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英語閱讀包括科普、歷史、地理、文化、人物、故事、新聞、廣告等等。題材多樣,體裁各異。高中英語閱讀課文涉及的題材廣泛、信息密度高、語言知識豐富。它是個單元教學的核心,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主渠道。學生在做閱讀理解時,不僅要看懂文章的字面意思,還需要針對不同題材和體裁的篇目運用不同的方法作出正確的選擇。一般來說,詞匯、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是閱讀理解中三個最重要并且有相互聯系的因素。
[關鍵詞]閱讀學生詞匯語言
一、教學原則
在高中階段。閱讀教學被放在相對突出的位置。大綱規定:
“全日制高級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在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教學的基礎上,鞏固、擴大學生的基礎知識,發展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培養在口頭上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側重培養閱讀能力,并使學生獲得一定的自學能力,為繼續學習和運用英語切實打好基礎?!遍喿x是理解和吸收書面信息的手段,它有助子擴大詞匯量,豐富語言知識,了解英語國家的社會和文化。
在高一課本每個單元的四課中,有一課是閱讀課文,每篇文章300-500詞左右。到了高二,更是增加了閱讀篇幅,每單元的閱讀課文由原來的2頁增加到4頁。除此之外,還編寫了與教材同步的閱讀訓練,其閱讀量是課文的3倍。與現行教材相比,新教材課文具有閱讀量大、題材新穎、體裁多樣化等特點。
語言教學,尤其是高中外語教學,不是單純講解單詞、語法的一種機械性的訓練活動,而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外語交際能力,即便在職高也是如此。高中英語閱讀課文涉及的題材廣泛、信息密度高、語言知識豐富。它是個單元教學的核心,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主渠道。筆者認為讀——聽說——寫的教學模式是全面提高學
3.精讀
所謂精讀就是用最細致、最慢、最深層的方法閱讀,目的是求得對所讀文章的全部意義的理解與掌握。在應用這種閱讀方法前,首先應用跳讀法找到與問題有關聯的地方,然后細讀。有時候文中有直接回答,有時候答案分布在整篇短文中,需要考生找出,進行釋義、歸納、概括等。此種閱讀方法能回答需推斷、歸納和演繹的題目。
4.如何解析長難句
(1)從句又多又長:一個主句帶多個從句,從句中又含有從句
應對方法:先抓主干,找山復雜句中最核心的主謂賓語,再層層擴展。
(2)句子中帶有長長的插入成分,用插入語來交待某句話是誰說的、或者是說話人的身份、或者是解釋、說明前面的內容
應對方法:理解句子主干時,可以先不要理會插入語,先把主句的意思看完整,然后再看插入成分。
(3)分詞狀語,獨立主格結構的子擾
應對方法:主句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有完整的主謂結構,尤其是獨立的謂語部分。一個看似句子的結構,如果沒有獨立的謂語部分,它就不是句子,而是分詞短語或獨立主格,可跳過不看。
(4)通常情況是三種情況的混合
應對方法:從前向后,抓住獨立的謂語部分,從而區分出主語和分詞狀語。再根據從句的連接詞。區分出主語和從句,層層擴展理解,插入語在哪個層次,就放在哪個層次中理解。
(5)通常情況下長難句的基本語法結構
形式主語或賓語;強調結構;非限定性定語從句;同位語從句;倒裝;虛擬語氣;省略。
三、教學手段——多媒體
運用多媒體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手、口、腦等感官來投入學習。因此我們應利用這一優勢服務于英語教學中。閱讀課不應只是理解文章的意思、培養閱讀技巧,同時應注重聽說讀寫綜合素質的提高,因為這四項技能是相輔相成的,孤立地培養某種技能不利于英語整體素質的提高。在英語閱讀課上通過插入課文錄音,首先讓學生們從聽覺上對文章有一個大概的了解,鼓勵他們盡可能多地掌握大意,持之以恒地在閱讀課中有意識地插入聽力訓練、日積月累定會對學生的聽力大有幫助??梢髮W生盡量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口頭描述課文中對整篇起重要作用的簡短細節,由不同的學生來完成,為復述文章主要內容做準備。復述可以根據文章的難易,課堂剩余時間的長短,學生的理解程度及配合的情況來靈活處理,分層次、分時間達到不同的目標。根據難易程度分配給不同層次的學生。自覺預習認真聽課后,基礎較好的學生一般能很好地獨立達到目標,一部分學生在老師的啟發下當堂可以完成,有的需一個單元結束時才能達到目標,而對于一些基礎特差的學生,教師可要求他們熟讀文章,或在老師的漢語提示下翻譯重要句型,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膽量及語感,也為寫作打下了基礎。教師可在閱讀課結束時根據課文內容給學生們出一篇寫作題,由變換人稱、體裁、直接引語等改為間接引語的、縮寫、擴寫等。目的是想通過這一環節鞏固所學內容,鍛煉學生寫的能力,盡量減少或避免在寫作中常見的時態、人稱、體裁、格式等錯誤,培養良好的動手習慣,為今后的寫作奠定良好的手感。要知道,英語綜合素質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需要我們開動腦筋想辦法并持之以恒。
閱讀理解是一項含有多種技巧的思維過程,涉及到大量的語言知識。語言知識包括詞、詞性、句子、語法結構等等;非語言知識包括一定的歷史和社會文化背景知識,考生對目標語背景的了解會對理解產生一定的影響。若要正確閱讀理解一篇文章,考生就得在閱讀中一邊閱讀,一邊進行猜測、推斷、歸納、驗證??忌吮仨毷炀氄莆赵~匯,還必須具備一定的閱讀理解的準確性和閱讀速度的能力。不經過大量的閱讀和長期的閱讀訓練,僅靠短期突擊而掌握閱讀方法和技巧,是不可能取得優異成績的。一個優秀的閱讀者往往具備不斷延伸猜測和聯想的強烈自我意識。提取別人提取不到的已知信息,讀懂別人讀不懂的文章。訓練這種能力、培養這種意識在閱讀過程中拓寬思路是很必要的。
總之,“讀——聽說——寫”的教學模式符合認知規律。因此,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時刻明確教師只是指導者(guied),不是主宰者(god)。應時刻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分析、歸納,培養他們的學習態度,增強學習信心,開發學生的潛能,保持其學習的興趣。
[參考文獻]
[1]胡春洞,英語學習論[H],廣西出版社,1996,
[2]Heataon,J.B.Writing EnglishLanguage Tests[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安徽省全椒縣慈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