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玉不琢,不成器。打磨可以使璞玉玲瓏剔透,打磨可以使珍珠晶瑩圓潤。其實,人生要想日趨完美,同樣也需要打磨。“吾日三省吾身”是一種打磨,“學海無涯苦作舟”是一種打磨,“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是一種打磨……
上面的一段話,給了你怎樣的啟迪?請結合你的經歷寫一篇文章。自擬題目,自己立意,自選文體,但要文體明確,600字左右。
寫作時,可以從3個方面來思考:
一是構思前,注重要求與提示。審題不嚴,往往會“一失足成千古恨”。寫作要求指出“文體明確”,即記敘文就是記敘文,議論文就是議論文,不要寫成無法辨別的文體。
二是選材上,注重感受與體驗。選材的新穎與鮮活決定文章的可讀性。文題具有開放性,內容貼近生活實際,讓我們圍繞著成長、社會、素質養成等方面選擇材料,因為其提示語都詮釋了文題的內容,所以能夠引導我們選材。“吾日三省吾身”是一種打磨,“學海無涯苦作舟”是一種打磨,“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是一種打磨……提示我們可以寫打磨自身的習慣,打磨讀書的品性,打磨吃苦耐勞的品質。根據提示語,選擇自己感受與體驗最深的內容行文,會給閱卷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是立意上,注重角度與深度。“意猶帥也”,好的立意給人耳目一新之感。“人生要想日趨完美,同樣也需要打磨”可以提煉出“人生需要打磨”、“打磨脆弱”、“打磨友誼”、“打磨執著”、“打磨夢想”等立意。立意的角度越新穎,越能吸引眼球;立意的深度越高遠,越能震撼人心。
打磨友誼的春天(記敘文)
湖北省武漢市陽光喔學校馬苗
窗外,寒風呼嘯,偶爾一絲鉆進脖子里,讓人發抖。雁影突然從窗前閃過,了無痕跡。原來,冬天來了……
春暖花開
一粒種子探出調皮的小腦袋,加入這個美麗的世界。
開學后調整座位,我和她成了同桌。
在家門口,意外地發現了一絲嫩綠,像豆芽那般大小,呀,那粒種子終于沖破了地面,它發芽了!好一個躍動的生命!
慢慢地,我和她之間說話的次數越來越多,學習上的交流日益變得頻繁,但是依然有些拘謹,似乎都怕傷害了剛剛萌芽的友誼之苗。
那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我驚喜地發現那棵小小的綠芽,已經有了一根較粗的莖和許多可愛的葉子,晨露下的葉脈綠得可愛。
我們開始講些笑話了,上課時也會相視一笑。
驕陽似火
夏,迷人。你看,晶瑩的露珠滾落在草葉間,跳著圓舞曲,還有星星點點的小植物,太神奇了,結了花骨朵,如亭亭少女含笑挺立,讓人心生憐愛!
快樂是一首歌。上學的路上多了兩個快樂的身影,披著晨霧,帶著歡歌,一路手牽手。
很想那些可愛的小精靈了,沒想到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繁茂的綠葉叢中,開滿了朵朵潔白的小花,散發出陣陣沁人心脾的清香。
時間真的是黏合劑,連老師都說咱們像姐妹。也難怪,整天形影不離的,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瘋狂”,一起“瀟灑”。
秋風蕭瑟
秋天還是來了。天涼,路邊的樹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樹葉兒一片一片地脫落,像失去了羽翼的蝴蝶,任憑風的擺布。
又是一個新的學期,我走進教室,發現她已找好了新的同桌。她見了我,很尷尬地笑了笑,馬上就被她的新同學拉去了小賣部。我從牙縫里強擠出一絲笑意。
也許吧,再美麗的花兒也是逃不過嚴寒的肅殺的。我終于目睹了那悲情的一幕:花謝了,葉落了,連那最后的一片枯葉也被狂風卷走了。
之后的故事,就比較簡單了。形同陌路,見面了也只是微微一笑而已。
純純冬雪
雪花重新撲向大地的懷抱,紛紛揚揚,漫天飛舞,像一支壯觀的舞蹈隊,又像一群活潑可愛的天使。
有人說,美好的生活需要打磨,優異的成績需要打磨,執著的信念需要打磨。我想,永恒的友誼也需要時光之石去打磨吧!就如在這個冬天,青蛙冬眠了,我和她之間的友誼也需要冬眠吧。那么,就讓寒冬白雪去打磨我們的友誼吧,我相信,有了真誠,友誼的春天一定不會遠了。
打磨人生,打磨品質,小作者告訴我們,友誼也需要打磨。這篇佳作特色分明:
1.濃厚的文學氣息。不必說文章大量靈動活潑的語言,不必說文章透露出來的超然脫俗的韻味,光是長短句相互交錯的形式就讓我們贊嘆不已,看,“夏,迷人。你看,晶瑩的露珠滾落在草葉間,跳著圓舞曲,還有星星點點的小植物”,有簡潔之語,亦有細膩描摹之筆,文學色彩濃厚。
2.個性的行文線索。文章采用雙線索行文的結構,分別以種子的孕育、發芽、開花、凋落過程為暗線和“我”與她之間友誼的開始、升溫、疏遠為明線,全方位地展現了同學間的交往。種子的成長線索為文章營造了一種恰如其分的氛圍,而友誼發展線索則明晰地表達了文章的主旨:友誼需要用真誠去打磨。小標題既使文章層次清晰結構嚴謹,又具有提示內容的作用。首尾呼應,緊扣文題,強化文旨,渾然一體。
有一種打磨叫專注(議論文)
湖北省武漢市陽光喔學校張恒
百年來,它都在藝術館中沉睡著,這是一尊頗具神秘色彩和典雅之氣的雕像,這是一尊充滿歐洲風情和英倫風尚的雕像,這是一尊凝聚著藝術家米開朗琪羅對世界感悟和真理追求的智慧的雕像。
無數的藝術家和游客曾面對著這尊雕像,從它深邃的眼眸中感受到這位藝術家的專注與認真。讓他們在眼前浮現出米開朗琪羅為了雕刻而站在雕像前三天三夜的情景。他們被這種眼神深深吸引著。
這份專注與認真傳遍了整個世界。從古到今,從國內到國外,從過去到未來,人們用無聲的語言傳遞著這份專注。它讓人們明白平淡的生活因有它而變得多彩,無聲的音樂因有它而富有動人心弦的節奏,尋常的世界因有它而充滿熱情。
當釋迦牟尼離開了貴族式的生活而坐在菩提樹下感悟人生哲理的時候,他憑著專注不斷思索著他所處的那個世界,他漸漸明白了人生的意義,最終他成功了,他創立了顯赫至今的佛教,讓佛學的光芒閃耀不息。
事實上,是專注打磨了他,他傳誦了名譽,舍棄了金錢,雖然有人會認為他一無所有,但專注使他找回了他想擁有的一切——專注是他成功的秘笈,也是你我走向成功的階梯。
人生需要打磨,傳奇需要打磨,而有一種打磨叫專注。專注是催生復蘇的東風,讓你尋回縷縷清芬;專注是拂面的海霧,讓你領略自然的神韻。
古往今來,不少人探求著成功的捷徑,我國古代的將軍廉頗,一生打過無數場勝仗,殊不知這榮耀的背后暗藏著一次次常人難以忍受的艱辛,每一場身先士卒的戰爭都讓他精疲力竭,甚至有人從他身邊走過他都全然不知。
這便是專注的力量,它往往使人沉迷也能指明正確的方向,它往往使人喪失自我也能找回進取的力量,它往往使人黯然悲涼也能在黑夜之中發出耀眼的光芒。
既然被米開朗琪羅的大衛雕像神秘的目光所吸引,又何不用專注的力量,像達·芬奇一樣畫出驚世一笑,像匡衡一樣鑿壁偷光奮力一搏,像愛迪生一樣用心照亮世界,去打磨精彩的人生,讓成功距離自己越來越近呢?
習作特色有二:
1.觀點犀利,中心突出。小作者從“打磨”話題中引申出“有一種打磨叫專注”,告訴我們專注可以打磨出精彩的人生,觀點鮮明,且富有哲理;文章從專注的作用、專注取得的成就、專注的力量等方面去論證,中心集中,頗有說服力。
2.事例典型,立意深刻。文章巧妙地選取了承載“專注”立意的媒介——米開朗琪羅的雕像,加之有釋迦牟尼、廉頗、達·芬奇、匡衡、愛迪生等古今中外典型人物與事例的印證,使得文氣平添了一分淵博,立意平添了一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