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共有的,但家里的許多內(nèi)容,卻是“產(chǎn)權(quán)明晰”。此時,家不再是不分彼此的大集體,它更強調(diào)對個人利益和私有產(chǎn)權(quán)的保護。我們共同擁有一個家,但我們更是獨立的股東。
“如果從經(jīng)濟學的角度來審視感情生活,會是怎么樣?它無法改變感情的最終歸屬,但會不會影響我們看待愛情的視角和態(tài)度?”情感困惑,或者糾結(jié),大約都是一種選擇和取舍。當你對一件事兒、一個人了解得更為深遠、豐富時,得與失的結(jié)果會不會有所不同?
媒體人馮雪梅在其最新著作《婚姻經(jīng)濟學——逃不掉的幸福稅》(龍門書局出版)中,繞過拗口的經(jīng)濟學術(shù)語,以輕靈有趣的文字,講述情人是奢侈品,愛情也有路徑依賴,房子成為情感市場的準入壁壘,人人都要為幸福繳稅。這些虛擬的或現(xiàn)實的情感經(jīng)驗和積累,讓人們看到既定選擇路徑之外的另一種可能。
“隨大流”的交友觀
為什么股票買漲不買跌?為什么有些股票很爛卻身價百倍?因為我們都在“隨大流”,揣測“公決”并向它妥協(xié)。這導致了個體的非理性化和投機心理,而個人的非理性又匯集成群體的非理性,最終推倒金融市場的多米諾骨牌。
別急著說這和相親風馬牛不相及。
選美比賽中,當你發(fā)現(xiàn)世界上最美麗的模特其實并不具備完美體態(tài)時,你一定不要感到驚訝。那些有趣的小瑕疵,如雀斑、虎牙、紅頭發(fā),讓她們各具特色,贏得注目。倘若是單純的選美,誰最漂亮誰勝出;同理,股市上,最優(yōu)秀的股票升值最快。可事情沒那么簡單。就像選美比賽一樣,在資本市場上,我們將票投給了“公眾的選擇”。
江蘇衛(wèi)視的《非誠勿擾》正紅遍全國。相親的舞臺上,二十四款風情各異的單身女性輪番競技,嬉笑怒罵,語驚四座。爭奇斗艷之下,不甘平淡的美女們要想讓人記住,除了夸張表演和過分渲染之外,別無選擇。在眼球時代,“特質(zhì)”被刻意突出和強化,美女當?shù)啦幌∑?,要的就是鋒芒畢露,與眾不同。
這時候,你和你的親友團會選什么?很可能就是那個最有個性、最能被記住的一個。對了,就是選美比賽中那些有瑕疵的個性美女、股票市場上眾望所歸的那只股票。可他們到底是不是愛情的最佳人選,尤其是不是最合適你的那個呢?誰知道呢?
股份制的婚姻觀
“以現(xiàn)在的眼光看,祖父母的婚姻是一場典型的婚姻買賣。用五塊大洋、十壇酒、兩匹布,換取一個年輕女子一生的幸福。”
馮雪梅通過幾個虛化的人物審視著前兩輩人的婚姻觀。
“祖母對未來的全部了解,僅僅來自娘的絮叨:一個殷實的人家、一個健壯實誠的漢子、一些年幼的弟妹。”成家之后,擔子全在祖母肩頭。她根本沒時間去思考自己的婚姻,一切都理所應當,都是她必須要付出的。如果當年那頭驢把她馱到另外一戶人家,祖母也不認為生活會有什么大的不同。她不過是家族延續(xù)中一個細小的支脈,其原有的姓氏根本進不了家譜。不管在外人眼里,還是在祖母心理,“當家的”都是祖父。雖然他無所事事,可存在本身就是一種依靠。
到了父母那一代,當父親以“沒有共同語言”為由反對祖母提的親事時,他義無反顧地帶著母親領(lǐng)了結(jié)婚證。在單位分的一間小平房里,兩張單人床并為一張。父親給母親買了一身新衣服,母親用自己攢的一點兒錢,替父親償還買自行車欠的債。從此之后,他們的工資成為公用,他們所用的財產(chǎn),就是屋里目光所及的一切。類似集體主義的大家庭,他們的婚姻,從一開始,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
不像祖母和母親,作為現(xiàn)代都市的才智白領(lǐng),她從一開始就認定,婚姻是一個股份制的情感公司,婚姻中的兩個人,是承擔有限責任的合伙人。愛情是難分彼此的,但愛情中的物質(zhì)付出,卻可以各自買單。她之所以堅持如此,是因為她相信經(jīng)濟的獨立是情感獨立的基礎(chǔ)。在愛情中,各自支付成本,才會慎重投資、彼此珍惜,希望付出能有高回報。
他們的婚姻,不需要兩個人之外的其他人同意,唯一需要的是將各自現(xiàn)在和未來的財產(chǎn)劃分清楚。在一個將“車房兼?zhèn)洹睂戇M征婚啟事的年代,他們不再一無所有?;榍柏敭a(chǎn)公證是必須的手續(xù),婚禮的預算也按比例支付。他們牽著手去選新房,在購房合同上簽上兩個人的名字,在房屋擁有權(quán)的比例份額中,各占50%。一切都有律師在場,經(jīng)法律認定。愛情股份制公司開張的第一天,他們就坐下來制訂公司合約。一切可能引起糾紛的家庭事務,比如日常家庭費用的支出、家務事的分配、何時拜訪父母等,都經(jīng)過雙方商討和認可,寫進合約。
家是共有的,但家里的許多內(nèi)容,卻是“產(chǎn)權(quán)明晰”。此時,家不再是不分彼此的大集體,它更強調(diào)對個人利益和私有產(chǎn)權(quán)的保護。我們共同擁有一個家,但我們更是獨立的股東。
婚姻路上的情感罰單
嫁給窮小子,父母眼中的“小公主”要受斷絕家庭關(guān)系的懲罰;娶一個平民女子當王妃,王室的繼承人們承擔失去王位的風險。從傻里傻氣的雨里散步被淋感冒,到無數(shù)短信累積起來的超額話費清單;從翹班陪男友看球被炒魷魚,到為美女安排工作遭遇議會質(zhì)疑……各種各樣大小不同、輕重不等、長短不一的罰單,記錄著情感的歷程和走向,也驗證著對真愛無敵的期許。
這是必然經(jīng)歷的過程,所有人都概莫能外。它讓高蹈的愛情概念具象化,也讓凡夫俗子的庸常生活生動可愛。
馮雪梅認為,還有那些不得不支付的罰單。
從某種意義上說,應對罰單,體現(xiàn)一個人在兩性關(guān)系中的智商和情商。有的人笨拙,承擔很高的違章成本;有的人狡黠,低投入換取高回報;有的人靈巧,防患于未然;有的人慵懶,疏于管理,債務堆積最終難以清還。
罰單的開出者,有時候是別人,有時候是我們自己,但罰單的承受者,一定是彼此。除了那些物質(zhì)罰單之外,還有非物質(zhì)罰單,比如爭吵、冷戰(zhàn)……這些通常是負激勵;當然,也有正激勵——鼓勵、暗示、理解、支持,它們時常巧妙地藏于罰單背后。
當一方已經(jīng)開出罰單,另一方可以保留討價還價的權(quán)利,但一定不能視而不見。否則,像那些違章罰單一樣,你將不得不為此支付滯納金。而當滯納金越攢越多,積怨越藏越深,婚姻的大廈將因承受不起而坍塌。
工具主義者的愛情范式
對于某種生活的膜拜和向往,讓我們遵循一系列的行為范式,而范式又直接了當?shù)乇还ぞ呋?。登山愛好者,癡迷于各種各樣的專業(yè)設(shè)備,他們把對登山的希冀轉(zhuǎn)化為對裝備的熱愛。
作家彌爾頓要躺在床上進行創(chuàng)作;而沒有3英寸寬、5英寸長的卡片,納博科夫就無從下筆;濟慈寫詩時,一定要穿上最好的衣服;只有腐爛蘋果的氣味,能激發(fā)柏蒲的靈感;薩克雷必須在家以外的地方,才寫得出東西……對于他們而言,寫作就是一種儀式,必須有既定的程序或者范式,一旦缺失,寫作便無法進行。寫什么反倒變得不太重要,關(guān)鍵是以某種規(guī)范將寫作這種行為進行下去。
在愛情的最初與最后,都有規(guī)則和范式可言,也很難擺脫工具的影子。而婚姻本身就是表達愛的范式之一。沒有婚姻的承載,愛情就無法歸依。愛情需要借助婚姻來結(jié)幕和升華。當然,完美婚姻也有范式可循。
婚姻為我們列出頗具操作性的攻略。就像你不知道赫塔米勒就不算文學青年,沒有Channel CoCo就不算時尚,不去看小劇場話劇就不小資,沒有200平方米住宅就不中產(chǎn)一樣。
如果你缺少完美婚姻的種種要素,不懂得它的操作守則,缺少一系列規(guī)程的話,你一定不幸福。
現(xiàn)在是嚴冬,按照工具主義者的愛情范式,此時此刻,應該穿Speedo泳衣,涂抹SPF50+以上的防曬霜,躺在夏威夷的迷人海灘上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