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氣溫高,人體散熱主要通過皮膚水分蒸發。大汗淋漓易使皮膚缺水,皮膚排出的大量汗液和其他廢物也容易造成細菌侵入,堵塞毛孔。夏季紫外線也比其他季節強,會誘發或加重某些皮膚病。因此,夏季加強皮膚的護理保養非常重要。
保持皮膚清潔能夠減少皮膚發病機會
由于夏季汗液、皮脂的分泌和皮膚代謝產物增多,塵埃附著在皮膚上的概率較高,很容易導致各種皮膚表面的感染,引起毛囊炎、癤腫等。因此,夏季皮膚保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保持皮膚的清潔。有人在洗浴時喜歡將香皂或洗面奶打在毛巾上,然后用毛巾搓擦面部或皮膚,這樣很容易損傷皮膚。正確的方法是:洗浴時選用溫和、適合自己膚質的香皂或洗面奶,涂在手上,摩擦起泡,按摩洗臉,最后用清水洗去。洗浴的次數也并不是越多越好,過度洗浴會造成皮脂膜的破壞,使肌膚變得敏感而脆弱,更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傷害。另外,用涼水洗臉,更能有效增強肌膚活力。
上午11點至下午3點應防紫外線
夏季陽光中的紫外線充足,應盡量避免在烈日下進行長時間的活動,尤其是上午11點至下午3點這段紫外線最為強烈的時間段。外出時可戴上遮陽帽或打遮陽傘,涂上適合自己膚質的防曬霜。有人認為每天涂抹一次防曬霜就可以防曬。其實不然,在戶外活動時,每隔1~3個小時就要涂抹一次。如果到海濱游泳或出汗多時,應選用具有防汗防水功能的防曬品。如果皮膚已被曬傷,用涼水沖浴或敷濕之后,選擇一些具有清涼、止癢作用的護膚品或外用藥物涂抹患處,要避免用熱水清洗和再次暴曬。
防曬服裝淺色不如深色
很多人夏天喜歡穿淺色服裝,感覺更加清爽、涼快。而科學試驗顯示,淺色服裝在隔絕紫外線的作用上不如深色服裝。特別是那些白得耀眼的棉質服裝,往往還含有熒光增白劑,它會將紫外線等反射到人們保護不到的臉部,加速黑色素沉淀。而深顏色的服裝,如紅色、藏青色、黑色等,是最理想的防曬服裝。
別讓皮膚處于饑渴狀態
人體之所以能夠維持37℃左右的恒溫,主要靠皮膚的體溫調節功能。當環境溫度高于皮膚溫度時,蒸發體內水分散熱就成了皮膚唯一的散熱方式。
為了保持皮膚的彈性和濕潤,就需要及時地多途徑補充足夠的水分。首先是通過飲水或多吃含水量豐富的水果,其次是使用保濕護膚品。如果有時間,不妨自己動手做一些蔬菜水果面膜。此外,還可以用涼水洗臉以冷卻皮膚,減少皮膚水分的蒸發。夏天出汗時,也不要馬上擦掉汗水,因為當皮膚形成汗珠時,散熱量是最大的。如果很快擦掉汗水,會迫使皮膚消耗更多的水分來散熱。
避免蚊蟲叮咬皮膚
夏季夜間,最好不要到戶外雜草叢生的地方乘涼,那里是蚊蟲繁殖生長和棲息的主要地方。室內要保持清潔,必要時可噴灑殺蟲劑。但要注意房間噴藥后人要立即離開,一個半小時后打開門窗,充分通風后再進入房間,要盡量減少同殺蟲劑的接觸。孩子住的房間不要使用殺蟲劑,尤其是大腦發育還未完善的嬰幼兒,不要接觸任何殺蟲劑,包括蚊香。不少蚊香,特別是劣質蚊香中摻有敵敵畏等有機磷農藥,燃燒時農藥散布在煙霧中,被嬰兒吸入易致中毒,或對嬰兒大腦發育造成不良影響。可以在孩子的皮膚上涂搽一些爽身粉或花露水,既有防蚊蟲叮咬的作用,又有滅菌的作用。一旦被蚊蟲叮咬后,不要過度抓撓,可適當抹些外用藥消毒止癢,以避免皮膚感染。
化妝宜淡不宜濃
由于夏季炎熱易出汗,因此,化妝宜淡不宜濃。所用化妝品的質地,宜稀不宜稠,宜多水不宜脂。淡妝能給人清爽、嫻雅、恬靜之感,而且易于清潔,不易堵塞毛孔。在外出歸家之后,要及時卸妝,避免化妝品上附著的灰塵堵塞毛孔。有的女性在早晨化妝后保持一天,甚至在此基礎上再補妝,這樣的做法是不科學而且有害的。
飲食要清淡
對于那些皮脂分泌較旺盛的人,應少食或不食油膩性食物、甜食和辛辣刺激性食物,要多吃些清淡的食物或富含維生素的水果蔬菜。尤其是在外出旅游或運動量較大時,更應注意飲食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