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大雪無雪,該冷未冷,但是都不妨礙快意燒烤。
北方人對燒烤情有獨鐘,也得天獨厚,就著寒冷和烈酒,權當一次原始狩獵的追夢;南方人吃燒烤則更講究境界和綜合享受。因此南方人能將燒烤變幻得越來越精致,北方人則將燒烤的食材范圍擴得越來越大。
最近在香港吃了一次燒烤,頗為盡興,這才感覺天冷不冷已不是燒烤是否快意的重要條件了,燒烤本身能不能盡興才是關鍵。
得香港朋友的邀請,到香港有名的波士頓餐廳用餐,一道鐵板火焰牛排端來,火焰在牛排上飛舞,玫瑰露的香氣在周圍彌漫,加上侍者眼花繚亂的火舞飛“劍”,氣氛給力、視覺不迭、嗅覺迷醉、味覺過癮……難怪同行朋友放下刀叉后感嘆:吃牛排也可以醉人啊!
燒烤是人類最原始的烹飪方式,最先僅是指在火上將肉食用火燒和烤,這種燒烤方式最為原始,也最為終極,一旦烤肉流出豐盈的肉汁,焦香彌散,刀叉揮舞,人體內那股原始狩獵的沖動就會被激發,再節食的人也難抵那一口肉香的誘惑。
如今的燒烤已成泛稱,發展出多種方式和器具。中式燒烤就相當復雜,它可以分為直接烤制和間接烤制兩種。直接烤制又有明火、暗火之分;間接烤制也分為鐵板、石板、銅板等多種。再細化分,演化出白烤、泥烤、糊泥烤、串烤、紅烤、腌烤、酥烤、掛糊烤、面烤、叉烤、鉤吊烤、箅烤、明爐烤、暗爐、鐵鍋烤、烤箱烤、竹筒烤、篝火烤等等等等如此之多的烤法。韓式燒烤則可稱為“煎制”,它是采用燃氣或干炭作為燃料,利用烤盤間接傳熱烤制成菜,“辣”是韓國燒烤的主要口味,無論是腌汁還是蘸汁,都要體現“五味”(即甜、辣、咸、酸、苦),只有這樣才是正宗的韓式燒烤。日式燒烤也就是鐵板燒,據說其實最初是由西班牙人發明的。十五六世紀時,由西班牙人傳到美洲大陸的墨西哥及美國加州等地,20世紀初由一位日裔美國人將這種鐵板燒熟食物的烹調技術引進日本并加以改良,成為今日之鐵板燒。但不管是中式的、日式的;亞洲的、歐洲的、美式的;串烤、串燒、鐵扒、BBQ,總的來說,手段各有精彩,源頭大抵相同。燒烤獲得的樂趣喚起的是人們對遠古時代飲食方式的一種追憶,一種人類童年飲食方式對現今的誘惑。
發展至今,現代燒烤已然變成為一種社交活動,無論是在家庭還是社會,群體燒烤才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燒烤,一人獨烤?通常不是作秀,就是精神不大正常。美國人是將這種現代燒烤精神發揚到戶外燒烤中的典范。你想,一個國家已經將戶外烤肉招待國賓并成為這個國家的“立國傳統”了,那可想而知他的國民該是多么的喜歡燒烤了。有資料統計,76%的美國家庭都擁有烤肉爐架,每年在后院燒烤的食物估計價值高達31億美元,戶外烤肉與熱狗、蘋果派三足鼎立,成為美國人的“國食”。如果你在美國公司呆過,相信一定無可避免地參加過這種BBQ餐會,無論是家庭式的還是商務休閑的,這種半互動式的燒烤方式讓氣氛熱烈、嘴巴過癮——當然啦,無論是社交還是大快朵頤,燒烤就是能做到,讓嘴永遠不得閑兒。
這個冬天,無論你在南在北,揮汗還是寒冷,一旦想到燒烤,就不要猶豫,盡興一把才不枉過這一季。燒烤一定不會讓你獨樂樂,眾樂樂你才一定更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