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早已落下幃幕,我所執教的兩個班級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一年后再回顧成功的原因,我認為,與科學有效的制定三輪復習計劃密切相關。下面就三輪復習的成效,初探其成因。
一、一輪復習“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夯實了學生的基礎
高考是選拔性考試,考查的內容廣、精、深,高考語文更是充分的體現了這一點。有人認為,語文復習與否并不重要,學生最終的差異也不會太大。對此,我不以為然。語文作為一門基礎與能力并重的學科,如果不夯實學生的基礎,至于能力考查就是一句空話。
為此,我制定了一輪復習計劃,從2010年09月25日開始,根據兩個班級的實際情況,有效調整,穩步推進,在2011年03月23日結束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事實證明,我的一輪復習是行之有效的,因為在此期間的幾次考試,對比同類型的班級,我所執教班級的優勢明顯。
一輪復習期間,我注重回歸課本。主要就文言文基礎知識進行了強化,此外就課內的詩歌進行進一步講解,并且與文言文一樣,就考綱規定的14篇高中默寫篇目進行同軌復習。
同時,穿插名著復習,就高考文科班要考查的十部名著,利用沈中堯先生編著的《名著專練》進行配套復習,事實證明,沈先生的《名著專練》編寫嚴謹、針對性強,能夠很好的把學生對名著閱讀的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的層面,從而較從容的應付各種考題。這樣,學生在高三上學期的期中與零模考試中取得了較優異的成績。寒假過后,就注音、成語、病句等語言文字運用以及文學類、實用類、議論類文本的閱讀,我利用《語言文字運用》一書,以及《南方鳳凰臺一輪復習導學案》,選取適量的題目,結合先前所學,明確答題思路、答題規范,事實證明,就這一部分的講解,其效果不如文言文、默寫、注音、病句等基礎知識的講解成效大,因此,一模考試兩個班的語文成績并不能令我滿意。
二、二輪復習“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提升了學生的成績 雖然一模考試不甚理想,但我并沒有因此否定一輪復習的做法與成效,而是冷靜思考不理想的原因。通過仔細對比一模考試各小題與其它班級的得分差異,我發現,學生在基礎方面還不夠扎實。為此,在2011年03月24日,我馬上做出調整,開始二輪復習,我把它稱之為重點突出復習,即就學生較為薄弱的字音、成語(病句)、文言文、默寫等基礎知識專門進行強化復習,并讓學生準備好高考知識整理本。具體做法如下:
1.字音方面:在黑板上羅列一系列的詞語,并就重點字詞進行加點,讓學生當即進行注音,并且馬上公布答案,學生就錯誤注音進行修改。第二天,先復習前天的注音,讓學生每個讀兩遍,并且自己默看一段時間,加深記憶后,進行當天的注音整理。 2.文言文復習:在一輪復習的基礎上.學生就課內32篇文言文的重點實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一詞多義)、重點虛詞(主要為考綱規定的15個)、重點句子(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中的4種類型、省略句等)已經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第一次認識是在高一、高二的學習過程中。只不過從一模反映的情況,他們掌握的還不太牢固,于是,我從最后一篇文言文《淮陰侯列傳》開始,老師自己通讀全文,劃出三句重點句子,每一句句子必然包含了重點的實詞、虛詞以及特殊句式,然后我抄在黑板上,讓學生當場翻譯,并將本子交上來由我批改。在批改之前,趁熱打鐵,圈出每一句句子的重點部分,我當場公布答案,加深學生印象。事實證明,這樣的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二模的時候,班級文言文部分的均分由一模時的與重點文科班相差2.46分到二模時反超了0.08分,充分證明,課內文言文復習非常重要,因為課外文言文的考查重點就是課內的遷移,而且19分幾乎考查的都是翻譯。
3.默寫復習:高中學生的自覺性與耐心都不是太強,因此,對背誦默寫環節往往不加以重視,這在一模中體現的比較明顯,二輪復習時我不再放手讓學生自行復習培養他們主動學習的能力,而是有意識的通過集體復習幫助他們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即按照學號,讓學生依次上黑板,我說名句的前一句或者后一句讓學生立刻默寫相應的句子,如果默不出,將句子對應的名篇抄一遍,然后到我辦公室,我再任意抽其中的兩句,只要有一句默不出,抄兩遍課文,當然高中學生的負擔較重,兩遍之后仍然默不出,我不會讓他抄第三遍,而是給一定的時間,并在規定時間中很好的背誦默寫,我將在紙上打勾。事實證明,這樣加以一定壓力的方法非常的有效,學生非但沒有反感,而且心悅誠服的接受,甚至看到其他同學默不出時還“幸災樂禍”,由此形成了競爭態勢,使得默寫變成了游戲,學生不再有壓力,因為他們知道老師對事不對人。自然,在二模考試中,學生的默寫均分提高了近1分。
三、三輪復習”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增強了學生的信心 在二模成功的基礎上,我并沒有絲毫的放松。因為我深知,語文這門學科,復習不到位,對學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因此在2011年5月7日,我馬上制定了三輪復習計劃,即考前適應性訓練。在一輪、二輪復習的基礎之上,從回歸課本到回歸考題,從夯實基礎到訓練能力,這樣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的方式在學校自主命題的三模考試中進一步顯出成效。我與學生明確了高考語文基礎知識58分,能力部分72分,基礎與能力的結合即作文70分。全卷滿分200分。一定要在基礎58分,即第一、二選擇題6分,文言文19分、默寫8分、附加中的句讀及文段理解8分、文學常識2分、名著閱讀15分中拿到盡可能多的分數。因此在三輪復習的基礎之上,我進一步制定了高考前三階段復習: 高考前一階段復習:進一步夯實基礎知識.尤其是高考基礎知識整理本上出現的一些內容要反復梳理,此外不要忘記對課本的梳理,并做進一步的提點。
高考前二階段復習:重點研究當年的《考試說明》,并且讓學生完成《考試說明》上除作文以外的所有真題,并按照題型分類,逐個講解,讓學生對高考充分做到心中有數。
高考前三階段復習:2011年06月01日至06日,讓學生在先前的指導下,完全進入自主復習階段,為了讓學生更加明確自主復習的內容,我以幻燈片滾動循環播放的形式明確了自主復習的內容與方法,教師坐鎮教室,隨時進行答疑。 2011年的江蘇高考全省均分僅81分,這幾乎出乎了所有專家的意料,但是高考畢竟是存在變數的,只有以不變方能應萬變。我的三輪復習及考前三階段復習在2011年的高考中被證明是有效的,我所執教的兩個班級在全年級同類班級中列為第一、第
二,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結語
高考三輪復習在學生的積極配合下,在我的不斷思索與及時調整下,環環緊扣、步步為營,在最后的江蘇高考中取得了較理想的成績,初探其成因,做了以上概括。在日后的教學中,我還將進一步思考,根據不同類型的班級、不同的學生,做不同的適時修正,爭取進一步優化復習時間。讓學生花最少的時間,取得最大的效率。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