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1年12月15日世界科技園區協會網站報道的一則消息稱,世界科技園區協會最新推出了一種“對等咨詢服務”的方式。
咨詢專家產生方式:咨詢專家全部來自世界科技園區協會會員,通過個人申報和至少3名以上的專家推薦(其中2名專家必須是申請人所在國之外的專家),最后通過世界科技園區協會組織的專家評審委員會來產生。
咨詢專家服務方式:當有會員提出需要這種服務申請時,他們所選擇的專家將應邀到訪他們的園區,并為他們提供相應的咨詢意見和具有實質內容建議的咨詢服務,同時給出針對該園區所要解決問題的全面而獨立的分析意見。這種咨詢服務是一種節省成本的有效方式,因為服務只需支付專家前往該園區所需的費用,而無需額外再支付別的費用。
咨詢專家組現狀:目前,世界科技園區協會已有18位首批專家產生,他們分別來自10個國家或地區。據了解,這些專家均有5年以上的科技園區管理者工作經驗,并能夠積極參加世界科技園區協會的各項活動和用英文進行表達與交流(如:參加年會、發表論文、發表演講),并對科技園區的發展有著獨到的見解等。
這種“對等咨詢服務”方式,可以使世界科技園區協會的資源進一步得到整合。有專家表示,將世界科技園區協會會員中聚集的一大批來自世界不同國家、不同專業、不同背景的專業人士,依據他們所從事世界科技園區管理的知識和專長重新組合,再以專家小組的形式將他們集中推向世界科技園區需要的地方,并與園區同行分享他們的知識和管理經驗。這種世界科技園區同行之間的對等咨詢服務是一項取之于園區、用之于園區的好方法,是一項事半功倍的創意。它不僅可以使咨詢者受益,也可以使專家本人受益,同時還可以有效推動科技園區的世界影響力,推動全球創新事業的發展。
鏈接:2011年世界科技園區對未來發展預期的調查問卷結果分析
在這份調查問卷中,有兩個問題廣受關注:一個是,2011年基于承租人公司的數量在科技園區的發展情況;另一個是,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有關公共機構對園區的支持情況。
第一個問題的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的園區或增長不到10%,或在10%至19%之間。有64%的答案來自這些范疇。更確切地說,有34%的園區增長不足10%,而有30%的園區增長在10%至19%之間。只有14%的受訪者說他們在2011年沒有增長,而占總量的24%的園區有超過20%的增長。有5%的園區呈指數增長,承租人公司增加數量超過了50%;還有5%園區經歷了高速增長,增速在30%至50%之間。最后,有14%的受訪者達到令人鼓舞的增長,在20%至29%之間。
第二個問題的調查結果表明,有41%的受訪者認為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政府或公共行政機構對園區的支持沒有改變,與以前一樣;33%的受訪者認為支持已經減少了。只有8%的受訪者表示,公共支持真的已經增加;而剩下的18%的受訪者則對經濟氣候對公共支持影響仍然不確定。
(譯自:IASP網站http://www.iasp.ws)
(作者系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國際合作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