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自助餐,各種幽默段子還真不少,有人形容,吃自助餐的最高境界為“扶著墻進,扶著墻出”,可見自助餐是怎樣的摧殘人性。
據說,自助餐這種就餐形式是海盜發明的,公元8世紀起,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維京海盜不斷在北海、波羅的海劫掠橫行,更一度騷擾英國、殖民美洲,創下了不小的名聲。海盜搶到食物便會大擺酒席,只不過,海盜們太多了,端上來一道菜很快就被吃完了,等下一道菜又要眼巴巴地,海盜頭兒就命令廚師改用大鍋做菜,做好后一鍋鍋放在那,用餐的人自取。這種吃法恣肆、豪放,很快流行開來。后來,法國波旁王室推廣了這種聚餐方式,使之變為上流社會沙龍的時尚。而我們今天看到的自助餐形式,雖夠斯文,但也還帶著海盜的遺風,那就是,非要把自己吃死不可。
我有個朋友是大胃王,人家是從前一頓就留足肚子,以備吃自助餐時多填塞些東西,好對得起那昂貴的人頭費。不過,就是這樣一位久經考驗的老饕,有天也吃出了事——那是在友誼城6樓的領鮮自助餐廳,他點了無數雞鴨魚肉,還點了很多刺身,烤秋刀魚,雞肉串,烤生蠔,山藥羹,蕎麥面……又喝了7杯木瓜汁,3大杯冰淇淋,以及無數的水果和點心,從上午11點吃到下午3點,迎來送往了一批又一批,當他站起來要走的時候,他發現,他的肚子吃滾圓了,走不動了,結果,朋友們只得把他駕出去,在等電梯的時候,被許多人側目,從那以后,他再不敢暴殄天物了。
說起來,像我朋友這樣患自助餐強迫癥的人還真不少,大約每個人都覺得,反正已經交了那么多錢,不吃白不吃,于是,放開膽子,瘋狂地往胃里塞,以為對得起錢袋子了,卻不料將胃囊給虐待了,真是不劃算的事啊。一次,一幫朋友去吃自助餐,大家不停地更換各種美味,幾乎將所有菜肴都嘗上一遍,還不過癮,又要起身去拿新的食物時,才發現桌子上面有個小提示,“桌面上的食物超過xxkg多收xx$$$$”;這個提示讓大家恍悟,原來他們的欲望是多么永不饜足,而他們的胃早hold不住了。最后,他們終于停止吞咽,趁人多嘈雜的時候,灰溜溜地逃走了。
這真是一件諷刺的事,原來并非自由就是好事,尤其是當你以為你有這個權力的時候,你便會將這種自由發揮到極致,直至它變成一種負擔,一種負累。
但,并非所有人都這樣的,我另一個朋友就只吃那些“平時少見,自己做起來麻煩的食物”,她的選餐原則是,“要吃自己最喜歡的,而且是對身體真正好的。”她從不貪饜。不僅如此,她還對吃自助餐的人頗有研究,用她的話說,“我們都是患了強迫癥的人,以為自己投了一點錢就可以將所有食物占有,事實上,我們所投的錢在其他餐廳或許只能點一份牛扒。”“《七宗罪》里有一種罪就是饕餮,如果一個人控制不了自己的食欲,你又怎么能指望他控制自己的情欲?”朋友說得非常有道理,一個面對如此多選擇能拎出自己最愛的人,一定是個聰明人,而他面對其他誘惑還能如此冷靜,一定是一個有節制的人,這樣的人,在我們這個瘋狂斂取的時代,是多么難能可貴,又是多么值得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