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國電影在世界范圍占據著主導地位,本文通過2011年暑期熱映的影片分析了美國電影的流行趨勢——續集片、3D影片、動漫改編的影片占主流;其次,從穩定的受眾群體和良好的電影品牌兩方面探討了續集片和動漫改編片流行的原因,最后對我國續集拍攝進行反思。
關鍵詞:美國電影;續集片;動漫改編;華語電影
中圖分類號:G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2)01-0083-02
一、2011年美國電影在中國
美國電影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不可小覷。雖然美國電影在“金融危機”時期本土票房慘淡,但在美國以外地區仍然賣座。2011年中國各大檔期的美國電影繼續一路高歌,電影人賺的盆滿缽滿。縱觀2011年在中國上映的美國電影,《加勒比海盜4》、《速度與激情5》、《死神來了5》、《變形金剛3》、《功夫熊貓2》以及熱播風頭未過的《藍精靈》,續集片、3D影片、根據動漫改編的影片這三類占主流。
1.續集片。2011年的續集片達到歷史新高共計27部,去年僅為19部,2003年較多為24部,2004年和2007年各有21部。“片方投入大量金錢敘述這些故事并引入這些人物,而觀眾也想再看更多的有關內容。”派拉蒙公司發行經理唐哈里斯的話解釋了拍續集片的雙重原因。具有代表性的續集片:《加勒比海盜4》,是《加勒比海盜》第四部,影片延續了前三部冒險、奇幻的風格,講述船長杰克尋找不老泉的離奇經歷。影片為了承襲觀眾一如既往的濃厚興趣和熱切關注,在原有的人物和場景的基礎上,加入了許多新鮮的元素。新場景的改變,由海洋轉戰熱帶叢林,給觀眾帶來視覺的新鮮感;新角色的增加,新增加的杰克的老情人和美人魚賺足了觀眾的眼球;3D的噱頭更是引來無數人的追捧。
2.3D影片。自從《阿凡達》上映并獲得成功以來,電影界掀起了一股3D大潮。電影制作人競相打3D牌,希望在這一領域贏得一席之位。歷數今年的電影,《加勒比海盜4》、《變形金剛3》、《藍精靈》等大片紛紛加入到3D電影的洪流中。由于盲目的跟風以及技術水平的限制,3D效果的水平也是參差不齊。《加勒比海盜4》雖打著3D的大旗,但是播出后的反響并不好,大多數觀眾在看完影片的第一感覺是中規中矩,沒有大場面讓觀眾失望。
3.動漫改編的電影。每年的寒暑假都是電影上映的黃金檔期,學生們放假閑置在家,電影人抓住這一龐大的受眾群體,競相上映一些根據動漫改編的影片。細數今年的美國電影,根據動漫改編的卡通片獨占鰲頭。《里約大冒險》、《變形金剛3》、《藍精靈》都是票房、口碑雙豐收的影片。具有代表性的卡通片:《藍精靈》1958年比利時漫畫家沛優及其夫人創作了漫畫藍精靈,1981年美國廣播公司購買版權,制作并播放美國版的《藍精靈》動畫片,2011年索尼動畫出品了這部漫畫的電影版,并賦予了它新的生命力。在這部電影中,這群活潑可愛的藍精靈從蘑菇村莊來到現代化的大都市——紐約,在這里為了躲避格格巫的追捕,不得不寄居在一對年輕夫婦家中,由此展開了一系列滑稽幽默的故事。
二、續集片和動漫改編片流行的原因
(一)穩定的受眾群體
電影是一種商業化的文化產業,能否吸引觀眾買票觀看影片直接影響到票房的高低。續集片、卡通片這兩類影片解決了電影最頭疼的事情。續集片和卡通片有著相對穩定龐大的受眾群體。
1.續集片是情節發展延續前一部影片故事的電影。續集通常因為前一部影片的票房好,想將它所造成的魅力再加利用而拍攝的。美國電影在拍攝續集方面已經非常成熟,導演懂得給電影的未來“留白”,懂得利用電影的技巧和元素來培養觀眾。導演利用明星大腕和影片本身培養起來的數量龐大的影迷對影片深深的情愫,拍攝續集,常常是未拍先熱,一旦上映,先前培養的影迷就是忠實的觀眾;再加上影片的大肆宣傳以及這些忠實影迷的口口相傳,一些潛在的受眾也被挖掘出來。因此,拍攝續集片成為美國電影的一大傳統,也是美國電影賺取票房的重要法寶。票房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2009年北美票房前十中,有五部是續集電影,包括票房第二的《變形金剛2》、票房第三的《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票房第五的《暮光之城#8226;新月》和第七的《星際迷航》以及第十的《冰河世紀3》。北美電影史上前十的影片中,第三名《蝙蝠俠前傳:黑暗騎士》是續集,第五名《怪物史萊克2》是續集,第七名《星戰前傳》是續集,第八名《加勒比海盜2》是續集,第十名《星戰前傳2》還是續集[1]。由此可見,續集片是票房的一大保障。2011年闊別銀幕4年的《加勒比海盜4》回歸,自5月20日上映以來,引發了全球影迷的觀影狂潮,票房一路飆升,截止7月4日,全球票房正式超過10億美元,《加》能創下如此佳績,與蓬勃的國際市場密不可分,國際票房高達7.74億,其中日本、俄羅斯和中國功不可沒。《加》在中國上映三天票房就達2000萬美元,最后以6400萬美元位居國際市場第三位。狂熱的票房不僅證明了海盜系列的磅礴生命力,也展示了約翰尼德普的受歡迎程度。2.漫畫和電影,兩個制造神奇和幻境的夢幻加工廠,在各自的領域里,點燃著夢想和欲望的火種。兩者碰撞在一起后,迸發了絢爛的光芒——漫畫電影。漫畫電影是漫畫藝術與電影藝術長期磨合、碰撞的產物,它結合了父母的優良基因,取二者之長為自己所用,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與續集片類似,漫畫電影也有著廣大的受眾,甚至強于續集片。漫畫改編的電影在原來漫畫的基礎上有著先天的優勢,那些漫畫迷就是潛在的受眾。再者,漫畫電影也是為數不多的一家人能共同觀看的影片,孩子、成人一網打盡。縱觀美國電影史,根據漫畫改變的電影不勝枚舉。《超人》、《蜘蛛俠》、《變形金剛》、《雷神》、《怪物史萊克》、《忍者神龜》、《里約大冒險》、《藍精靈》每一部都是耳熟能詳。“童話是由成人制造的,說給孩子聽的。”很多事情,小時候弄不明白,迫切希望長大,長大后明白了卻又開始懷念兒時的單純快樂,這種矛盾的心理喚起成人們一次次的集體懷舊。無論是去年春晚小虎隊的重逢、還是各種漫畫電影的拍攝,都是成人以不同方式緬懷自己兒時記憶的方式。這些伴隨著70、80一代人成長的漫畫,承載了多少兒時美好的回憶,這個暑期,是成人們喚醒童年記憶的季節。
變形金剛是出生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國城市孩子的童年記憶。尤其是男孩子,變形金剛的模型應該人人都有收藏過。他們一邊把玩著變形金剛玩具,一面在電視機前熟悉擎天柱、大黃蜂這些汽車人。如今這些70、80后,已經成長為大學生或都市白領,他們走進電影院,和全世界的變形金剛迷一起完成了對20世紀80年代的緬懷。他們是變形金剛票房的有力支撐者。每個男孩子在童年都有過英雄夢。變形金剛、英雄、拯救地球,這些字眼一直與男孩子聯系在一起。他們當然也不會放過任何有關英雄的事物。因此變形金剛不僅博得了成人的眼球,也深深贏得了男孩子的喜愛。寒暑期,正是孩子放假的時候,片方選擇這一時期上映,正是出于這一目的。孩子們和小伙伴結伴觀看,或是和父母一起收看,盡情釋放自己的英雄情結。這部分受眾也是相對穩定的。2011年暑期熱映的《藍精靈》再一次利用觀眾的情愫賺足了腰包。那幾只可愛的藍精靈、面目可憎的格格巫、耳熟能詳的啦啦歌和主題曲同樣在成年人的心目中作祟,一次次引發成年人對童年的美好回憶。電影版的《藍精靈》最大限度的忠實還原了原版的形象,新藍精靈們在新技術的設計下愈發可愛,一舉一動都不忘“賣萌”。暑期懷著對兒時的緬懷,與朋友一起進影院結伴觀看,回到家,媽媽問看的什么,答《藍精靈》,媽媽說,這不是小孩看的,都多大的人了,還看這個。是的,這是專屬于70、80后的記憶,與情節無關,與情愫有關。與真人版《變形金剛》不同,《藍精靈》是充滿溫馨、滑稽的卡通片,卡通片向來都是孩子們的最愛。可愛的卡通人物、3D的特效、故事情節的滑稽幽默非常適合全家人觀看。暑期在影院觀看,放眼望去,幾乎成了孩子的專場,而且大部分都是在家長的陪同下,每每看到格格巫慘敗、或是出丑,孩子們都會發出夸張、天真的笑聲,這應該是我看電影以來最熱鬧的一次。
(二)良好的電影品牌
續集片和動漫改編的卡通片更容易打造電影品牌。對于電影產業而言,這兩類影片比重新制作更安全、利潤也更加豐厚。“在劇種、預算、廣告開支、上映率等特征相同的情況下,續集影片通常能取得良好的市場表現,而且經常能夠超過原作,因為出品公司制造的已經不是續集,而是一部長期、分階段上映的電影,而這對加強觀眾的忠誠度大有幫助”[2]。一般來講,一部口碑好的影片有很大的品牌剩余價值,續集或者改編片時可以利用前幾部積累的品牌效應,節省宣傳成本。同時,除了拍攝續集片和改編片外,也意味著它在制作玩具、圖書、光碟、品牌服飾等周邊相關產品時,有獲得觀眾認可的空間。《加勒比海盜4》憑借前三部積攢的良好口碑,借助品牌效應,順勢而上,不僅獲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也帶動了與海盜相關的一系列產業的蓬勃發展。《加勒比海盜》是由迪斯尼樂園中的游樂設施“加勒比海盜”衍生而來,影片的流行,必將推動迪斯尼樂園的再次火爆。早在《加勒比海盜3》上映時,同名游戲就與之同步上映。其次,眾多的衍生品海盜全集、海盜掛鏈、海盜速寫、杰克頭飾等都呈現流行的勢頭。《藍精靈》的熱映同樣使得各種衍生品吸金能力非凡。自去年以來,比利時藍精靈商業推廣公司同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幾百個專利使用許可證合作:麥當勞開心樂園套餐玩具、蘋果手機應用軟件、電子產品、服裝、文具、糖果等,而電影《藍精靈》的周邊產品品種也十分豐富,涉及多個領域,面向各個年齡段,前景廣闊。藍精靈商業推廣公司統計,15年來,《藍精靈》各種周邊產品銷售額高達80億美元,其中德國哈瑞寶果汁軟糖銷售額達60億美元,其他與此有關的CD銷售額4000萬美元,“藍精靈”玩偶銷售額5億美元。目前,隨著電影《藍精靈》熱映,預計今后每年專利使用許可費收入將增長15%到20%[3]。藍精靈已經打造了強大的電影品牌。
三、反思華語電影的續集時代
面對美國電影來勢洶洶的續集電影,中國導演開始了反思和模仿,中國導演已經認識到了電影的品牌效應,對電影的市場化已經形成共識,這表明中國市場開始與國際市場接軌。但是細數中國的續集電影,遠遠沒有美國電影那么搶手,反而是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唐伯虎點秋香2》、《非誠勿擾2》雖說票房還不錯,但口碑卻欠佳。中國續集的問題出在盲目跟風、狗尾續貂、毫無創意,到現在還沒出現長久持續的盈利模式。因此,拍攝續集片關鍵在于創意和新鮮感,單是簡單的復制和機械的發展,憑借前一部積累的人氣和觀眾的忠實度,也許在短期內能獲得不錯的票房。但是從長遠來看,這透支了原來影片的信用度,只能使觀眾出現審美疲勞和厭惡感,長此以往,中國電影很難呈現美國電影的長久持續模式。因此,拍攝續集電影宜精不宜糙,宜少不宜多。
參考文獻:
[1]嚴敏.“創意化”:美國電影的新趨向[J].電影新作,2010(2).
[2]李一杰,李海鋒,黃俞寒.“2”已不再是個傳奇—2010年續集當道現象[J].MOVIE,2010(1).
[3]http://news.163.com/11/0806/11/7AP4VJEC00014A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