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想闡述在二手市場交易的商品,是如何形成串通定價協議的。串通定價是指經營者之間互相串通或者通過行業協會、中介組織以協會決議、會議紀要、協調、口頭約定等方式合謀漲價。我認為,形成串通定價協定的關鍵取決于耐用消費品的折舊率,以及消費者的異質性。一個活躍的二手市場可能會加強關聯性,因為這樣的政策會影響二手市場(如租賃政策和回購)的功能。這樣的政策有別于寡頭競爭激勵機制,客觀上取得增加利潤的效果。
在產業經濟中,耐用消費品生產占據了很大一部分。由于年限和質量的原因,耐用消費品在激烈的二手市場中逐漸從高價轉變為低價。另外,在評估商品價值的時候,也包括物主對于這件商品的偏好。
二級市場上轉售產品的效果,可以分解成兩個組成部分:一是積極轉售的效果,指在賣出一件二手商品時的折舊價;二是消極的轉售效果,指新物件的缺陷。當在二手市場出售新產品的時候,生產商依靠的就是這兩種效果的共同作用。增加現有物品的檔次,并壓低其在二手市場上的價格,將會使消費者降低在一手市場購買同類新產品的意愿。
由于一個新的商品價值取決于其以后在二手市場出售的價格,因此公司的現行利潤也取決于未來的產品價值。如果企業在價格戰的威脅下,保持串通價格協議,那么消費者的跟風行為預示了未來的價格戰并且很可能降低購買當期新產品的意愿。
事實上,由于價格戰將降低新產品的價格,從而也會間接地降低此類產品的折舊價,再加上替代效應,所以這種商品的均價會出現下滑。同時,轉售效應的存在反過來影響了消費者購買新品的意愿。只要消費者足夠耐心,這種串通定價的力量將永遠占據上風。反過來,如果一個公司具備野心,它們就將在價格上更加具有攻擊性。
以帽子在二手市場上的買賣為例——包括租賃和回購。研究這兩種行為的時候,我們主要研究的是壟斷利潤和串通定價的能力。租賃市場的存在傾向于關閉二手市場,但是這會影響消費者的選擇權,并進一步減少串通定價的動機。特別是,我們注意到租賃業務經常會降低商品打折的頻次(這主要是由串通定價所引起的商業行為),卻會增加壟斷的利潤。因此,對于一個生產多種商品的公司來說,銷售和租賃相結合是最佳的營銷策略。這個建議給那些只專注于租賃策略的公司,盡管傳統的解釋認為耐用消費品的利潤一般來源于租賃。
回購政策的目標則是通過增加回購產品的價格,加強較長時間內消費者的買賣意愿。這種聯系對于毀約的懲罰尤其嚴重,同時也增加了這種商品打折的可能性,以及串通定價的持久性。然而,同租賃政策相比,回購政策實施起來的成本較高,而且有可能因此降低企業的壟斷利潤。
轉售效應的存在反過來影響了消費者購買新品的意愿。只要消費者足夠耐心,這種串通定價的力量將永遠占據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