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正是荷花盛開的季節,那一片片搖曳著綠色衣衫的荷葉,一枝枝亭亭玉立于碧波之上的荷花,還有那隨風四溢、沁人心脾的清香,總給人們一種清涼的感覺。
宋代詩人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詩,寫的是夏日荷花,膾炙人口:“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荷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我愛荷花,愛她那樸實無華的風姿,愛她那不染污泥的風骨,也愛她那獨特自然的風韻。在烈日當空的時候,她嫵媚燦爛,“翠蓋紅幢耀日輝”;在皎潔的月光下,她清影嬌倚;風吹,她綠波翻騰,紅裳飛衣;雨打,她綠葉輕搖,銀珠戲跳……無論是什么時候,也不管大自然如何變幻,她總能展示出一幅優美的圖畫,使人心曠神怡。
荷花,其名稱頗多,在《詩經》中叫做荷花,在《說文》中叫做芙蕖,在《楚辭》中叫做芙蓉,在《群芳譜》中叫做水芙蓉,在《本草經》中叫做水芝,在《古今注》中叫做澤芝,在《三余帖》中叫做玉環,在《三余贅筆》中叫做凈友,在《三柳軒雜識》中叫做凈客,在《西溪叢語》中叫做溪客……其最傳神的名稱當數《類腋輯覽》所稱—六月春。六月春,多么美好的名字!你瞧,那六月的荷花,花嬌映紅玉,艷影照清漪,不是春花,勝似春花!
荷花品種繁多。據《花鏡》和《群芳譜》記載,有千葉蓮、并頭蓮、灑金蓮、重臺蓮等二十幾種。千葉蓮花型碩大,花瓣層次多,尤為艷麗。在蘇州有一個荷塘,里面長著元代顧阿英栽下的千葉蓮,栽種時用石板壓根,荷葉和荷花只能從石縫里生長出來,這樣,藕就不會被挖走。因此,幾百年來一直是花繁葉茂。在海南,有一種四季蓮,四季開花不絕,冬天反而更加妖艷,成為奇觀。杭州有一種夜舒蓮,一徑四花,葉子入夜舒開,白天卷合起來,不同于一般。近年來,在蘇杭一帶,盛產一種碗蓮,在一只小小的碗里,培育出一朵朵鮮艷可愛的荷花,成為人們窗臺、茶幾上的嬌物。
荷的用途可以分為三類:以食藕為主的叫藕蓮,如美人紅、大烏刺等;以食子為主的叫子蓮,如大白蓮、九眼蓮等;以賞花為主的叫花蓮,如并蹄蓮、重臺蓮等。通常見到的蓮花只有開紅花和白花的兩種。據記載,宋代紹興還有金色的蓮花,可惜已經失傳了。
荷花固然值得欣賞,采荷則更有情趣。“菱葉縈波荷弄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這是白居易的《采蓮曲》。采蓮向來被認為是一種優美輕快地勞動。正如王昌齡在《采蓮曲二首》詩中描寫的那樣:“荷花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面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多么美妙、和諧、動人的采蓮情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