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不太相信,人體內也存在著奇妙的互聯網絡,如同信息高速公路上瞬息不停傳輸信息的錯綜復雜的光纖一般。人體“互聯網”將維系生命的要素轉送至最細微的角落。這就是微循環。
個案現場
采妮與老公共同經營著一家文化傳媒公司,公司規模雖然不大,但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因此,采妮與老公商量乘勢而上,擴大公司規模。可老公對她的提議持反對態度,他深情地對采妮說,她已是40歲的人了,長期以來隨他南征北戰,辛苦創業,身體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如果再擴大公司規模,像她這種事業型的女人,肯定會以透支身體健康為代價、全身心地投入公司的運作。人創造財富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生活的質量,如果連身體的健康都沒有了,錢再多還有什么意義?采妮知道老公也是為自己好,便暫時妥協說:“那咱就先不急,觀察一段市場再說,好嗎?”
一周后的一天早晨,習慣于早起的采妮卻賴在床上不想起床。老公做好早點叫她,她一副懶洋洋的樣子說頭暈乏力。老公問她是不是感冒了?她說什么事也沒有,就是渾身沒勁。老公說:“一定是這段時間為公司擴大規模的事太上心了,累的。”采妮說:“你說什么呀,公司擴大規模你不同意,我早放棄了。”老公呵呵一笑:“你的脾氣我還不了解,你嘴上說不急,其實一直在策劃著。”采妮心想:今天反正不在狀態,不如在家休息,養精蓄銳。第一次賦閑在家,采妮哪里閑得住啊。她先是對擴大公司規模的策劃方案琢磨了半天,下午又做了幾個拿手菜犒勞老公。終于挨到老公回家,她把飯菜端上桌后卻感覺腰酸背疼,沒了胃口。她對老公說:“你說,我怎么這么不經用呢?在家閑著還閑出毛病了。”老公心疼地說:“你今天在家休息了嗎?你為公司的事太操勞了。我看啊,你應該在家好好休息一段時間,等精力恢復了再去上班。”
采妮待在家里索性徹底放松,每天讀讀書、上上網,可她還是感覺很疲勞,腰酸背痛的感覺有增無減。她想,是不是自己上班的時候忙慣了,突然閑下來也需要一個適應過程?但是,又過了幾天,她開始出現下肢水腫、失眠、心慌、氣短等癥狀,人也顯得憔悴了。
老公急忙陪著采妮去看醫生,專家給她做了全面檢查,沒發現什么大問題。最后做了微循環功能測定的相關檢查,發現她的毛細血管壁明顯變厚,血液運行不暢,造成許多組織器官缺血缺氧。這就是采妮有那么多不舒服感覺的原因。
專家解析
人到中年,微循環障礙成為身體健康常見的絆腳石。一旦人體的微循環發生障礙,其相應的組織系統或內臟器官就會受到影響而不能發揮正常功能,人體的衰老、免疫功能的紊亂以及疾病的發生相伴而來。采妮的身體狀況正是微循環障礙的典型表現。正常情況下,微循環血流量與人體組織、器官代謝水平相適應,從而使人體內各器官生理功能得以正常運行。
人到中年,身體機能逐步退化,血液黏稠度增大,血流速度減慢,血液在毛細血管中就可能發生淤滯,甚至堵塞,使組織細胞無法正常代謝。細胞既無法得到充足的營養,又不能及時排出廢物,就會影響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的發揮。特別是人處于睡眠狀態時,血流速度更慢,一些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容易在睡眠中發生意外就是這個原因。改善微循環,特別是在睡眠時保持微循環的通暢,不僅對睡眠有益,更是保持身體健康的必要前提。下面就微循環的問題進行具體解析。
一、微循環是怎么形成的
人體中微動脈、毛細血管、微靜脈之間的血液循環,就叫做微循環。人體的血管是輸送血液的管道,當血液經過大血管到達細小的微動脈時,它流經分布廣泛的毛細血管網,再匯合流入細小的微靜脈。由于這部分血管口徑很小,肉眼看不到,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因此稱為微循環。近年來,有人提出微循環的概念除了血液微循環以外,還包括淋巴液和組織液的微循環,它們是指毛細淋巴管中的淋巴液微循環和微小的組織管道中的組織液微循環。但通常所說的微循環是指研究比較深入的血液微循環。在血液微循環的血管中,引導血液流入的微動脈,由于管壁有平滑肌,可以收縮和舒張,決定著微循環的流入量;引導血液流出的微靜脈,管壁也有平滑肌,它的活動決定著毛細血管血流的流出量;而毛細血管是沒有平滑肌的,只有一層血管內皮細胞和外面的基膜,因此壁最薄,物質容易通過管壁進出血管,其主要的功能是進行物質交換。
二、微循環有什么作用
人體單純靠心臟的收縮力量不能將血液直接灌注到人體各器官的組織細胞,必須靠微循環部分的毛細血管不與心臟跳動同步的自律運動將血液進行第二次調節、第二次灌注。所以,醫學上把微循環比喻為人體的“第二心臟”。微循環的功能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物質交換的場所。血液給組織運來氧氣、營養物質、激素和水等,同時還將對人體有害的代謝產物,如肌酸、乳酸、二氧化碳等帶出。微循環是這些物質進行交換的唯一場所。二是調節血流和血量。微循環的血管數量極多、容量很大,是個很大的貯血庫。改變這個血庫的容血量,就可以調節全身的循環血量和靜脈的回心血量。一旦因某些原因引起全身微循環血管大量開放,將有大量血液淤積在微循環內,導致循環血量和回心血量減少,血壓下降。如不及時糾正,必將導致嚴重的后果。
三、微循環障礙產生的原因
人們的不良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可以造成微循環障礙,如吸煙、高脂及高膽固醇飲食、過量飲酒等。生活環境,如氣溫的急劇變化也能導致微循環障礙。另外,很多疾病和狀況也與微循環障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糖尿病、冠心病、經皮冠狀動脈球囊擴張術及放置支架術后、冠狀動脈血管搭橋術后、動脈粥樣硬化、炎癥以及休克等。
四、微循環障礙的七大信號
微循環障礙就是指毛細血管形態上的改變以及血流形態上的改變引起的功能性改變。微循環暢通百病不生,微循環障礙是百病之源。微循環障礙會引起下列后果:一是血容量相對或絕對不足;二是代謝紊亂,使組織缺氧,酸中毒產生一系列嚴重結果;三是內臟受累;四是嚴重時可發生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目前,醫學研究認為,人的衰老、生病都與微循環功能障礙有關。那么,微循環障礙有哪些信號呢?
神經系統:腦部發生供血不足,腦細胞得不到充足的氧氣、養料,代謝產物不能充分順利排出,就會導致頭暈、頭痛、失眠、多夢、記憶力下降、神經衰弱,重者會發生腦梗死、中風等癥。
心血管系統:心臟發生微循環障礙,就會引起心肌供血不足,產生胸悶、心慌、心律不齊、心絞痛等冠心病的癥狀,甚至發生心肌梗死。
消化系統:胃是后天之根本,如果胃部微循環發生障礙,就會引起胃的功能紊亂,營養吸收不良,發生胃炎、潰瘍病以及其他胃部病變。
肌肉關節系統:肌肉、關節微循環出現障礙,就會造成代謝產物堆積,會產生全身肌肉酸痛、麻木、冰冷,四肢微血管堵塞不通,會造成脈管炎、下肢靜脈曲張,嚴重時會出現跛行、劇痛以及頸、肩、腰、腿痛退行性病變。
婦科系統:有許多婦科病均與微循環有關,如痛經、月經不調、小腹下墜感、附件炎、子宮肌瘤等都與氣血不通、氣滯血淤有關,氣滯則痛,血淤則腫。
皮膚科:隨著年齡增長,皮膚的微血管減少,供血、供氧不足,表現為皮膚彈性下降,出現皺紋、黃褐斑、老年斑,眼周過早出現魚尾紋、眼袋等。
微循環障礙引發多種老年病:如腦供血不足引起的腦萎縮、老年癡呆、中風、高血壓、冠心病等。
五、改善微循環其實很簡單
衡量人體微循環系統是否正常,一種方法是注意觀察身體的變化,更專業的辦法是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自我判斷和微觀微循環檢查都具有較早發現較早診斷的意義。
別看微循環障礙的后果令人不寒而栗,其實,改善微循環障礙的方法很簡單,簡單到自己可以做自己的治療師,比如穴位按摩、保暖、冷熱水沐浴、使用特殊的遠紅外線磁療健康寢具,這些保健方法能夠增強毛細血管的柔韌性、擴張血管、加快血流速度,使人們保持健康有活力的微循環狀態,從而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有益于健康長壽。
推薦4種方法,只要在生活中持之以恒應用,便可遠離微循環障礙。
第一,多多運動。生命在于運動,運動可通經活絡。慢跑、散步、打太極拳等強度較低的運動比較適合中老年人。
第二,均衡膳食。《黃帝內經》提出“五谷為養、五畜為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的飲食原則,這與現代營養學的理論是一致的。要按照個體生長發育和生理狀況等特點合理搭配一日三餐,全面滿足身體需要。
第三,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根據不同季節的時間規律,保證充足和良好的睡眠,這樣有利于陽氣潛藏。同時,要注意調適自己的情緒,保持心情愉悅。
第四,利用天然藥材促進微循環。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建議多從天然藥材中補充抗氧化劑以促進微循環,如銀杏葉、當歸、四君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