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思想的深化發展,人才培養成為各大高校的一個主要教育教學目標,而實施健康教育對人才的培養起著很好的作用。本文闡述了健康教育的定義,分析了我國高校的健康教育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強我國高校健康教育的發展措施。
【關鍵詞】健康教育 教學目標 發展措施
一、前言
健康主要是包括人的精神、身體以及社會現實生命的一個系統,從理論上來看,其主要包括心理學、生命科學、人際關系以及行為科學、智能學等方面的學科科學認識。而從實踐來講,其是極為復雜的系統的社會工程,主要包括保健、醫藥、娛樂以及休閑、環境生態、旅游等方面。長期以來,我國高校的健康教育發展模式是體育衛生模式,對健康教育的認識比較缺乏,導致健康教育的發展有較大的局限性,開設的課程也僅是局限在將講座或選修課,多數高校未能將健康教育作為獨立學科列入相關的教育計劃以及評價體系中。
二、學校健康教育的定義
學校的健康教育,指的是通過有組織地、有計劃地進行系統的教育活動,以促使學生通過有針對性的采取益于自身將抗發展的行為以及生活方式,達到減輕或者消除影響身體、心理等健康的不安全因素的目的,有效地預防疾病。很好的促進身心的健康常發育。
三、高校體育健康發展過程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1 健康教育的觀念不強,健康意識不高,缺乏歲健康教育的認識
據相關的研究報道表明,現階段,我國各大高校中,有58%的大學生對一般的健康常識有所了解掌握,有39%的大學生覺得有無健康教育課程都不重要,有35%的大學生表示是被迫接受大學的健康康教育的。由上述可知,當前,我國的教育領域仍未對現代的健康教育引起高度重視,對其的重要性缺乏深刻的認識,也對高校健康教育綜合性以及整體性的認識不足,未能夠全面認識健康教育涉及到得關于衛生、心理健康、體力、人格以及精神等方面的基本內涵,在理解上比較滯后,健康教育觀念仍未統一。而在構建高校的健康教育模式方面,長期以來,我國的高校健康教育主要以體育衛生模式為主,未將健康教育作為一個獨立學科,給予它地位上的保證,導致高校的健康教育發展缺乏統綜合的、系統的規劃以及設計,健康教育沒有能未形成科學、獨立、合理的課程體系以及完善教學模式。
2 高校健康教育的管理體制不完善,阻礙其的發展
據了解發現,現階段,我國各大高校的體育健康教育的發展受到多方面的制約,首先是健康教育的教材內容方面,部分高校的健康教育教材內容比較陳舊,有的高校在編寫教材時,出現一味地借鑒收錄其它學校的教材內容,未能和自身實際發展相結合。缺乏創新,而且內容編排缺乏有效地銜接性。有多數學生學生僅是參加健康教育課程,未得參加相關的健康教育活動,課程教學形式單一,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從心理咨詢以及心理健康來說,部分高校是納入行政部門中,部分高校則是納入思想教育部門中。可見,高校未能明確定位心理咨詢以及心理健康的具體行業角色,高校的健康教育盡管已實施多年,但是在管理方面,缺乏系列化和多元化、規范化。健康教育的相關規劃制定以及檢查考核等方面,未能向著法制化方向建設發展。
3 高校缺乏專業的健康教育人才,師資隊伍仍有待完善
健康教育課作為一門應用性和綜合性都很強的學科,涉及到體育學、社會學、生物醫學以及心理學等方面的學科知識。觀階段,在我國的多數院校中,健康教育的課程通常是體育老師擔任,有的高校出現由部分校醫或是別的科任教師擔任,導致由于受到授課者的知識限制,或者是由于教學經驗不多,健康教育教學的廣度以及深度無法滿足現代高校大學生對健康教育知識的需求。從總體上來看,我國高校普遍缺乏健康教育的專業人才,并且現有教師的專業知識不足及技能不強,無法有效進行健康教育。
四、加強高校健康教育發展的措施分析
1 更新觀念,樹立信念
我國各大高校必須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及學習,應對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有高度的認識,堅持樹立健康教育的信念。要明白,在高校進行健康教育不僅是歷史使命,還是對社會負責的一種體現。除此之外,還應能夠正確掌握健康教育的相關定義和內涵,及時更新教育的觀念。高校的健康教育必須要轉變單一的理論知識教育,從提高學生的保健意識入手,把培養學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健康行為習慣作為著眼點,切實做到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育教學。要促使大學生始終堅定健康的信念,不斷增強自我的保健能力以及提高保健知識,為我國培養健康型人才。
2 不斷健全健康教育管理體系
要促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意識、信念以及形成健康行為,需要節能管理一個較長的過程,如果單靠院校以及教師是難以對學生進行日常行為的監督管理的。因此,目前,必須要將大學生進行健康教育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促使大學生形成自我約束以及自我管理的意識,吸收健康協會以及衛生保健協會等社團人員,一同參與到健康教育的管理監督工作中,形成完善的健康教育管理體系。
3 加強對健康教育專業人員的培養
健康教育課作為一門應用性和綜合性都很強的學科,涉及到體育學、環境科學、社會學、生物醫學、生活方式以及心理學等領域的知識。因此,對授課者有較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必需具備一定的生物醫學學科知識,還需有效掌握相關的教學方法、教學技能以及其它學科知識。所以,我國各大高校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可以通過在醫學院?;蛘呤求w育院校設立專門的健康教育專業,培養具有專業衛生健康知識和保健技能的專業健康教育人才,有助于本院校健康教育的開展。
4 應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
高校開展健康教育,不僅是需要進行課堂教學,進行理論知識傳授,而且還要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教學活動。例如,通過開班會以及征文、文藝表演、專題講座、知識競賽等形式,通過多種多樣的教育形式,可有效吸引學生對健康教育的關注,可以讓學生實時地接受各種健康知識。除此之外,健康教育課程的進行應和當地的衛生防疫相關工作有機結合,跟進形式發展,通過開展講座,為廣大學生提供健康咨詢以及健康幫助等相關的志愿服務活動。轉變單一的健康教育模式,給學生傳授豐富的健康教育知識。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國高校管理者必須對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有充分認識,要加強實施健康教育課程,不斷完善管理機制。此外,國家應加強對高校健康教育的指導,盡量讓健康教育發展過程中順利開展,以促使學生能夠養成更好的健康觀念以及行為習慣,達到實施健康教育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