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被稱為“歲寒三友”之一的竹子,人們并不陌生。然而,圖片上的這一種,你見過嗎?它就是目前花卉市場上的“熱門貨”——棕竹。
棕竹的得名很有趣,因它的葉、網狀葉鞘極像棕樹即棕櫚,而莖干又似竹,故名棕竹。其實,它與竹不同家族。棕竹為棕櫚科,屬常綠叢生,與棕櫚、大王椰子、魚尾葵同家族;竹為竹亞科。不少人把它們混為同科,這是不對的。棕竹常見的有兩個品種:大葉棕竹和小葉棕竹。大葉型植株較高,葉子寬而長,莖干略粗;小葉型的干細,葉片略小而薄。
棕竹為熱帶植物中耐寒性較強的樹種之一。在廣東、廣西、福建、湖南、云南、貴州等地都有野生棕竹分布,故地栽、盆栽均宜;較寒冷的上海、南京、北京、天津等地可盆栽觀賞。棕竹植株優美、四季蒼翠,特別能耐陰。
棕竹主要用于:1.點綴園林小品、公園、庭院、賓館中的假山、疊石、亭臺和景窗。廊之旁,配植幾叢大葉棕竹,依山傍亭,幽靜可愛。2.棕竹亭亭玉立,極富熱帶風情,體態優美,性又耐陰、耐塵,在很大程度上能解決庭院、賓館內的綠化美化難題,很受人們歡迎。在空間處植一二叢棕竹,令人倍覺清幽雅趣。3.用于組織庭院、公園園林空間。棕竹莖枝繁密,碧翠照人,植株高大,大葉棕竹高可達三四米,在景區成叢、成帶間種,既點綴了園林景色,又起到了間隔空間的作用。4.美化、遮蔽建筑物。棕竹數干并出、葉影交錯、枝柔披散、葉綠而清秀,若成竹群狀植于高大建筑物門前或住宅門前,既可遮擋建筑物難看的墻腳,又能構成渾厚豐滿的景色,終年青翠可人。公園的衛生間多用它作為遮蔽的材料,效果極佳。5.盆栽棕竹供室內外綠化裝飾。可用大葉棕竹上盆,培育成高達1.5米左右的植株,放于賓館、公園門前;或者用小葉棕竹置于寬敞客廳內,頗為雅致美觀;還可在淺盆內種數株小葉棕竹,使之高低錯落有致、疏密得當,旁配秀石,顯得更為玲瓏秀麗,是美化陽臺、廳堂、會場的佳品。6.棕竹具有一定的抗污能力,將其種植于工廠、礦區、車間、辦公室周圍,也會收到理想的效果。
栽植棕竹并不難,它適應性廣、生勢強,性喜溫暖和潮濕蔭蔽環境,忌烈日直射。棕竹地栽,最好種植于排水良好、半陰又通風良好的地方;如果栽種在炎熱又不通風的地方,棕竹難以生長,易枯枝葉。土壤以疏松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為好,肥沃的山泥或塘泥也可。盆栽棕竹多用塘泥、山泥,摻入一些碎螺殼或蛋殼。使用的花盆盡量大些,3~5公斤盆都可以,一盆分栽兩三株。夏、秋是棕竹生長茂盛期,應放在室外半陰處,保持盆土濕潤。每月可施一兩次氮肥,促進枝葉生長茂盛。較冷的地區,在冬季還要為棕竹做好防凍保暖工作,可將其放于室內向陽處。此外,棕竹一旦受介殼蟲危害或患上煤煙病,葉子就會失去觀賞價值。若生蟲,用40%的氧化樂果500倍液噴射,或用50%的馬拉硫磷1000倍液噴射,效果都很好。
棕竹的繁殖常用播種育苗和分株法,也可到山上挖野生株進行培育。播種育苗:11月左右采下種子,將種子放入50℃熱水內浸一兩天,搓去果皮,撈起置于細沙內進行沙藏催芽處理,待種子萌芽時播于苗床或大盆中;苗床應排水良好,確保不會積水,保持土壤疏松。一般苗高15厘米左右時,分床栽植。分株法:每年春、秋兩季換泥或換盆時,將株叢倒出,用利刀或小鋸將其分成數小叢,再上盆或地栽。分株后應注意防日曬,使枝葉保持青翠。地栽過密的棕竹同樣可以進行分株。野生棕竹挖取,時間以春、秋兩季為宜,挖時要保護好根系,用黃泥水漿根,運輸途中防日曬枝葉,運回即假植;假植用山泥或塘泥3份、河沙7份混合成的培育土,按高度來栽,即高的植株栽一起,矮的栽一起,便于管理。假植八九個月后,野生棕竹的植株得到馴化,葉子也更茂盛、蒼翠,姿態更加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