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生產沒有污染和高質量食品的特殊農場,應將其產品送到學校、有孩子的家庭和醫院,如果我們的農業不能向所有的人提供這些東西的話”。
以上這段話源自捷克前總統哈維爾1990年的新年獻詞。通過這樣的表達,我們有理由相信彼時的那里頗為類似此時的這里。惟一不同的是高高在上的“認知”。
按照蒙牛的統計,“有毒”事件后,其產品銷售曾大跌50%~60%,但影響范圍主要集中于一線城市,而最近銷售情況已開始改善,預計在2~3個月后,一切將恢復正常。中國移動也隨即短信群發了國家質檢總局的檢查結果:蒙牛,合格。
多快的反應,多快的結論,多快的傳播。資本的調調。
如何從體系流程上杜絕問題,如何關心消費者多于關心股價,類似這樣的問題只是在坊間流傳,憤憤的,估計旋即就會被原諒、被淡忘、被吹散在風里。因為權力,因為財力,“前是先辱后殺,后是辱而不殺。再后,直教讀書人自取其辱,乃至不覺其辱,甚而以辱為榮,反辱同儕,競相作辱人者的同道。”趙越勝寫在《燃燈者》里的話,可以贈與當下某些鼓噪者。
“我們生活在一個道德上被污染的環境之中。我們都是道德上的病人,因為我們習慣于口是心非。我們學會了不去相信任何東西,學會了互相否定及僅僅關注自己。這樣一些概念,如愛、友誼、憐憫、謙卑或寬恕,失去了它們的深度和尺度。我們當中很少有人大聲喊出,有權者并不是無所不能的。”站在哈維爾的位置能說出這樣的話,足以讓他的人民,感動。
當下的中國正在面臨拐點的考驗:當前的發展模式不可持續;腐敗在當下難以遏制;社會矛盾逐漸尖銳。此種考驗聚焦于中國的商業,情形大體也是一樣。如何以大國心態,去適應而不是去掩蓋大國體型尚未解決的問題,一切的核心;移動互聯時代,中國將與世界走得更近,而在預置好的游戲規則中,我們的尺度能否與世界公認的底線兼容,一切的核心。
否則,“他是首美麗的歌,但也只有這么多”;否則,“我這張丑陋的臉,會讓整個世界難堪”。
感謝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