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論語 》中的許多言論對于我們今天的職場也具有很高的指導價值。
誠信是人際交往之本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意思是,我每天都要反省很多次: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竭盡全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信守承諾了呢?對于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是否認真復習了呢?
人生活在群體中,與人相處,得到別人的信任十分重要。別人的信任可以給你帶來更多的機會,是一筆無形的財富。同時,在一個團隊里,誠信帶來的彼此信任可以形成一種安全感,從而使大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中。而信任不是“空降兵”,不是憑空出現的,是人們察其言、觀其行而產生的一種情感。正如俗話所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只有自己誠信,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
孔子是十分看重“信”的,所以他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車兒 ,小車無車兀 ,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人沒有誠信怎么可以呢?就像車沒有安裝車軸怎么能夠行走呢?
職場中要擇人善交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意思是,有些話可以直說但沒有對其說,就會失去朋友。有些話不能跟其說而說了,就會得罪人。一個智慧的人,既不失人,也不失言。
人的性格千差萬別。性格色彩學把人的不同性格按色彩分成了幾類:紅色性格的優勢是積極樂觀、好奇心強,過當是缺乏理性、目標多變;藍色性格的優勢是善于分析、原則性強,過當是行動緩慢、敏感抑郁;黃色性格的優勢是自信堅強、坦率直接、好勝心強,過當是自負驕傲、獨斷專行;綠色性格的優勢是寬容平和、順其自然,過當是沒有主見、害怕拒絕。
性格有區別,無優劣。對待“紅人”,最有效的方法是贊美;對待“藍人”,一些表示認可和信任的小動作會讓他們激動無比;“黃人”需要更大的工作任務才能如意;“綠人”不求快,但求穩,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寬容。
在職場上,按孔子說的,對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在人際關系中如魚得水,既不失人,也不失言。
好同事也不該親密無間
孔子的學生子游說:“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數”是“屢次”的意思。意思是如果你有事沒事總跟在國君(領導)旁邊,雖然表示親近,但離自己招致羞辱就不遠了;你有事沒事總是跟在朋友旁邊,雖然看起來親密,但離你們倆疏遠也就不遠了。
在現實職場中,一家知名網站就同事關系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38%的受訪者認為與同事“亦敵亦友”;8%的受訪者表示“同事即戰友”,希望與同事共同奮斗。但54%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在職場中沒有真正的朋友,也不想與同事成為朋友。這些人認為,職場如戰場,同事就是競爭對手。跟同事做朋友,只能給自己埋下定時炸彈,因為他了解你的缺點,甚至握有你的把柄。
同事關系確實不同于私人朋友。同事在一起工作,有合作也有競爭,甚至還會出現利益沖突。但是,同事又是自己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種關系。同事之間的和諧相處可以讓你在工作中保持愉快的心情,同事之間的公平競爭可以促進你不斷學習和成長,同事之間的精誠合作可以讓你的事業取得成功。但是,同事之間的交往,要掌握好原則,要講究度。 《論語》告誡我們,無論對朋友還是對領導,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掌握好親疏的分寸,彼此之間留一點兒空隙、留一點兒余地。這非常像禪宗所推崇的一種境界,“花未全開,月未圓”。這是人間最好的境界。花一旦全開,馬上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馬上就要缺損了。保持一點兒距離,尊重別人的私人空間,得到的往往是更深厚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