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本文論述了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概念,闡述了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優點。針對中專學生的特點,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下建立“理論——實踐——態度”一體化的考核評價體系,從而提高同學們學習《電工基礎與技能》課程的積極性,為后續機電類專業骨干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理實一體化
中職電工基礎與技能考核評價體系
一、關于理實一體化教學
理實一體化教學法即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法。突破以往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教學環節相對集中。它強調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設定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讓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全程構建素質和技能培養框架,豐富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提高教學質量。在整個教學環節中,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直觀和抽象交錯出現,沒有固定的先實后理或先理后實,而理中有實,實中有理。突出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教學方法。傳統教學模式,理論教學在教室進行,實踐教學在實訓室,沿襲的方法往往是先理論后實踐,即在理論指導下的實踐。亦或有一兩次改革,先實踐后理論,也是從直觀性教學原則出發,先通過實踐獲取感性認識,然后抽象概括成理性知識,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分別在兩個不同的空間和時間完成。
二、理實一體化教學相對與傳統教學模式的優點
相對子傳統教學模式,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有以下優點:
1.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能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特色
理實一體化教學作為一種創新的教學模式,體現了中專職業教育的特色。一體化教學試圖在理論上和實踐上突破中專教育中傳統的“文化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技能訓練”的教學模式的框架。在注重專業理論知識教學的同時,更注重對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的訓練,因此一體化教學是中專職業教育的一個鮮明特征。
2.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能推動師資隊伍的自身建設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旨在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交互進行,融為一體。一體化教學對教師提出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提高理論教師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實訓教師的理論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尤為重要,離不開學校給于多方面的支持,另外同教師自身的不斷努力離不開,要求教師本身不斷的學習,自我充電,自我提高,不僅要在理論上提高,也要在實踐動手能力上有所提高。
3.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操作技能的形成和發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將理論知識融于實踐教學中,讓學生在學中,在學練中理解理論知識、掌握技能,打破教師和學生的界限,教師就在學生中間,就在學生身邊,這種方式可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熱忱,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邊學邊練邊積極總結,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理實一體化”的考核評價體系建立
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理論教學和試驗教學融人到一起,就能很好的解決理論教學同實踐教學上相脫節的弊端,將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能力培養融于一體并進行有機組合,在學生知識、技能和能力的遷移方面充分顯示了其科學性。一個好的教學模式必須有個相適應的考核評價體系。考核是檢驗教學效果的手段,評價是對學生學習的促進,兩者都是督促學生學習,相互交流,取長補短的有效手段,教師都應給于充分的組織與應用。
近幾年中科院合肥科技學校在這方面也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以《電工基礎與技能》課程考核評價為例。《電工基礎與技能》這門課程,既有理論,又有實踐,而傳統的考試方式過于注重考查學生是否掌握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而不重視考查學生是否能熟練、靈活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樣的考試就像一根指揮棒,促使學生只會死抱著書本大量演算書上的習題,而不注意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所以說,傳統的考試不能全面、準確地檢驗學生的綜合思維和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造成學生被動式學習,不利于培養合格的人才,這與目前的教學改革方向也是相悖的。另一方面,有一些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積極性不高。由于傳統考試過于重視期終考試,所以這些學生平時上課不認真聽講,課后不認真復習,只到考試前臨時突擊,套題猜題應付考試。還有個別教師考試前給學生劃出考慮范圍及復習重點,這種做法助長了一些學生平時不認真學習,臨考抱佛腳的不良風氣,建立“理論——實踐——態度”一體化的考核評價體系尤為必要。
四、“理論——實踐——態度”一體化的考核評價體系
《電工基礎與技能》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應當經常保持在記憶中。它們是學習新知識、分析實際問題的鑰匙。《電工基礎與技能》的很多基本知識在工作中是隨時隨地都要用到的,如果不能在需要的時候從自己的記憶中找出所用的知識,事事都要查書、翻記錄,那么就不可能有知識的積累,更不可能有進一步的學習與提高。從這一點出發,我們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該記的知識必須經常重復以保持記憶,這與考試前的死記硬背不同。針對傳統考試中存在的弊端,我們在改革《電工基礎與技能》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同時,還應注意《電工基礎與技能》考試內容和考試方法的改進。
1.考試內容的改革
考試是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是否達到教學目標,是否達到了教學大綱的要求,所以考試內容必須符合《電工基礎與技能》的教學大綱,不能超出教學大綱規定的范圍和要求。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考試的權威性。在滿足教學大綱要求的前提下。考試內容要結合課程的特點,考查學生對課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是否已透徹理解和掌握,是否能熟練、靈活地運用《電工基礎與技能》的理論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防止學生僅靠死記硬背來應付考試。防止學生讀死書、死讀書,防止學生只重視理論,輕視實踐。考試內容的改革應促使學生具備創造思維和工程實踐能力。
2.考試方法的改革
第一,考試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可以有閉卷、開卷、筆試、口試等多種形式,根據考試內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考試形式,考試時間可長可短。例如:實踐能力考試就可以采取開卷形式,教師只提出設計性實驗題目、實驗目的和實驗要求,學生利用所學的《電工基礎與技能》的理論知識,自己設計電路,選擇元器件,將設計方案交給教師審閱后,經教師批準再進行電略連接、檢測調試,最后寫出實驗報告。第二,加強平時測驗。以口試或閉卷筆試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經常陸和隨意性的測驗,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一些學生平時不認真學習,考試前突擊,還能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改進,提高教學效果。
在“理論——實踐——態度”一體化的考核評價體體系中,不但考核理論知識,動手實踐能力。同時把個人態度也作為考核指標(30%),即平時作業、出勤、問答也占有一定比例,平時不認真,期末考核很難過關。只有在公正、公平、科學、客觀的前提下,考試才能為《電王基礎與技能》的教學活動提供科學、準確、可靠、定量的反饋信息,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利于培養合格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石偉平,《實踐導向職業教育課程研究》,現代職業教育研究叢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8,
[2]楊德明,中等職業學校變革的必由之路LJ],職業技術教育,2009(10):36-37,
(作者單位:中國科學院合肥科學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