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習慣,無論其大小,帶來的影響將是巨大的,有益于人的一生。
如果你養成了好習慣,你會一輩子享受不盡它的利息。
多一個好習慣,就多一份自信;多一個好習慣,就多一份成功的機會;多一個好習慣,就多一份享受生活的能力。
良好的習慣對于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是一份享用不完的財富。
請以“________好習慣”或“好習慣________”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選擇題目并補充完整;②文體自選;③避開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少于600字;⑤書寫規范、標點正確、卷面整潔。
好習慣是成功的基石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好習慣是成功的基石》,和大家一起分享好習慣的故事。讓我們感受到好習慣的無窮力量。
一位圣哲說過: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擁有五彩斑斕的人生,渴望命運可以創造出奇跡,而好習慣的力量就不可小覷。(①好的習慣或許并不是一個巨大的概念,它就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張廢紙被拾起的瞬間,一張試卷被認真完成的過程,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小事卻足以改變我們的命運。)
在一家知名公司的招聘會上,門外等待著數以千計的人,他們中不乏博士、專家及各方面的成功人士,招聘方試了一個又一個意氣風發的人,卻始終沒有對任何人感到滿意,而就在這時,一位面帶微笑而又謙遜的年輕人來到了考場,招聘方像往常一樣詢問了他的學歷、經驗、年齡,他如實回答,主考官顯然對這個年輕人并不在意。
正當這個年輕人滿懷失望準備離開時,他看到地上有一張廢紙,就習慣地把它撿起來,放到垃圾桶里,這時,主考官笑著告訴這個年輕人:“你被錄用了。”
這個年輕人就是后來著名的汽車大亨福特。
(②好習慣就是這樣,它是你邁向成功之路的助推器,是你腦海中的一股潛在的巨大力量。)
劉備在臨終前告誡后主劉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人們常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所包涵的就是這個道理。
(③如果說命運是那一幅幅壯美絕倫的山水畫,那好習慣就是一筆筆爐火純青的勾描。
如果說命運是那一幢幢高聳入云的樓宇,那好習慣就是一塊塊不起眼的青磚。
如果說命運是那一棵棵盤根錯節的大樹,那好習慣就是那一條條深扎于地下的根。)
同學們,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或許你還在為一次考試粗心而懊悔不已,或許你還在為他人的成功而唏噓贊嘆,成功并不是偶然,而是機遇碰到了你的努力和好習慣,細節往往決定成敗,而好習慣就是你把握細節的關鍵。
十五歲,我們走出青春的沼澤地,以未來的名義宣告,養成好習慣,我們在努力,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每件小事做起,讓好習慣的果實為自己的明天帶來芳香,帶來甘甜!讓好習慣幫我們快樂成長!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本文摘自網絡)
這是一道半命題作文。命題者設計這樣一道題目,意在引領考生回歸寫作的本質:關注日常生活中行為習慣的養成,從良好的行為習慣中體會情感的變化,感悟自己的成長,在寫作中完成對自我行為的觀察與體悟。
好習慣在生活中的表現有很多:每天早起鍛煉,上課前準備好課本,每天堅持寫日記,進入老師的辦公室先敲門,放學回家幫家長做家務……而這些良好的習慣要靠自己努力來養成。這道作文題來源于生活,引導學生感悟生活。寫作時可以寫自己某個良好習慣是怎樣養成的,有什么益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本題寫作的重點,應該有意識地放在如何養成某一個好習慣這一過程中,尤其要注意寫出在養成這個好習慣的過程中,自己遇到了哪些困難、阻礙,“我”又是如何克服困難、排除阻礙的。
寫作之前,要先補充好文題。要緊扣“好習慣”的內涵做文章。可以結合自身經歷,講述自己的好習慣。在構思時,可以采用議論的筆法,深刻闡釋好習慣的重要作用以及對我們每個人的意義。也可以寫成小說,通過人物命運的變化,揭示“好習慣”的重要價值。但無論采用什么形式,在立意上都要緊扣“好習慣”對于我們學習、工作等的影響,也可立足于當前世界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如環境、人口問題等,以此說明人類如果不養成良好習慣的后果——吃祖宗飯斷子孫路,這樣寫會有更強烈的震撼效果。
這篇文章采用了“演講稿”的形式來完成。作為一種中考作文的創新形式,演講稿已經更多地走進中考作文之中。那么,演講稿應該如何寫作?演講稿在中考考場上的優勢在哪里呢?按照中考作文要求以演講稿的形式完成考場作文,要把握好演講稿的寫作方法:
演講稿的結構通常包括開場白、正文、結尾3個部分。開場白是演講稿中吸引聽眾的部分。好的開場白能夠緊緊地抓住聽眾的注意力,常用的開場白有點明主題、交代背景、提出問題等。不論哪種開場白,目的都是使聽眾立即了解演講主題、引入正文、引起思考等。《好習慣是成功的基石》開篇的文字就起到了開篇點題的作用。
演講稿的正文即文章的主體。主體必須有重點、有層次、有中心語句。演講主體的層次安排可按時間或空間順序排列,也可以平行并列、正反對比、逐層深入。由于演講材料是通過口頭表達的,為了便于聽眾理解,各段落應上下連貫,段與段之間有適當的過渡和照應。《好習慣是成功的基石》的主體部分非常成功:由一位圣哲的話引入,然后運用真實的名人故事增強文章的說服力,段與段之間的過渡非常自然巧妙。
結尾是演講內容的收束。它起著深化主題的作用。結尾的方法有歸納法、引文法、反問法等。歸納法是概括一篇演講的中心思想,總結強調主要觀點;引文法則是引用名言警句,升華主題、留下思考;反問法是以問句引發聽眾思考和對演講者觀點的認同。此外,演講稿的結尾也可以用感謝、展望、鼓舞等語句作結,使演講能自然收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好習慣是成功的基石》的結尾用富于鼓動性的話語激發讀者,干脆利落。
大多數演講稿如同一篇議論文,有主要觀點,有對主要觀點的論證。一篇演講稿最好只有一個主題,這是由演講稿的特定情景性和時間性所決定的。在一個有限的時間段內,完全借助于語言、手勢等向聽眾講明一個問題或道理,同時又要說服聽眾,就要求在寫作演講稿時一定要突出主題、觀點鮮明。像《好習慣是成功的基石》一文,主題非常鮮明,讓讀者一看之下感覺一目了然。
在中考考場上,我們應該能夠看出哪類文章適合用演講稿的形式來表達、來發揮。一般來說,那些富于鼓動性的、富于青春激情的題目適合借助演講稿的形式來創作。同樣的主題,采用了新穎的形式,自然會獲得閱卷老師的高分。
句①,這個長句生動地把“好習慣”具體化為“一張廢紙被拾起的瞬間”,“一張試卷被認真完成的過程”,讓人具體可感,同時點明“好習慣”對于我們每個人的重要意義——“改變我們的命運”。
句②,形象地把“好習慣”比喻成“邁向成功之路的助推器”,進一步展現“好習慣”在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之路上的巨大作用。
句③,3個句子非常整齊,構成了頗有氣勢的排比句,以假設的方式形象而具體地展現了“命運”與“好習慣”的關系:命運是山水畫,好習慣是勾描;命運是樓宇,好習慣是青磚;命運是大樹,好習慣是根。誰還能否認“好習慣”對一個人命運的重要作用呢?
新穎的形式、通俗的說理、順暢的表達,成就了這篇思路清晰的考場佳作。其獲得滿分的理由如下:
主題鮮明,選材恰當。文章的題目“好習慣是成功的基石”作為一個完整的句子,表達了非常明確的觀點,它就是這篇文章的主題。無論是閱卷老師也好,還是一般的讀者也好,對這樣的題目都可以一目了然。圍繞這個主題,作者運用了一系列的道理論據和事實論據加以證明,使自己的觀點鮮明突出。作者首先選取的是“圣哲”的一句頗有哲理的名言——“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以引起下文。再用“汽車大王”福特當年參加招聘的實例來增強文章的說服力。敘述福特應聘的過程簡單而不啰唆,卻有力地說明了“好習慣”是改變命運的“助推器”。接下來,作者引用了劉備告誡后主劉禪的話、“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等名言作為道理論據進一步深入論證自己的觀點,使整篇文章顯得結構嚴謹,內容充實。
構思巧妙,積累豐厚。作者最精彩的構思就在于“演講稿”這種體例的選擇。一個人一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己的良好習慣。這種觀點的表達通過演講的形式表現出來,易于聽眾(讀者)接受。雖然文章中運用的并不是發生在作者身上的真實例子,但無論是名言還是名人事例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都能從不同的角度來證明“好習慣”的益處。如在“福特應聘”這個事例中,福特一個“撿起廢紙扔進垃圾桶”的習慣成就了一個汽車大亨。這個例子足以說明“好習慣”的巨大力量,足以從“改變命運”的角度來突出文章的中心。另外,從全文的構思看,我們不難感受到考生豐厚的積累。文中的多處引用以及汽車大亨的例子并不是每個考生都能信手拈來的,沒有平時廣泛的閱讀很難在考場上游刃有余地運用這些材料。所以,平時的閱讀積累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語言流暢,畫龍點睛。作為一篇演講稿,作為一篇議論文,這篇文章在語言的運用上非常突出。從開篇演講題目的介紹,到圣哲言論的分析、汽車大亨事例及排比句式的運用、結尾鼓動性語言的青春宣言的展示,自然順暢,毫不做作。尤其是文中“好習慣就是這樣,它是你邁向成功之路的助推器,是你腦海中的一股潛在的巨大力量”等語段,成功地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3個假設關系的排比句則如一道亮麗的風景裝點了這篇演講稿,增添了演講的氣勢和魅力;結尾的3個段落結合中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用富于鼓動性的語言激勵今天的莘莘學子把握機遇、憑借自己的努力和養成的好習慣,在細節中成就自己。“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每件小事做起……”這句話,聽似耳熟,卻仿佛是長者對我們的諄諄教誨,發人深思,啟人思考,畫龍點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