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的過程。在聽力訓練中,要求我們能制定目標,堅持不懈,進行系統的聽力訓練,打下扎實的基本功,注重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同時,在考試時,能做到方法得當,維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冷靜答題,發揮正常的聽力水平,就一定能取得較滿意的成績。
高考英語聽力的考察是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檢測,聽力試題做的好壞不但會影口向考生本題的得分,而且還常常會影響到考生后面的解答。影響聽力得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學生的知識面,文化背景的了解,基本語言能力的掌握等,在學生身上往往表現為學習情緒和學習態度。這些因素盡管不直接介入具體的學習過程,但對于學習效果起著調節,鼓勵或推動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提高聽力水平的基礎之一,然而不少學生在測試過程中對自己缺乏信心,思想負擔較重,從而產生了焦慮、急躁等不良情緒,思想無法集中,理解能力變弱,心理活動處于壓抑狀態。如果以上狀況得不到改善,學生每次聽力訓練測試都會變得緊張不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心理障礙。比如有些在聽力訓練剛開始,由于不熟悉說話人的語言,語調和語速,而又希望自己拿到每一分,于是思想高度集中,心跳加快,神經緊張,這樣反而丟掉了開頭的一分。因為丟掉了一分,情緒不佳,導致接下來的幾道題連連失手。這種現象在做聽力的第一步份尤其明顯。高考時,首先進行聽力測試,考生往往還沒有等到考試開始就已經非常緊張,因為緊張就越是害怕自己聽不清,答不好題。還有的情況是:在聽力過程中,如果有些句子聽不懂,再或者是一道題目有些疑問,沒答出來,馬上就急躁的不行,甚至是腦子一片空白,結果影響到其余試題答題水平的發揮。所以,在平常聽力訓練題中要求敢于放棄前五題,調整好心態,做到以下幾點:
一、考前瀏覽很重要
考生對聽力材料越熟悉,在聽音時就越有把握。在考試卷發下來以后,第一任務就是決速瀏覽一遍全部聽力試題,看一看每個小問題和選項。通過比較三個選項的異同,預測一下聽力材料的內容,從而確定所聽內容的關鍵。這樣能有的放矢的去聽,抓住重點聽。提前審題的好處在于它可以幫助我們預知所聽內容的重點,提高捕捉信息的準確度,從而降低聽力的難度,增加答題把握,這樣也助于穩住自己的情緒,克服緊張感,增強自信心。
二、不求全懂,學會舍棄
做聽力題時不能追求一詞不漏,句句聽懂,主要是領會所聽內容的人體意思和捕捉主要信息,抓住重點,對局部沒有聽懂的或實在答不上來的,要當機立斷的舍棄,不要優柔寡斷,拖延時間,因而影響了下面題目的閱讀或甚至錯過了下面的內容。
三、及時做好記錄
在聽力測試時要眼、耳、手、腦協同作戰。答聽力試題時應該做到看得清楚,聽得真切,認真思考,聯想貼切,聽到復雜信息時,為了便于記住重點,應該做一些簡單而有必要的記錄,把重要的信息(如:時間、地點、人物、內容、觀點等)的關鍵詞記錄下來。這樣記錄只求簡單,自己看懂就行。聽力測試是一個預讀,信息輸入,存儲和信息加王的復雜過程,而這一過程又必須在短短的幾秒鐘內完成,在整個過程中,信息加工尤為重要。所以,對于聽前預讀和所獲得的信息,要做到前后聯系,迅速組合起來。比如聽前預測到是問關于約定時間的問題,此類試題對話往往提及多個數字作為于擾因素,有時還要根據所記錄到的數字盡心適當的加減運算。錄音結束后,不要急于做筆試題,要利用頭腦中還保留的短暫記憶和記錄的內容,對那些不太肯定的答案進行推敲,理順題于和選項之間的關系。這樣一來,聽力的正確率就會更高。
四、不斷探索,總結經驗
利用有限的條件,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聽力教學中重要課題。聽力材料應緊扣教材。現在高中教科書,語言地道、文筆優美,內容涉及到中外文化傳統背景、國家人文景觀、風俗習慣,世界范圍內的科技、教育、歷史、地理知識、日常生活中等,極大的豐富了中學生的視野。因此聽力材料的選材在筆者看來最好與教科書內容接軌。及時對課文內容補充和延伸,不斷使知識和語言得以復現,便于積累和記憶,也能減少訓練中的盲目性,控制聽力理解難度,樹立較好的學生朗讀聽力材料,尤其是在情景對話中,在老師的指導下分角色繪聲繪色地朗讀,錄音播放,會使學生有濃厚的興趣積極參與,其實對于語音并不好或膽小的學生同樣具有吸引力。讓學生參與聽力教學實踐,對參加錄音的同學及全體同學的鼓舞遠遠大于其他別的說教,也符合學生心理特征。
在英語學習中,語言信息主要是聲音傳播的。在現實生活中,課堂記筆記、開會記要點,就有從“聽”到“寫”的過程。從英語教學本身而言,把“聽”與“寫”結合起來,又是一種手段。從質量上來說,“聽”到“寫”不是簡單的筆頭作業重復,而是接受一個完整信息的較高要求。近年來,中學英語閱讀教學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有了進步,但筆頭上的功夫依然不盡人意,因此在進行聽力教學與訓練的同時,動動筆是有好處的。一股來說,能看懂才能聽懂,完成一個單元的學習任務后應該說對該單元學習內容比較熟悉,讓學生聽寫是簡單易行,高質量的聽力訓練,不是單純的讓學生記下所聽的內容,而是貴在接受一個完整情節聽與寫的全過程,讓學生加強聽的自覺性。聽寫形式由來已久,遺憾的是在部分老師中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或未能長期堅持進行,或者是單一強調學生記憶詞匯而僅僅聽寫單詞。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在教師普遍感到教材教學容量大,教學課時并不富余的情況下進行聽寫比較費時,長期堅持下來,其聽力訓練的收效是非常好的。
總之,聽力訓練是一項長期的教學要求,聽力的提高也絕非是一朝一夕之功,也并非課文加一些輔導資料就能解決。但不斷摸索聽力教學規律,扎扎實實在時間,措施和訓練上得到保證,就能使學生一步一個腳印進步,基本上能夠達到新課程標準和素質教育對高中生聽力教學的要求。同時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自己創造一個“瘋狂英語”的環境,那么一定能在高考英語聽力中取得較好的成績。
(作者單位: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