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炭面是近年流行起來的一種集保健、養生于一體的新興美食,在全國很多地方都能品嘗到。初次聽說這道美食,我著實被嚇了一跳,心想,黑不溜秋的竹炭也能吃嗎?之前,我只知道竹筍很好吃,認為竹筍長成竹子后,除了用于制作竹器外,基本沒有其他用途,而竹炭也只能用于取暖、燒烤等。用它制作美食,簡直聞所未聞。事實上,竹炭的確能做成美味的佳肴,竹炭面就是其中之一。
竹子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我國堪稱“竹子文明的國度”。唐朝詩人王維在《竹里館》中說:“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北彼挝膶W家蘇東坡更是對竹情有獨鐘,幾乎到了癡迷的地步,他在《於潛僧·綠筠軒》中寫道:“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竹既是“歲寒三友”之一,也是“四君子”之一,古往今來,深受人們的歡迎和喜愛。
竹子不僅外形美觀,而且還具有許多神奇的功效。早在遠古時期,就有隱居深山的道人與竹子結下不解之緣。他們飲竹林下流出的山泉,食竹縫中生長出來的谷物和野菜,在修煉的巖洞中鋪上竹子隔潮,就連睡覺用的枕頭也是用竹子做成的。長此以往,他們鶴發童顏,聲如洪鐘,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大多都能活到百歲以上。
竹子經過加工成竹炭后,到底有什么奇特的功能呢?原來,竹炭的結構細密、比重大、孔隙多、礦物質含量豐富,享有“黑鉆石”的美稱,具有很強的吸附分解能力,可以抗菌、調節濕度、消除臭味等。另外,竹炭還能產生適合人體吸收的遠紅外線,能加快血液循環。水經過炭的過濾后,能起到殺菌、凈化的作用。長期使用竹炭香皂、洗面奶和進行竹炭浴,能促進皮膚角質軟化,使皮膚白皙清爽、光滑柔潤,起到護理皮膚的作用,并且對皮膚病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竹炭不但具有出色的實用功能,而且很環保,使用完畢,可以把它弄碎后使之回歸自然。在農田里,竹炭也能大顯身手,除了驅除害蟲、增加土壤的營養成分、提高農作物產量外,還可以減輕每年種同一種作物給土壤造成的危害。
在食品方面,竹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人們根據竹炭的特性,按照一定的比例,將之添加到食物中,制作成養生美食。竹炭面就是目前最熱門的養生食品之一,在日本、韓國和我國臺灣非常流行,其價格也比普通面高出一些。
前些日子,我去外地出差,在朋友的引薦下,親自見證和品嘗了傳說中的竹炭面,真是令人大開眼界。
制作竹炭面的竹炭,一般以5年生以上的高山老竹為原料,要經過30余天近千攝氏度的高溫煅燒。燒好后的竹炭不能直接食用,還要經過一系列特殊的處理。
制作竹炭面的過程與制作普通面的過程無異。首先,將適量經過特殊處理后的竹炭放入面粉中,加入清水攪拌均勻。一會兒工夫,面團全變成了黑色。經過反復揉捏,再將面團搟成皮,做成面條,在水中煮熟,最后佐以調料和配菜,一碗美味的竹炭面就這樣做成了。
端上桌來,只見面條顏色黝黑發亮。剛開始,我有些猶豫,不敢動筷。后來,在朋友的鼓勵下,我才夾了幾根黑色的面條放進嘴里。細細咀嚼,發現竹炭面并無異味,口感還相當不錯,并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令人神清氣爽、心情愉悅。食用竹炭面,能幫助消化、吸附異味,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出體內毒素。
吃竹炭面,真是既美味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