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剖析了過度補課對家庭生活質量、孩子學習興趣、發展潛力、智商提高等諸方面產生負面作用的成因,特別指出:早期惡補是學生青春逆反期出現極端事件的最大隱患。本文以昭示惡補罪狀的方式,喚醒正以此法教子前行的家庭,使自己的孩子走上符合教育規律的成長之路,科學、高效地實現教子成才的最終目標。
【關鍵詞】惡補 學習興趣 資源 逆反期 發展潛力 智商
對國內多數家庭來說,有兩筆“出項”是沒譜的,一是養老、二是教子。
按說,有了九年制義務教育,家庭教子的需費應該不多。但因遭遇“惡補”,致使相關家庭在教子方面的經濟、時間及精力等實際投入成了無底洞。
所謂惡補,是指針對現行教學大綱內容,超前突擊學習、事后無度重復的系列補課。
正常的補課,可以幫助學生彌補課程學習中的不足。使用得當,確能起到鞏固所學、溫故知新、提高成績的效果。
惡補則不然,本末倒置,忽略主流教學體系對學生學習的主導作用,將補課對成績提高的作用無限放大,逢課必補,甚至“沒病也投醫”。
殊不知,補課如補藥,需對癥下藥。缺則補,不缺切勿亂補。
補藥是沒有白吃的:如果沒補到正面,那一定是補到反面去了,甚至會導致病上加病。同樣,補課也沒有白補的:沒補到正面,也一定補到反面去了。對學習成績而言,反會雪上加霜。
惡補為學生及家庭無端造成了額外的精神、經濟壓力,而對提高成績來說,卻有百害而無一利。
筆者依照多年教育經驗,歸納出惡補的七宗罪過,以警醒相關家庭:
一、降低生活質量
調查證明,為使子女有機會進入名初中,單單小學六年級一年,惡補花費達十萬元的家庭,并非屈指可數。更有“一對一”的豪補,一天的費用可達一千六七百元之巨!
如果算上小學三四五年級的補課費用,巨額的補課支出對于家庭生活質量的負面影響顯而易見。
許多家長為了湊足能上“理想補課學?!钡膶W費,口挪肚攢,家庭生活幾近生存底線。而耗費在了解補課信息、監督補習過程、審核補習成績等等的時間、精力及精神成本,更是難以量化。
相反,如將惡補花費用于提高生活質量、營造學習環境,既可提高家庭幸福指數,又可提高孩子學習成績,豈不一舉兩得。
二、扼殺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學生在興趣促進下的學習,主動、積極,學習上更是事半功倍。能否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往往被作為判別教學方法是否有效的依據。事實證明,教學中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是激發求知欲望、培養學習興趣的最佳方法。
對學生來說,惡補在提高學習興趣上無一可取,在扼殺學習興趣上卻招招致命!
惡補推崇“超前學習”,把大量的時間成本,用于提前學習未來必學的課程內容。為得到想象中的學習效果,在伴隨孩子閱歷成長的理解力尚未產生求知需求的時段,用加倍的時間成本、教條的吸收方式,硬性完成“超前學習”。學習中,當下的孩子因理解力的滯后而無法感受“知新”;卻使未來的主流課程變為“嚼過的饃”,著實成了“溫故”。
惡補奉行“無度重復”,為使補習者的家長感覺公平,課堂上追求“一題剛出口,滿堂皆會答”的表象;為達到學生在應試時都能熟練解題的目的,課堂上常常就一個問題無度重復。殊不知,技能上的重復訓練可以磨練人的意志,而思維上的重復卻會僵化人的頭腦。這種把學生講“懂”而不是讓學生自己想懂的灌輸,促生了思維慣性,抑制了孩子主動思考及臨場應變的能力。
如果想讓自己的孩子對一件事而無趣,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無休止地考他。
咬牙通過了鋼琴十級的孩子,在相當時間內,大多不再會碰其他樂器了。這是對某類事物產生抵觸的自然表露,頻繁考試對學習而言,似有異曲同工之“妙”。
補課方為了向家長證明補課有效,會有意提高考試頻率。而家長急于驗證“投資”效果,在交過補習費后,往往下意識地期盼著下一次考試的盡早到來。補課越多,學生應對考試的精力、精神損耗及思想壓力也被隨之加大,誘發了厭學情緒。
綜上所述,惡補從源頭上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想靠惡補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必成竹籃打水。
三、抑制智商發展
相關學習的智商,大致表現在三個方面:記憶力、模仿力及分析理解力。
前兩者與天賦及后期訓練有關,而且是有限的。超極限使用,會產生與運動員長期超負荷比賽相似的損傷;第三者與閱歷或綜合素質有關。是無限的。通過提高綜合素質來培養孩子的分析理解力,有助其在課程學習中觸類旁通、應用解題時舉一反三,可促進智商的持續提高,羈絆學習成績的死結也會迎刃而解。
惡補奢侈地擠占了本應用于豐富學生閱歷的時間和精力,死守課本,自然限制了提升智商最有效的分析理解力,從根本上遏制了學生智商的發展。
四、增大負效投資
幼兒貪睡,成人覺少,說明不同年齡段的人用腦后的恢復時間是不一樣的;幼年善記,老時易懂。說明不同年齡段的人理解同樣問題的成本是不一樣的。
現行的主流教學,依照每日不同時段的學習效率,科學地劃定了學生的最佳作息時間;依照學生不同年齡段的智力消化能力,科學地界定了在相應年齡段應該學習的最佳內容。學生如能按部就班執行,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恰好力所能及。對學到知識的掌握,自然水到渠成。取得眾人期待的學習成績,也就順理成章。
毋庸置疑,主流教學是學生知識學習的“正規軍”,補課則是補闕拾遺的“游擊隊”。而參與惡補對家庭教育資源來說,其效能相當于“讓主力軍打游擊,讓游擊隊打正規戰”。
主流教育環節依照人類的成長規律,把每日最適于學習的時段用于課堂教學,而把不適宜學習的時間用于學生消化所學內容、擴充課外知識及緩解精神壓力,為下一學習周期“充電”。正所謂: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惡補占用了主流教學的“充電”的時間,使學生生物鐘倒置,在理解能力未達時超前學習、在學習效率低下時無度重復,人為增大了理解難度和學習強度。
對學習效果而言,強灌死記與理解消化,自有天壤之別。指望惡補達到目的,舍本求末。
五、消磨發展潛力
判斷學生日后的“潛力”,從精神層面講,就是是否“大氣”。表現在對時下的包容性和對未來的前瞻性;從素質層面上看,就是執行力,表現在遇事時的應變力和沖擊目標時的爆發力。
包容性與知識域有關——有識方容;前瞻性與思想境界有關——居高望遠;應變力與技能、思維方式的積累有關——有感而發、信手拈來;爆發力與綜合素質的積累有關——逢潤則納、遇壓則噴。
惡補強調課程學習精度,揮霍了學生賴以提高技能、豐富閱歷的時間、物質成本及學習精力,阻塞了學生擴展知識域、提高綜合素質的通道,同時也就消磨了其未來發展的潛力。
六、成績虛高之害
人們在憧憬惡補能帶來的好處時,大多忽略了它所帶來的壞處。
為了營造補習效果,惡補熱衷于學生的考試排名。為了對得起家長,教師也會有意無意地在日??荚囍谐鲂┭a課中講過的偏怪考題,靠著對老師指定答案的模仿,惡補生在與非惡補生的PK中可能獲利,在學校中得到較高的成績排名。
實際上,這種偏怪考題在主流教學的重要考試中(初、中考等),永遠不可能出現??俊澳7隆倍皇强俊岸谩彼@得的成績,只能逞一時之快。用這種方式獲得的排名也只是“虛高成績”產生的假象,對真正意義上的社會競爭,毫無參考價值。
大考時,依照“虛高成績”做出的一切決策,只能得到令人傷心、茫然的結果。更可悲的結局是:面對失利卻渾然不知原因,并因此失去了努力的方向。
惡補本身是一個功利的產物,而以積累為目的的學習,本身就不是一件功利的事情。用惡補來實現提高學習成績的愿望,往往事與愿違。
還以考試論。在惡補中因投入巨大而營造出的必得氣勢、在“虛高成績”前因盲目樂觀而萌生出的過高期望,會對學生產生非常態的壓力,影響其考試時的注意力及專注度;尤其在遇到沒見過的考題時,比較沒被惡補傷害的同學,會不自覺地產生委屈、抱怨、無助及恐懼等情緒。
見到孩子每每考試“發揮失?!?實際上是回歸常態),我們作家長的就從未對自己奉作靈丹妙藥并因“為孩子負責”而極力追捧、參與的惡補行為捫心自問過嗎?
七、為逆反危機買單
現時期,青春逆反極端事件頻發。究其因,多源于長期潛伏的各種心理壓力。
青春期叛逆情緒,本屬青少年心理、生理漸進成熟的正?,F象。是其在追求以我為中心的人格獨立時,因期望與現實能力發生的矛盾而形成、因急于表現自我的心態與匱于表現自我的手段產生的矛盾而爆發。
對綜合素質好的學生來說,由于知識域寬、愛好廣泛,情感宣泄渠道暢通,逆反期所帶來的影響很容易被自身的能力化解。
而對“被堅持”補課的孩子來說,由于心靈成長、思維擴張所必需的資源被惡補擠占,限制了學生的知識域、阻塞了學生疏通心理壓力的渠道、降低了學生對心理問題的免疫力,所以大多心理脆弱,在逆反期更易引發極端問題。可見,惡補是誘發青春期逆反極端事件的重大禍源。
小學、初中階段,由于學生獨立思考和社會行為能力尚弱。累積的心理問題會潛伏下來。到了青春期,外因條件具備,問題必然爆發,任何相關家庭絕不可對此掉以輕心,務必防患于未然。一旦出現極端,結果難以收拾。
為此,在孩子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培養中,家長不是要絞盡腦汁幫孩子參與惡補,而是要未雨綢繆,注重綜合素質教育,建立多種釋放壓力渠道。為孩子順利度過青春逆反期打下堅實的心理基礎。否則,一切的費盡心機的努力都會前功盡棄。至此,“惡補”的危害已昭然若揭。
認清惡補的本質,將有限的金錢、時間、精力,消費在最有價值的方向上,這才是家長們最該深究的問題。若此文能對讀者、特別是正在履行教子責任的家長有所啟發,筆者將不勝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