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前不久召開的全國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非公有制企業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企業的數量和作用決定了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在整個黨建工作中越來越重要,必須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扎扎實實抓好。近日,省委書記趙樂際到西安市調研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時,來到陜西榮民集團就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以為,非公經濟要做大做強、健康發展,必須通過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加強黨對非公經濟的領導。
近現代中國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從我國的具體國情出發,繼承、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帶領全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確立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造就了經濟發展的“中國模式”,從而創造了世界經濟增長史上的一個又一個奇跡。這其中,非公有制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非公經濟已占GDP總量的50%以上,解決社會就業已占新增就業的80%以上。我們可以自豪地說,非公有制企業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成為擴大就業的主渠道和最大的經濟創新主體。這令世界刮目相看,讓國人無比自豪。
但非公經濟在其發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比如生產假冒偽劣產品,偷漏國家稅金,唯利是圖、過分追求商業利益而損害消費者利益等等。這些問題雖然只是少數企業所為,但卻產生了很壞的影響。而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靠法律規范、政策引導和市場監管,同時還要靠黨的正確領導。只有黨的正確領導,才能使非公經濟沿著正確的方向健康發展。黨對非公經濟的領導,一方面體現在大政方針的領導,一方面是通過在非公有制企業中建立黨組織來引導企業發展。當前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非公企業大都強調以經濟利益為中心,企業的一切組織行為也都要求服從于這一中心,這就從某種程度上削弱了企業黨組織建設和黨的領導作用。目前,在眾多非公企業中就存在著黨員少、黨支部少和黨組織活動少的現象。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切實抓好非公企業黨組織建設,用執政黨的理念塑造非公企業的精魂。
那么,如何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前不久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意見》,我們應該以《意見》為指導,重點抓好“兩個覆蓋”、發揮好“兩個作用”、加強“兩支隊伍”建設。抓好“兩個覆蓋”,就是要抓好黨組織在非公企業的覆蓋面和黨的工作覆蓋面,加大在非公企業發展黨員的力度,做好非公企業流動黨員的管理服務和引進黨員職工的工作,增強黨的影響力。發揮“兩個作用”,就是黨組織要在職工中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在企業發展中發揮政治引領作用,把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維護職工群眾合法權益、引領先進企業文化推動企業發展貫穿企業黨組織活動始終。加強“兩支隊伍”建設,就是加強黨組織書記和黨建指導員隊伍建設,為開展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提供組織保障。為非公企業選派黨建指導員,對于加強非公企業黨組織建設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它可以幫助企業組建黨組織、健全黨組織工作制度、開展經常性黨組織活動。我們應該加大黨建指導員選派工作力度,通過選派黨建指導員引導企業主要出資人認識黨建工作目的與企業發展目標的一致性,主動支持所在企業建立黨組織并為黨組織開展活動、發揮作用提供必要條件。陜西榮民集團作為非公企業,我們一定會深刻理解“黨的領導是民營經濟發展的根本保證”,始終不渝地按照新時期執政黨先進性建設的經驗來加強企業黨建和自身建設,以企業發展的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和省十二次黨代會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