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提出新興市場的市場開放和制度轉變、人民幣可自由兌換、本國金融機構和金融資產實力足夠強大三個我國資本市場對外資開放的命題,完善H股和B股市場、進一步優化QFII與QDII制度、實施資本市場“請進來”和“走出去”兩種政策等建議。
中國作為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直面臨著唱多與唱空的交雜。一會兒是唱多中國,列舉出諸如強有力的政府、人口紅利、后發優勢等一系列理由,說中國崛起不可避免,甚至連哪一年GDP超過美國都做了預測;一會兒又是唱空中國,也列舉出了諸如政府投資過大、信貸債務風險、房地產泡沫等一系列理由,危言聳聽中國將要崩潰。最近,更是蹊蹺,國際投行幾乎一致唱多中國,另一方面又幾乎一致在做空中國。
中國的過去是一個謎,中國的未來也是一個謎,你看多中國,中國還是中國,也許并不如你想象得那么美好;你看空中國,中國也還是中國,并沒有如預言得那么糟糕。如果你想從聶慶平、蔡笑合著的新書《看多中國》中找出一些佐證你同樣“看多中國”的證據,估計是要失望的。《看多中國》更多呈現的是一種美好愿望,在以大量第一手資料講述了中國資本市場的歷史之后,從看多的角度,講述了中國金融開放的戰略應該怎么樣,而不是已經怎么樣了。
高效與健全的金融體系促進荷蘭成為17世紀的世界經濟霸權;英國曾利用國際金本位制維系其在世界資本主義的統治地位;金融市場、美聯儲、美元霸權三大重要支柱支撐美國成為并維持了超級大國,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大國崛起戰略要有大國金融戰略的配合與支持。資本市場在整個金融市場中發揮著關鍵作用,要論及金融就必談資本市場。
自下而上的股份制試點,深圳股市的“狂熱”事件,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成立,中國證監會的誕生,股權分置改革的前生今世,B股市場的試點,H股市場產生的前后經過,聶慶平以歷史見證者和重要推手的角色,在《看多中國》一書中,為我們一一梳理資本市場深埋歷史煙塵的節點,生動描繪一個個曲折痛苦的過程,至今讀來仍頗感滄桑。
金融力量的強弱是影響大國崛起進程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金融力量的強大對大國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金融力量已成為大國崛起的基本型戰略力量,金融力量的強大對大國崛起具有十分突出的戰略意義。大國在崛起過程中應建立一個高信譽度的中央銀行、一個繁榮發達的金融市場和一個國際金融中心。確立本國貨幣成為世界貨幣,構建符合本國利益的國際金融貨幣體系是大國金融戰略的核心和終極目標。國際制度已成為大國確立和維持金融霸權強有力的工具。新興市場國家在金融開放中要注重風險的防范,必須從經濟崛起的高度把GDP增長、信貸政策、匯率制度改革、國際資本流動管制和金融業的開放整體聯系起來進行分析。
2008年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機為何是從美國開始?第一聲暴雷為何是從雷曼兄弟的破產倒閉開始?在這場危機中,世界的金融體系發生了哪些變化?全球金融體系該不該“去杠桿化與全球化”?中國又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什么中國的金融業在危機后表現出“風景這邊獨好”的景象?全球金融危機后的中國究竟面臨著怎樣的機遇?美國為什么要將人民幣匯率問題政治化?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的時機是否成熟?引領危機后國際貨幣體系演變的新革命性力量又在哪里?外匯儲備如何成為影響美元及其資產價格的力量?等等,《看多中國》一書對這些問題,也都做了嘗試性的回答。
中國的GDP從1979年的4063億元到2010年底的39.8萬億元人民幣,增長了97倍。廣義貨幣M2從1979年的1363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72.6萬億元,增長了532倍。廣義貨幣M2占GDP的比例從1979年的34%上升到2010年的接近200%。金融資產總額從1979年的2000億元到2010年底突破100萬億元,增長了500多倍。股市市值從1990年占GDP的0.5%上升到2010年的67%。債市總規模從1990年占GDP的1.2%上升到2010年的49%。數字的對比說明,中國正處于一個金融壓抑與高速貨幣化并存的特殊時期。
“金融只是一種手段,關鍵看使用者的目的。”《看多中國》的作者聶慶平、蔡笑認為,“美國金融危機根本原因并不在于股票市場本身,不是因為實體經濟出了大的問題導致上市公司的質量惡化,而是場外信貸衍生品市場泛濫發展”。那么,目前中國的金融戰略,究竟是應該急于國際化,還是應著眼于防范系統性風險、守住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日本資本市場開放,使日本市場更加趨于國際化的同時,也讓外資主導了價值判斷的標準,左右著市場價格的形成。韓國則十分重視開放政策的綜合考慮,與經濟發展水平相匹配,與外匯兌換自由化銜接,與利率改革并行,與銀行、證券、保險業開放同舉,結果增強了市場信心,促進了市場交易的活躍,國內證券市場進一步國際化,但外國資本流動的波動性也對韓國金融穩定帶來巨大影響,1997年的金融危機就是一個鮮活例子。《看多中國》的作者,以此為基礎,提出了新興市場的市場開放和制度轉變、人民幣可自由兌換、本國金融機構和金融資產實力足夠強大三個我國資本市場對外資開放的命題,完善H股和B股市場、進一步優化QFII與QDII制度、實施資本市場“請進來”和“走出去”兩種政策等建議,以實現金融強大與大國崛起。
小時候,父母經常教導我說,靠山山也崩,靠水水也渾;兄弟姐妹,不如手掌手背。現在,我進入股市,奉行的原則,也很簡單,就是看空不做空,看多不做多;憑自己的判斷,保持淡定,跌不怕,不止損,漲不怕,不止盈。《看多中國》,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共同愿望。我想,我們應該保持淡定,中國能不能看多,只取決于中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