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依據圖錄,通過對敦煌研究院所藏0669號西夏文《金剛波若波羅蜜多經》翻譯,對該文獻進行了綴合和斷代。在此基礎上復原了西夏文《金剛經》的完整修持儀軌,并與俄藏漢文本進行了對比,分析了漢文本與夏譯本的區別,在其中新發現了一個西夏文字“
關鍵詞:敦煌研究院;西夏文;《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西夏文儀軌
中圖分類號:G25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106(2012)06-0059-06
敦煌研究院藏0669號西夏文獻是目前國內所藏西夏文獻中保存最為完整的西夏文《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中國藏西夏文獻·甘肅卷》有收錄。該佛經“經折裝,高20厘米,寬18厘米,上下單欄。經文107面,面5行,行12字。本刻本扉頁版畫1副兩面,高19.2厘米。上下單欄,欄高15.5厘米。封面由藍絲綢與發愿文舊漢文及西夏文粘貼而成”[1]。但該圖錄提要沒有說明該文獻來源,筆者在查閱史金波先生《敦煌莫高窟北區出土西夏文獻初探》[2]中沒有發現該文獻,說明此文獻不是出自莫高窟北區。后在劉玉權先生《本所藏圖解本西夏文〈觀音經〉版畫初探》的文章中獲知,此文獻為1959年3月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工作者竇占彪在維修莫高窟宕泉河東岸喇嘛塔時,于最南端一座小型塔婆中發現的”[3]。彭金章先生在介紹敦煌研究院所藏西夏文獻概況時提到1959年莫高窟第三次發現西夏文獻是當年三月敦煌研究院的前身敦煌文物研究所對大泉東岸的元代舍利塔進行維修、加固時,發現了西夏文佛經《妙法蓮華經·觀世音普門品》、《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等[4]。通過對敦煌研究院所藏西夏文來源的考察,可以確定0669號西夏文《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就是出自莫高窟宕泉河東岸的喇嘛塔中。
一 保存現狀
根據出版的圖錄,敦煌研究院所藏的這一西夏文《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圖錄是以經折裝兩面為一個版頁出版,頁面寬應當是9厘米,而不是提要所述18厘米,目前所知的西夏經折裝佛經頁面也沒有18厘米寬的,毫無疑問這是將出版頁的兩面經折裝當做了一個頁面。其次通過筆者的翻譯考察還發現,這一西夏文佛經出版時將有些頁碼順序前后倒置了,這可能是由于文獻本身斷頁不連貫而造成的。0669號文獻正文部分完整地保存著《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的32分的小標題,依次是:
矖禮翖紺臨挨噸、界艱碼瑚臨舉噸、菞蓕緳礌臨戊噸、例庭纚嘩臨例噸、佬瞭次癿臨氦噸、緳們埠搓臨棱、笍嘩銅嘩臨蒤噸、矖瞭脜毯臨萰噸、癦癦貼嘩臨缞噸、葾繕冊踩臨燈噸、糭帶紐監臨燈挨噸、緳矖構窿臨燈舉噸、矖瞭省籱臨燈戊噸、貼禨盝秲臨燈例噸、矖籱緳萚臨燈氦噸、急睬葾階臨燈棱噸、籄蜶籋嘩臨燈蒤噸、搐蘪禿蜌臨燈萰噸、矖揉癐瞪臨燈缞噸、翓禨貼禨臨舉燈噸、銅銅籃簁臨舉燈挨噸、笍籃矖嘩臨舉燈舉噸、葾絧界膌臨舉燈戊噸、紐箎穁嘩臨舉燈例噸、瞪瞪籃嘩臨舉燈氦噸、矖竃貼簁臨舉燈棱噸、菤嘩禨嘩臨舉燈蒤噸、篟欄篟繐臨舉燈萰噸、嬌築盝葾臨舉燈缞噸、挨稉貼佬臨戊燈噸、緂癿篟癏臨戊燈挨噸、藴恩篟次臨戊燈舉噸。
即漢文小標題:法會因由分第一、善現起請分第二、大乘正宗分第三、妙行無生分第四、如理實見分第五、正信希有分第六、無法無說分第七、依法出生分第八、一相無相分第九、莊嚴凈土分第十、無為福勝分第十一、尊重正教分第十二、如法受持分第十三、離相寂滅分第十四、持經功德分第十五、能凈業障分第十六、究竟無我分第十七、一體同觀分第十八、法界通化分第十九、離色離相分第二十、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凈心行善分第二十三、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一合理相分第三十、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整個正文部分除“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的內容殘損外,其余三十一分的內容都保存得非常完整。
二 西夏文修持儀軌錄文及綴合
如上所述,該西夏文《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在出版圖錄時存在版面頁碼前后倒置,為完整復原西夏文《金剛經》,茲將依據出版頁碼對斷裂排亂的西夏文予以錄文和翻譯,翻譯采取先逐字對譯,再意譯。
綜上所述,通過翻譯核對發現,《中國藏西夏文獻·甘肅卷》中敦煌研究院所藏0669號西夏文《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的55—54左面、55—55右面應該是屬于前面的《金剛經》修持儀軌的內容,在出版時將這兩頁放置于最后面。55—55左面的藏文及藏式覆缽型佛塔群版畫應該不是該經的內容,最明顯的就是該面版畫下面是雙欄,而該西夏文《金剛經》上下都是單欄粗線。正確頁碼排序應該是55—54左、55—55右、55—2、55—3、55—4、55—5……55—53、55—54右),其中在53與54頁之間缺失一面,55—55左面覆缽塔群版畫非本經內容,其余都保存得相當完整,而且該經保存的西夏文《金剛經》修持儀軌也是目前國內所發現的唯一保存較為完整的西夏文《金剛經》修持儀軌。
三 西夏文《金剛經》修持儀軌復原
《金剛經》是出土西夏佛經文獻中數量最多的佛經。但由于俄藏黑水城出土西夏文佛經文獻暫時還沒有出版公布,已經出版的中國藏西夏文獻中的西夏文《金剛經》大多都殘缺,使得學術界難以了解完整的西夏文《金剛經》內容。如在2011年甘肅武威舉行的第二屆西夏學國際學術論壇中,崔紅芬女士在研究武威博物館藏西夏文《金剛經》殘葉時,認為武威藏6737號文獻定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不妥[5],但其文也未明確定名。其實武威藏西夏文6737號的內容和敦煌研究藏0669號西夏文《金剛經》修持儀軌的內容是相同的,只不過武威藏6737號文獻首尾具殘,缺少了前面部分和后面的發愿文。相同時期的漢文本《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保存在俄藏黑水城TK16、TK17、TK18,而且完整保存著漢文本修持儀軌。通過西夏文本和漢文本的對照,可以確定的是《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正文前面的這部分就是《金剛經》的修持儀軌,所以完整的西夏文《金剛經》包括修持儀軌和正文。西夏文《金剛經》儀軌內容依次為“金剛經啟請”、“凈口業真言”、“安地祇真言”、“普供養真言”、“請八金剛”、“請四菩薩”、“持經梵語”及“發愿文”,共八部分內容。為了全面了解西夏文《金剛經》修持儀軌,筆者結合敦煌本和武威本將其復原如下:
蔲綀柏瑞瞲其省籱腞□籑絧
廊嘻惠急葾禑始務蹦篎萰柏
瑞例蟅論疥務窿邁帛纚臀唐
絢稺蔳蒜
惠急葾禑始
虒稈處 稈 備仟處稈 處處
稈 舧攣仟
睫蔐勿禑始
羖備 疙砙僧 盛綒脅 碝
呢蝚呢蝚 僵蛧 舧攣仟
癐癌墑禑始
碝 藢藢煌 疙誡攣 薫滴蚐 磺
萰柏瑞邁
窿邁眱煎慣柏瑞
窿邁 癎砵柏瑞
窿邁蒂癌瞭柏瑞
窿邁竤葾繰柏瑞
窿邁 缸競柏瑞
窿邁絹煎慣柏瑞
窿邁棘羴柏瑞
窿邁菞缊柏瑞
例蟅論邁
窿邁柏瑞蕎蟅論
窿邁柏瑞苞蟅論
窿邁柏瑞稧蟅論
窿邁柏瑞祤蟅論
瞲籱嘿競
柏瑞篟疾竃 矺漓砈瞺笍
篎往翖紺瞭 菞紹箾兩笍
矺漓瞲其瞭 籄蜶姑文維
鎂緽例身虓 翍蟇緛紺銅
鎂癏蒾
禋糧吞殼緽 皏
籋罏菞鎂癏 蘦柏瑞瞲籱
較抵例編篙 閩鏡戊履蛜
蕽癿腞搓落 亡蘀絧臔癏
蘦挨竃抵纁 籄疤禿絾毯
柏瑞碠蔾亡茸稨抖瞲其
若人受持金剛經者先以誠心誦凈口業真言再敬誦八金剛四菩薩名號在處常守護也
凈口業真言
修利修利 摩訶修利 修修利 薩婆訶
安地祇真言
南無 三滿多 母馱喃 唵 度嚕度嚕 地尾 娑婆訶
普供養言真
唵 誐誐曩三婆嚩 韈日啰 吽
請八 金剛
恭請青除災金剛
恭請 拒毒金剛
恭請黃依求金剛
恭請白凈水金剛
恭請 紅音金剛
恭請定除災金剛
恭請紫 圣金剛
恭請大神金剛
請四 菩薩
恭請金剛眷菩薩
恭請金剛索菩薩
恭請金剛愛菩薩
恭請金剛語菩薩
持經 梵音
金剛不壞身 何云得壽長
又何依因緣 得大堅固力
何云依經典 最終至彼岸
愿佛解妙密 廣為眾生言
發愿文
無量十方佛 稽首三界尊
我今大愿起 持此金剛經
上報四重恩 下救三惡苦
若有聽見者 乃發菩提心
報此一生盡 同生極樂愿
為校對敦煌研究院所藏0669號西夏文《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修持儀軌,筆者在俄藏黑水城文獻第1冊中查找到姚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的漢文本,即俄TK16,俄TK17、俄TK18三個藏號,這三個漢文本的前面都有完整的修持儀軌,其中俄藏TK18在佛經結尾處印有“大夏乾祐二十年歲次己酉三月十五日正宮皇后羅氏謹施”的施經題記[6],由此可知此本也是西夏仁宗時期的印本,這就為敦煌研究院所藏0669號西夏仁宗皇帝御校本西夏文《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找到了同時期的校對本。為了比較西夏文《金剛經》修持儀軌與漢文本《金剛經》修持儀軌的異同,茲將俄藏TK18乾祐二十年漢文本《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修持儀軌錄文如下:
金剛經啟請
若有人受持金剛經者先須志心念凈口業真
言然后啟請八金剛四菩薩名號所在之處常
當守護
凈口業真言
唵 修利修利 摩訶修利 修修利 薩婆訶
安土地真言
南無三滿多 母馱喃 唵 度嚕度嚕 地尾娑婆訶
虛空藏菩薩普供養真言
唵 誐誐曩 三婆嚩 韈日啰 斛
請八金剛
奉請青除災金剛 奉請辟毒金剛
奉請黃隨求金剛 奉請白凈水金剛
奉請赤聲火金剛 奉請定持災金剛
奉請紫賢金剛 奉請大神金剛
奉請四菩薩
奉請金剛眷菩薩 奉請金剛索菩薩
奉請金剛愛菩薩 奉請金剛語菩薩
云何梵
云何得長壽 金剛不壞身復以何因緣
得大堅固力 云何于此經 究竟到彼岸
愿佛開微密 廣為眾生說
發愿文
稽首三界尊 皈命十方佛我今發弘愿
持此金剛經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涂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通過對二者的比較發現,西夏文和漢文修持儀軌內容基本相同,只是個別詞句有所差異。如漢文本為安土地真言,西夏文本為鎮地祇真言,漢文本為云何梵,西夏文本為持經梵音。最大的區別就在持經梵音的內容第一、二句與漢文本剛好相反,在發愿文中第一、二句也是倒置,即夏譯本為“金剛不壞身,云何得長壽”,而漢文本中作“云何得長壽,金剛不壞身”,夏譯本的發愿文第一二句為“十方無量佛,稽首三界尊”,漢文本中位置也是相互倒置的。同這兩個組語言材料夏漢本對照,這里兩組詩句實際上是對偶句,由此可以總結出一個西夏詩詞翻譯的規律,在將西夏語言中的對偶、并列詩詞句翻譯成漢語時,對偶句子的前后位置要互換;并且西夏文為“十方無量佛”,漢文本作“皈命十方佛”,西夏文“同生極樂愿”,漢文本為“同生極樂國”。其他個別字詞的不同是由于翻譯西夏文一字多意而產生的差別,其整體意思與漢文本無二;而且通過佛經正文的夏漢對比得知,敦煌研究院所藏0669號西夏文《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翻譯的底本就是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本。
四 文獻斷代
如前所述,劉玉權及彭金章二位先生在文章中提到該文獻出自元代舍利塔內,因未見考古清理報告,不知其斷代是否有明確元代紀年文物同時出土。是否就屬于元代刊印的西夏文佛經呢?筆者根據出版圖錄,在第55—4左面、55—54右有佛經經題“柏瑞碠蔾亡茸稨抖瞲其”,即《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在第55—4左面有一行小字,經辨認是西夏第五代皇帝仁宗李仁孝的尊號“淖瞭癝粄藪艱蒾藉綅罵綃箎佬楚矟砵塢否例窿 猜索 羴躬”,經翻譯,發現該行小字是西夏仁宗皇帝仁孝的尊號,即“奉天顯道耀武宣文神謀睿智制義去邪惇睦懿恭皇帝 御校”。夏仁宗在位54年,共有5個尊號,其第一個尊號是“奉天顯道耀武宣文睿智惇睦懿恭皇帝”,使用時間是1139年至1141年,第二個尊號是“奉天顯道耀武宣文神謀睿智制義去邪惇睦懿恭皇帝”[7],較第一個尊號多了“制義去邪”。大慶二年(1141)八月至其去世一直使用這一尊號,這也是仁孝皇帝使用時間最長、次數最多的一個尊號,這一題款為該經的斷代提供了明確的依據,由此可知,該文獻應該是西夏仁宗時期的印本。如果當年在清理敦煌莫高窟宕泉河東岸的舍利塔時,同時出土的物品中有確切的元代紀年,這說明西夏仁宗時刊印的該部《金剛經》一直使用到了元代,最后被放置于舍利塔中。
結 語
近年來,隨著西夏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繼俄藏黑水城文獻陸續出版以來,中國藏西夏文獻、日本藏西夏文獻、英國藏西夏文獻、法國藏西夏文獻也相繼刊布。國內外各西夏文獻收藏單位中,基本上都有《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此經也是已知西夏文獻中存量和版本最多的西夏文佛經之一。其他收藏單位的西夏文《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大多殘缺不全,有些甚至僅僅是殘葉。而敦煌研究所藏0669號西夏文《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除第三十二分缺失幾行文字外,其余都保存得相當完整,而且還保存著最為完整的西夏文《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修持儀軌,這也是國內外各收藏單位同一藏品中所僅見。同時,該佛經中西夏仁宗皇帝的尊號題款也為該文獻的斷代提供了一個明確的依據。西夏文發愿文中出現的字,是西夏所有辭書中沒有的,通過與漢文本的對照,該字的字意為“稽”,含有跪拜之意,補充了西夏文字庫,為研究西夏語言文字提供了珍貴的材料。
參考文獻:
[1]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中心,國家圖書館,甘肅省古籍文獻整理編譯中心,編.中國藏西夏文獻:第16冊[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敦煌文藝出版社,2005:89.
[2]史金波.敦煌莫高窟北區出土西夏文獻初探[J].敦煌研究,2000(3):1-16.
[3]劉玉權.本所藏圖解本西夏文《觀音經》版畫初探[J].敦煌研究,1985(3):41
[4]彭金章.敦煌研究院藏卷綜述[G]//西夏學.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7(2):47-51.
[5]崔紅芬.武威博物館藏西夏文《金剛經》及贊頌殘經譯釋研究[C]//第二屆西夏學國際學術論壇論文集.銀川: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2011:434-449.
[6]史金波,魏同賢,克恰諾夫.俄藏黑水城文獻:第1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325-354
[7]崔紅芬,文志勇.西夏皇帝尊號考略[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