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有追兵前有堵截。這是曾給整個民族帶來自信和光榮的中國制造在全球的真實處境。
外貿形勢嚴峻,“中國制造”成為世界貿易保護主義攻擊的頭號目標;內需啟動缺乏真正基礎;勞動要素價格優勢也日漸暗淡。
遭遇金融危機的西方列強迫于國內經濟增長乏力,缺乏擺脫經濟危機的引擎,尤其是受困于巨大的就業壓力,開始了一次強勢回歸——再工業化。周邊新興經濟體開始成為“承接轉移”的生力軍,對傳統中國制造完成釜底抽薪。
但這些都不是中國制造最兇惡的敵人。
為了應對西方金融危機,2008年以后政府投資扮演了振興經濟的主力軍,4萬億財政投入和天量信貸多投向了國家重點項目和大中型國企,加上體制變革的滯后,公權干預微觀經濟的趨勢嚴重,權力尋租現象暗流涌動,導致壟斷色彩濃烈的國企突飛猛進,而民營制造業的發展環境卻有逐步惡化趨勢,大量民企老板出逃和高利貸等民間金融亂象隨著呼嘯而至。
也就是說,在中國制造亟待全面升級轉型的時候,我們卻為自己設置了難以逾越的體制天塹。長此以往,與其說我們將被前后夾擊的國際競爭打敗,不如說被自身環境摧毀。
嚴介和
http://weibo.com/yanjiehe
傳統的樹大招風是錯誤的觀念。當今的社會,如果人人都崇尚樹大招風,那這個民族還有希望嗎?所謂“樹大不要緊,關鍵根要深”,根深則枝繁葉茂,長成參天大樹,才能提供棟梁之材,又何懼風雨?特別是做企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一定要保持健康,因為沒有健康的速度危險,沒有速度的健康也是頹廢的。
劉東華
http://weibo.com/liudonghua
人們之所以容易失去對天的敬畏,是因為“天”比較寬容,有時候“看”很長時間都不說話。愚蠢的人就誤以為他老人家根本就不存在。豈不知,越重要、說話越管用的人越不輕易說話,等你實在太過分了,逼得老天爺非說話不可的時候,實際上就到了誰都救不了你的時候了。
陳志武
http://weibo.com/chenzhiwu
在美國,一般大學都沒有什么行政管理學院,只有商學院。因為在社會看來,你首先要知道怎么管理一個企業、首先要經商,然后你才有成本意識、效率意識,然后你再競選做官。這時你至少有了效率意識和關注成本的意識,做官后不會來不來就增加不當開支,造成浪費并導致權力的無限擴張。
李東生
http://weibo.com/lidongsheng
從某種意義上說,創新就是試錯。微創新就是微試錯,大創新就是大試錯。沒人敢保證哪種創新一定正確,一定成功。因為在實踐過程中會出現無數影響因素。人類社會就是在不斷試錯中進步的。要保持創新的膽識,寬容的胸懷,同時也要面對現實,勇于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