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現在學生體質健康的現狀從心里和身體兩方面做研究。學生進行經常的體育鍛煉可促進身體各個部位、各器官、各系統的機能協調發展,長期堅持鍛煉,會使各種身體素質、基本活動能力和適應能力都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家長和班主任應積極帶頭參與,并督促孩子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培養他們對體育鍛煉的興趣。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和適宜的體力勞動,以增強體質,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改善飲食習慣,加強平衡飲食,使身體獲得全面營養;培養愉快樂觀的情緒,注意道德修養,保持心情豁達開朗;熱愛生活,興趣廣泛,合理安排學習、娛樂、運動等,使學校生活豐富多彩。由上可知,體育鍛煉是成為影響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方法 現狀 目的 學生體質 體育鍛煉
1 研究目的
目前學生體質普遍的存在體質弱的現狀,適當的體育鍛煉對學生體質健康有著必不可少的重要性,健康與體育鍛煉有著密切關系,而高中階段正是身體健康發展的關鍵階段,加強體育鍛煉,培養終身體育觀念,建立正確的生活方式,不僅對學生現在的身心健康有益,而且還會對學生一生有深遠影響。
2 研究方法
2.1體育鍛煉對學生身體健康的影響
體育鍛煉有利于人體骨骼、肌肉的生長,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機能狀況,有利于學生的生長發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強有機體的適應能力。體育鍛煉是增強體質的最積極、有效的手段之一。
做規律的運動,可以給健康帶來極大的好處,對于青少年的學生來說可以促進生長發育,據我統計青少年時期經常參加適當的體育鍛煉,學生成年后身高普遍比公式計算的身高要高出2~3厘米。
體育鍛煉可以增加心肺功能,以長期的眼光來看,可以減少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性;是控制體重最有效的方式,同時可以控制熱量的攝取量;有助于改善體型,因為運動可以調節松弛的肌膚,并減低脂肪含量,使你擁有健康的感覺;有助于消除精神的緊張與壓力。
還有助于減少老化的現象,如高血壓(這是導致心臟疾病的重要因素)、糖尿病與骨骼疏松。
減低青少年在成年后患上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機會。
可以減少人的過早進入衰老期的危險。
體育鍛煉能改善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提高神經系統對人體活動時錯綜復雜變化的判斷能力。并及時做出協調、準確、迅速的反應,使人體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保持肌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體育鍛煉是貫穿整個生活方式之中起著調節作用的不可代替的成分,它調節和改善著學生由飲食、營養、體重、作息等方面長期不合理的積習所造成的健康效應。因此,世界上一些新的概念,如“體育就是一種生活方式”“體育進入生活方式”“生活體育”等正在形成。缺少體育鍛煉的生活方式,就不能稱之為現代社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我國開始推行《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時候,明確提出了全民健身活動對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的意義和價值。
體育為學生們提供豐富、健康的鍛煉方式,也可使體育健身休閑方式向創造型、開放型轉變,造就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
在現代社會,體育鍛煉是學校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2.2體育鍛煉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體育鍛煉具有調節人體緊張情緒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狀態,增強自身的意志品質,恢復體力和精力;體育鍛煉能增進學生身體健康,使學習疲勞的身體得到積極的休息,使學生精力充沛地投入學習中去;舒展身心,有助安眠及消除讀書帶來的壓力。體育鍛煉可以使學生更接近自然、接近自己本原,豐富社會交往;體育體現出自由開放精神,使其成為人們和睦相處的良方,其到凈化學生身心作用。
體育鍛煉可以培養健康行為,促使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防治疾病發生。
體育活動是快速生活節奏的心理節器;體育可以舒緩現代社會競爭給學生們的壓力,保持心理健康。
體育鍛煉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態,充分發揮個體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價值觀,使個性在融洽的氛圍中獲得健康、和諧的發展;體育鍛煉中的集體項目與競賽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及集體主義精神。
蘇格拉底說過一句這樣的話:“喪失了自尊心的個人,是一個沒有出息的個人;喪失了自尊心的民族,是一個無望的民族”。自尊是人不斷向上發展的一種原動力,自信則使人勇敢地面對挫折和困難,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會從不同的方面來影響學生個性的發展,集體項目如籃球、足球等有助于從團隊方面發展良好伙伴交往關系;個人項目如長跑、跨欄等會從體能、身體魅力、教師期待等方面影響學生的自信。體育運動是人類“挑戰自我、挑戰自然”精神的體現,在體育鍛煉中克服各種困難和障礙并獲得成功,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學生在堅持參加體育鍛煉中,不斷戰勝自我,超越自我,生理機能和身體素質得到增強,運動技能技巧得以提高,當取得這些成績后,就會產生自我成就的認識和情感體驗,從而產生愉快、振奮和成就感。因此,適宜的體育鍛煉可以使人們重新認識自我,把握自我,提升自我,尤其能使有憂郁情緒的鍛煉者獲得心理滿足,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從而增強自信心,消除憂郁,體現成就的樂趣。另外,體育鍛煉還有助于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堅持不懈的作風,團結友愛的集體主義精神與機智靈活、沉著果斷的品質,還有使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
健康是人類永恒的話題。健康不僅是指身體健康,而且還包括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部分。
3 結果分析
學生進行經常的體育鍛煉可促進身體各個部位、各器官、各系統的機能協調發展,長期堅持鍛煉,會使各種身體素質、基本活動能力和適應能力都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家長和班主任應積極帶頭參與,并督促孩子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培養他們對體育鍛煉的興趣。適度的運動量可使學生產生愉悅和興奮感,進而促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體育鍛煉,適當的體育鍛煉對學生是必須的。
4 結論與建議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因缺乏運動而引致的死亡人數,每年超過二百萬。注意:不運動,會使身體的免疫能力下降,某些疾病和病毒不能得到有效免疫而誘發猝死。還有一個重要的情況,如果青少年不進行足夠多的體育鍛煉的話,那他們的大腦發育也不會很好,就影響到智力稍微不明顯的低下。
在現在社會,人們普遍處于亞健康狀態,包括廣大中學生。以下的建議可以幫助學生早日擺脫亞健康狀態:淡薄名利,不過分計較個人得失;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青少年要做到不吸煙、不酗酒,減輕或避免有害物質的干擾與侵害;保持生物鐘的正常節律,勞逸結合,作息時間要有規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和適宜的體力勞動,以增強體質,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改善飲食習慣,加強平衡飲食,使身體獲得全面營養;培養愉快樂觀的情緒,注意道德修養,保持心情豁達開朗;熱愛生活,興趣廣泛,合理安排學習、娛樂、運動等,使學校生活豐富多彩。由上可知,體育鍛煉成為了影響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