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
有一種寫作方法叫做“雨過天睛”式,也叫“欲揚先抑”。本文成功地運用這種寫作手法,先將“我”從小到大對父親的誤解一一道來,之后在一件偶然的事件當中,誤解輕輕地開解了,從此“我”的心結打開,父女之間互相信任理解。
肥沃的田地中,您曾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建筑工地上,您又是忙碌的打工者。應該是您學問不太高的緣故吧,您就像個不善表達的粗人。因此,我無數次地問過自己:“您,在乎過我嗎?”
您喜歡男孩,這是我從小就知道的。無論表哥多么淘氣,您一直都很喜歡他,總要把他在我面前夸一通:“你看你哥……”當表哥很得意地在我面前“翹尾巴”時,您怎么知道我的感受?
家里有人吃飯,無論我是因為什么原因不在場,您都不會等我。而飯桌上要是少了您哪個朋友,哪個侄子,準會一個接一個電話地打。當母親叫您等等我時,您那冰冷的“不用管她”,讓我又是什么感受?
直到那天晚上……
周末放假了,本以為您是不在家的,我就肆無忌憚地和同學出去玩了。當星星爬到了漆黑一片的夜空時,我才蹦蹦跳跳地跑回家。
母親焦急地對我說您出去找我了。驚動了您老人家,我知道大事不妙了。果然,您回來后氣憤地責罵我,一慣嚴肅的面孔,此時更是讓我不寒而栗,您還讓我面壁思過,將我的那份晚飯平分給了您和母親。可我分明在您的眼神里讀到了關心與擔憂。后來母親告訴我,您找了很多地方,著急得直跺腳。最后,母親叮囑著:“他那么擔心你,那么在乎你,你也得懂事了。”
是啊,在乎……原來并非是您不在乎我,而是我從未在乎過您的愛啊!
您曾冒著大雨為生病的我買藥,您曾外出打工很久,卻不忘每周打電話給我,讓我好好學習;您曾用您那長著厚實老繭的手,手把手地教我騎車……
我成長的畫卷有您濃濃的愛作為底色,才愈發豐滿。請您允許我輕輕地,但卻毫不猶豫地回答自己:“這世上最在乎我的人,就是您啊——我的父親。”
教師點評
本文以誤解開篇,以理解結束,構思精巧,匠心獨具。簡單的人,簡單的事,卻傳遞出父親對“我”濃濃的愛意。
(指導教師:齊亞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