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只有買盤、沒有賣盤的漲停板,追不追、怎么追,成了投資者最為糾結的問題之一。
作為普通散戶,首先需明確的是,漲停板股票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漲幅很大,只要持有就意味著收益頗豐。實際上,不同投資者的收益不盡相同:事先潛伏、逢低吸納者收益最大,而對于那些高位追漲、突擊買入的投資者來說,即使股票最終仍封于漲停,收益也不會太大,萬一打開漲停結果更是兇多吉少。
對此,老股民深有體會:漲停板好是好,但須早發現、早買入,如果慢一拍、遲一步,不僅難以賺錢且極有可能不賺反虧。實際操作表明,只有那些漲停前及時介入,漲停后果斷了結的投資者,才有可能成為股票漲停時最大的贏家。那么,作為在操作中往往占據主動的一方——主力在操作漲停板時一般會通過哪些方法來和散戶智斗呢?總體方法是:力求在股票漲停前自己買入、讓散戶賣出,漲停后自己賣出、誘散戶買入。具體來說,應對散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首先是隱蔽術。漲停前,為了不讓散戶發現主力正在大量吃貨,防止散戶跟風,盤口出現的巨大賣單,一般不會一次性吃掉,而是化整為零、分批消化;其次是掃貨術。建倉初期單筆買入的數量大多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或數量相等、分批買入,或極有規律、依次建倉,尤其是當拋盤出現時就會立即出現新的買盤,且需求量大、持續時間長,呈現出來者不拒、照單全收的“掃貨”特征;最后是逼空術。賣盤位置壓著的巨大賣單經常被有規則的撤單所“消化”。與此同時,雖然單位時間內股價漲幅不大,經常是1分、1分地慢漲,但多數時間總是只漲不跌,一旦漲上去就很難跌下來,不給賣出的投資者以正差接回的機會。
盡管主力比較精明,但散戶也完全可應對自如,主要體現在三個時機的把握上:一是漲停之初。發現主力大量吸貨、極有可能漲停的股票后,投資者要及時進行委買。為了保險起見,不要選擇賣一的價位委買,而是要根據上漲趨勢高打幾個價位委買,若以賣三、賣四、賣五的價格委買,成交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二是漲停之后。如果說起漲之初加倉買入是正確的選擇,那么當漲停后再加倉買入風險就會大大增加。此時,不應加倉買入,而應短線高拋;三是賣出之后。一般情況下,短線賣出不是選擇放棄,而是為了再戰。考慮到多數漲停股行情不會一蹴而就,投資者賣出后完全可以在回調中再把高拋的籌碼低吸回來,實現“二次獲利”,但前提是要正差接回,千萬不要弄巧成拙、追漲殺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