分了解危機事件引發后自身及他人實施的應對措施,進而通過信息再次分享實現后期干預目標。同時我們應本著就事論事原則適應性依據學生不同的心理狀態選用科學干預方式,給學生們足夠時間吐露心緒情感,危機事件引發的身心沖擊不快。例如,對于突發性事件、危機引起的心理創傷,我們可采用敘事療法,將現場進行還原,通過分享信息增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對整體事件的深入了解,并通過充分的尊重與關注引導學生產生心理恐懼是突發危機事件的正常心理反應,并適時鼓勵學生們應勇于坦然面對,承認自身內心的不良消極情緒。接下來我們可通過具體的心理訓練進一步令學生抒發內心情感、宣泄情緒,例如開展壓力涂鴉、繪畫投射練習扭轉學生消極心理因素為積極的主動應對困難、客服困難精神,通過在訓練中滲透對學生未來的良好規劃指引,幫助學生重塑信心,重新積極的面對大學生活。
4 結語
總之,面對高校學生容易產生的心理危機我們應迅速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預策略、構建干預體系,規范化履行干預流程,給予其必要的幫助與支持,才能令學生盡快恢復平衡心理狀態,認清人生發展方向,并積極樂觀地面對大學生活,為今后走向社會、進入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心理健康基礎,最終實現可持續的全面發展。
基金項目:齊齊哈爾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
項目編號:QSX2011B-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