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眼球經濟時代,新聞畫面的好壞對于新聞欄目的競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畫面的制作者,攝像記者的拍攝水平直接關系到新聞報道的質量高低。文章對攝像記者如何拍好電視新聞畫面提出了幾點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攝影;電視新聞;畫面;技巧
中圖分類號:G2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2)01-0127-02
一、引 言
新聞具有其他新聞不能比擬的優勢,它通過許多圖像的連續銜接,并配上聲音來展現新聞內容。電視新聞攝像記者需要以自己的判斷力以及較為出色的攝像技術捕捉到被攝對象的動作、體積、形態、質感、情緒、神韻及空間、時間上的各種變化,各種最有特點的情節和細節,在人們常見的事件中挖掘出可看之處,用電視技術手段創造出聲畫并茂的新聞畫面。新聞畫面通過對新聞現場和人物外部特征的表現,將觀眾帶入到新聞現場,并使觀眾體會到新聞的內在含蘊。因此,攝像在電視新聞的制作與傳播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
然而,一直以來,無論是新聞業界或理論界對電視新聞攝影都沒有足夠的重視,這就對我國電視新聞的攝影水平以及電視新聞畫面質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影響。所以,攝影記者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攝影水平,拍出高質量的新聞畫面。筆者認為,要拍出好的電視新聞畫面,電視攝影記者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二、掌握運機“穩、準、勻”三原則
穩、準、勻三原則是電視新聞攝影記者必須掌握的拍攝要領。穩就是指保持畫面的平穩。無論采用三腳架支撐拍攝還是手托或者肩扛方式拍攝,攝影記者必須保持攝影機的穩定,不能讓畫面上下左右晃動,這是電視攝影的基本要求之一。準就是畫面構圖完美、拍攝的意圖明確、曝光控制準確、圖像保持清晰、鏡頭的起落到位以及色彩還原的真實度高等。勻就是指運機要保持均勻的速度,畫面節奏平緩統一,推拉鏡頭加速減速要均勻,鏡頭的起落速度要緩慢勻速等,這樣才能拍出穩定清晰的新聞畫面來。特別要注意避免運機時大起大落、忽快忽慢、猶豫不決,更不能有刷墻式、痙攣式、拉風箱式的拍攝,這是新聞畫面拍攝的大忌。
三、掌握現場應變的“等、挑、搶”三原則
等、挑、搶是眾多新聞記者經歷了多次拍攝實踐之后總結出來的現場應變經驗。
“等”就是在可以預見或不可預測的事件發展的前提下,攝影記者隨時處于準備拍攝的狀態,等待重要的新聞人物出現,等待重要的新聞活動開場,等待最佳的能夠表現事件的新聞價值的時機。只有耐心等待,攝影記者才能夠拍到最佳的新聞瞬間。“挑”就是攝影記者要深入生活進行觀察和調查,在對一個新聞事件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挑選出最具有代表性的能夠反映新聞事件本質的片段,選擇最佳的拍攝角度和拍攝方向,同時還要挑選新聞人物最有個性的表情和動作。經過了精心挑選,攝影記者才能拍出最打動人的新聞畫面。“搶”就是在事件發生發展過程中,攝影記者善于捕捉精彩瞬間,將新聞事件中最感人最具有新聞價值的那一刻拍下來,在突發新聞事件中,攝影記者尤其要具備這種意識。“寧搶三分,不讓一秒”是每個新聞攝影記者都應該有的一種拍攝意識。
四、掌握一定的拍攝技巧
由于新聞市場競爭的激烈性,為了使新聞更具有可看性、吸引更多的受眾,記者要掌握更多的拍攝技巧,拍出更豐富的新聞畫面。目前,除了常規拍攝手法,我國電視新聞拍攝過程中采用得比較多的拍攝技巧有抓拍、偷拍和擺拍三種形式。
抓拍是指攝影記者對正在發生的新聞事實進行自然的記錄,而不對事件的發展做出任何干預行為。抓拍能夠展示新聞事件最原始最自然的瞬間。這對攝影記者的判斷力和攝影技巧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同時還需要攝影記者具有一定的臨場隨機反應能力。偷拍就是在新聞當事人不知情的情況進行的拍攝活動。為了能夠拍攝到正常拍攝難以獲得的新聞素材,或者盡量記錄最真實的新聞事件,很多攝影記者會采取偷拍的方式采寫新聞。
例如隱性采訪就是運用隱藏的攝像機進行偷拍,對一些當事人不愿意曝光的可能是不良或不法行為給予記錄,并呈現給觀眾。擺拍是為了對一些已經發生的新聞事件進行補充拍攝,目的是為了能夠更加突出新聞主題,使新聞事件更充分地傳達思想和意義。
攝影記者會采用調整、設計、改變等手法對被拍攝對象進行部分甚至全部的干預,使新聞事件或者新聞人物按照計劃發展變化。
雖然擺拍的原則是不能制造新聞事實,不能弄虛作假,但是在實踐中,不少記者不能很好地把握好擺拍的度,從而使一些虛假新聞產生,這是攝影記者在擺拍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和避免的。
五、充分運用攝影記者的想象力和個性化行為
電視新聞攝影是一種紀實的拍攝行為,需要攝影記者遵循新聞傳播的普遍規律,同時照相機攝影也是一門藝術,應該讓呈現在觀眾眼前的畫面更具有觀賞性。因此,電視攝影記者也應該有自己的想象力,在拍攝過程中展現自己的個性化行為。攝影記者的個性化行為主要通過記者對畫面構圖的處理、畫面內容的選擇等方面體現出來。
面對同一個新聞事件,不同的攝影記者有不同的理解,會拍出不同的畫面,最吸引觀眾的畫面一定是最具有想象力和個性的。尤其對于電視新聞記錄片等長篇的電視新聞,攝影記者的想象力與個性化行為在電視新聞的制作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更是十分重要。否則,平鋪直敘、平淡無奇的畫面無法讓觀眾長時間觀看下去。
總之,要拍好電視新聞畫面,攝影記者必須具備豐富的攝影知識,掌握多方面的拍攝技巧,同時對電視新聞有自己的理解,具有自己的拍攝風格。
參考文獻:
[1]周家群.論攝影記者的“新聞眼”[J].新聞周刊,2009(7).
[2]李麗.新聞拍攝的“三位一體”原則[J].新聞窗,2005(8).
[3]王占禹.扎深太行的根:新聞攝影論文集[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