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插花作為一門造型藝術,要求融生活、知識、藝術為一體,并借此表達一種主題,傳遞一種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后令人賞心悅目,獲得一種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插花的魅力正是在于通過各種元素搭配組合,把各種不起眼的材料組織成具有高雅情趣的藝術品。正如作品“綠野和鳴”正是所表達現的了大自然美感,令人愉悅而舒暢,在視覺上獲得滿足。
關鍵詞:花藝;“綠野和鳴”;藝術 插花設計;賞析
中圖分類號:J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41(2012)05-0000-00
前言
藝術插花是指將剪切下來的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剪切下來作為素材,經過一定的技術(修剪、整枝、彎曲)和藝術(構思、造型、設色)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美麗、富有詩情畫意,、能再現大自然美和人工美的花卉藝術品。插花看似簡單容易,但要真正插成一件真正好的作品卻并非易事。因它插花不是單純的各種花材的單純組合,也不是簡單的造型,而是融生活情趣、文化知識、藝術修養為于一體的一種藝術創作活動。插花界的朋友都認為公認:插花是用心來創作花型,用花型來表達心態的一門造型藝術。 一年一度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舉辦的一年一度的香港花卉展覽是花卉行業的盛會,也是中國內地與港澳臺地區以及其他國家行業交流的窗口。“綠野和鳴”插花花藝作品于2011年在香港花卉展展示,該作品得到花藝界的好評。經評比,榮獲大會頒發的“最具特色設計大獎”。下文將具體介紹該作品的設計特色。
1 創意(或稱立意)
插花作品“綠野和鳴”的構思立意是根據花展的主題“花之妙韻”而制作定。作者根據深入深化藝術之創新,、深化插花藝術之內涵的理念,從縱深處挖掘主題內涵,用概念性形式表現韻律,以花木之美的特殊品味為基礎,透過文化意識與審美觀,以花木神態形色之架構與自然人文關系為依歸,假瓶盤為地,將文化意識與審美觀是創造轉化為靈奇的一種藝術表現,是花藝神韻的表達。花草取其鮮麗活潑之生意,收將它們創意組合以詮釋天理,和心性生生之道,是理學在文字說理之外的另一種理學的藝術表現。作品尤以綠意植物為主要素材,以環保為理念,在表現手法上為寫景理念花。
1.1寫景理念花的特點
傳統儒家有曰:「“詩主敦厚,若不節制,則則失在于愚」”,是對心象表現現的一種反思,也是對率真贊嘆反應的一種批評評,宗教家普遍存有此一理念;基督教認為藝術品應富賦予表面以外以下的更高意涵,而且把這意涵限定為宗教理念或道德教訓,相當當于儒教的「“寄托]”,或「“愚義」”。以“善”為出發點,是有秩序、地重視社會美,感性壓低,追求完美、規矩、規律,結構講求“清疏”。
1.2寫景理念花的表現手法
理念花以瓶花為多,以理為表,以意為理,或解說教義,或闡述教理,或影射人格,或嘲諷時政。寫景花意義在于表現大自然的景色,是寫實的花型。 以“比”(因物喻志)為表現現手法,因此贊嘆的舒放,在理性的制約下,產生了節度節制而雋永的風格表現現。然而贊嘆畢竟是喜樂情緒緒的強強烈反應,故其表達必與一般理性的藝術表現有所落差不同。傳統的理念花作品類似所謂古典派,以“善”為出發點,其宗旨蘊藏蘊藏著作者的愿望與理想,使人類思緒緒理性發展,故以追求“最優美、最完整”為其積極目標,帶帶有強強烈“政教意味”或解說說教意,或闡述教理,作品多中和、溫溫雅、明確而端莊,力求虛虛實互應、的沒有無缺陷的完美。
1.3寫景理念花的花材取舍
在花材取舍上,理念花主要采用花頭大、花品高、花意佳、花形美、色彩艷麗、精神飽滿滿、枝形質量完整者為主,傳統或現現代不拘。配材與手法突破傳統,夸大對比,節奏有力,令人悅目歡心,“出其不意“”成了贊美作品花型的指針,但采取寓意方法,、不離經叛道,、保有贊美的真誠,則是理念花應有的特質。
2 花型的理念
“神傳手巧心靈美,腕底春風拂拂來”,花藝之美的表現就在于來自作者的用心創作,貫穿整個過程,象一片片落葉散落在大地上,通常所言的“靜觀取象”,“比類取象”等,即可見“象”在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2.1靜觀取象——花器的表現
插花花器在插花歷史上歷來受到重視,被稱之為大地或花屋。“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作品“綠野和鳴”在插花設計上,作者用柳枝扎作成既是樹又是葉的形狀作為花器,展示大地植物的其綠的根。
2.2葉——花器的含義
正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是葉落歸根,比喻不忘本源,人最終總要回歸故土葉落歸根,來時無口。——(唐· 慧能《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付屬品》)。二是葉落知秋,樹葉紛紛落下,就知道秋天到了。比喻從事物發展的微小變化可以預測事物的發展。落葉知秋,舉一明三(——宋· 普濟《五燈會元》)。三是一葉蔽目,喻目光短淺,常被眼前細小事物所遮蔽,看不到遠處、大處。亦稱“一葉障目”。這一片片綠葉以“和”為連系,生動地表現出大自然的一種和諧狀態。綠,充滿魅力,彰顯自然氣息;綠,生命充滿活力,煥發青春;綠,馳騁大地,領略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綠,生機無限,生生不息。
2.3花器的制作
花器的制作有異于平常,作者先用將一個葉片形鐵枝形成作為架構,把龍柳平行形地纏繞在葉片上,由于其枝條彎曲如龍,用以代表龍的形象可以說在中國無處不在。龍文化淵遠流長,歷史可追溯到一萬年以前。龍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和精神力量的體現,經歷了數千年而不衰,并被不斷賦予吉祥、和諧、積極進取、不怕困難等精神含義。在今天,“龍的傳人”已經成為流傳在中國人當中最有親和力和號召力的字眼。
其次再用細細的竹枝圍繞在葉片的中央,呈半圓形,在葉片形花器上錯綜穿插,有高有低,在從遠處看上去象像云層,給人遐想的空間,像霧里看花,鏡花水月。
2.4、作品構思或稱構圖
插花花材巧妙配置造型,在作品中可充分展現出各自的美。細細的竹枝添加紅蘭(Phytophthora palmivora)添加在后細細的竹枝圍繞在云層上(圖1),象征著初升的紅太陽普照在大地上,形成一層又一層的紅暈;在葉片上(架構上)高低錯落,有聚有散或集中或分散地插上綠色的葉材,巢蕨葉象征著樹林中強烈綠的生命力,在森林里象低低的灌木樹鋪墊在最底層,也象征著鳥巢,和天堂鳥相呼應。加上鮮艷的花材,綠掌,形象地表現出喬木類樹木在森林中的突出感覺,擎天大樹,高于云端的突出感覺,但又在天空下的空曠,遼闊之感,又表達著向上,堅強的氣質。天堂鳥就象從綠色叢林中飛出的一只只形象的鴻鳥,高山大丘,深林巨壑,茂木暢枝,鴻鳥虎豹之所喜,旭日東升鴻鳥飛的景象栩栩如生,生動,活潑,有高有低在一片大自然中自由地飛翔,甚為壯觀。在這花叢中加入滿天星,更增加了它的朦朧感和神秘感,就象一層層白霧在飄動著,給作品有一種注入了生命力的感動和動感。在這一片片葉子下用黑白混合的鵝卵石作鋪陳,形成大地上矗立著樹林的景象,展現雨后春筍般的奇跡。花之妙韻,既可用音韻來表達,更可以用大自然所獨有的風格氣質來展現(圖2)出生機盎然,草木而欣欣向榮的景觀。
3 具體插花步驟
3.1準備插花基本道具:
粘性膠帶 ,一般用來包在鐵絲的外面,也可用于防止經加工過的花材為了防止脫水也經常使用。鐵絲(或銅絲) 固定或保持花枝的形態,人工性地彎曲加工。花剪、花刀、花材修剪工具。試管,固定在花器上,給花材吸收水分。
3.2修剪:
首先要去掉花卉的殘枝敗葉,根據不同式樣,進行長短剪裁,根據構圖的需要進行彎曲處理。根據花材不同,選用的剪法也不同,如木質部的花材,應采用十字剪枝法,花莖比較粗大的可選用平剪法,;一般常用的剪法為斜剪莖法。
3.3固定:
為了得到理想的讓花卉姿態按照你的設想進行,應在花器與龍柳的縫隙處將,插入花卉插入到“葉子”后方,按照瓶口直徑長度,取兩段較粗枝干,十字交叉于試管瓶口處進行固定。其他竹枝,綠掌,天堂鳥用膠質索帶拉扯進行固定。以便能更好地確保每枝花卉或者每片葉片都可以再從試管里吸收到水分,保持新鮮。3.插序:
一般先考慮先插花后插葉,但這樣容易在插葉的時候容易將花的高度降低。正確的插序應該是選材、選插襯景葉、插擺花。這個作品的插花順序是先擺放及固定好紅蘭,照顧紅蘭的吸水有一定的難度,因為花枝的可承載力不大,照顧紅蘭的吸水有一定的難度,所以采用膠質的小瓶子把每一枝紅蘭都套上,然后擺放滿天星。滿天星耐旱,對環境要求不高,所以可任意擺放,不需過分考慮其保鮮問題,鋪陳上巢蕨葉,葉子連著根部,只需用膠袋包裹好,再固定在上花器上即可,然后是插綠掌,用綠掌制造出跳動的綠的韻律,插花手法是聚散結合,高低搭配,。最后在這個背景的基礎上面,搭配上主角花,即是天堂鳥,天堂鳥因為花型酷似鴻鳥,象形雀鳥,其生動可想而知,在這營造出群鳥飛翔,時而對頭相聚,時而直上云霄,時而谷底低吟,時而盤于旋云間,創造出的生動形象之感。
4 色彩的搭配
基本原色有紅(紅蘭)、黃(天堂鳥)、綠(綠掌)三種,三種原色任意組成組合形成間色,不同的間色又可以組合成具有緩沖作用的復色,不同色彩都會給人以不同的反映和感受。
花色搭配的要點是:花色相配不宜過多,一般以1-3種花色相配為宜;多色相配應有主次,切忌各色平均使用;除特殊需要外,一般花色搭配不宜用對比強烈的顏色相配;不同花色相鄰之間應互有穿插與呼應,以免顯得孤立和生硬;花色搭配最重要的一點是以色彩相和為佳,和則生動、有神氣。
4.1使用類似色
使用同色系的深淺不同的花材進行搭配,“白色-紅色-橘黃”形成一個色彩層次,給人帶來柔和的印象之感,為了防止色彩的模糊而消弱視覺點,可加一些大型花材(紅蘭)和一些葉材巢蕨葉來增強效果。
4.2色彩的效果
白色給人以凈化,純潔、理智的印象,刺激人的想象力,使人獲得正面的精神高尚力量。綠色給令人安息,緩解情緒,暗示著青春與再生。紅色給人生命力,刺激神經,使人獲得力量,充滿欲望。橘黃色給人明快、舒適的印象,促發愉快和活潑的感情。使整個作品顯出顯得生動明快,給予人大自然般的清新,突出展現了紅日初升之時森林里鳥雀的形態飛翔的姿態。
5、 總結
“三枝兩朵意無窮,云錦天章任我裁”,“眼前多少閑花草,看取奇姿掌上升”。 插花作品“綠野和鳴”僅以幾片綠葉為主題,運用竹枝、花卉、植物材料,通過局部裝飾及運用嶺南自然插花技藝而制作而成,收將春天來臨之際,展現大自然的勃勃生機,植物的野趣,、百鳥和鳴的絢麗多彩景象(圖3)展現在人們的眼前,讓人遐想,讓人、心曠神怡,讓人幸福快樂!是非常出色的作品。
參考文獻:
(1)王蓮英.中國插花藝術發展簡史[J]. 王蓮英 2006 中國園林, 2006,11:3-4頁.
(2)王娜. 淺論中國傳統哲學與中國古代插花藝術的發展[J]. 王娜 2006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06,3,A2版: 160.
(3)張菲,鄭國生.淺談現代插花藝術[J]. 張菲 鄭國生 2006 現代農業科技, 2006,12:1-5頁.
(4)中國風景園林網 WWW.CHLA.COM.CN
作者簡介:
伍碧鳳(1953- ), 女,廣州人,從事花藝工作,廣州市插花藝術研究會會員
E-mail: www.emon1229@qq.com廣州市插花藝術研究會會員,曾辦“韻之園”花藝店。2006年至2009年在澳門永利酒店、星際酒店園藝部、花藝部工作。在澳門期間,于澳門佩華花藝學院接受插花藝術培訓,榮獲證書。其插花作品曾獲多次獎
李桂珊 廣州市插花藝術研究會會員。2008至2009年在澳門永利酒店從事花藝工作。現在廣州普邦園林股份有限公司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