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藝術中表現愛情的有好幾個方面。文藝復興的非宗教藝術中以丘比特和維納斯代表愛情。在基督教藝術中,理想的愛情表現在貞潔的形象(一對鴿子或一只篩子)上,而官能的情欲則以淫欲的擬人形象為代表。由騎士文學提供的“高貴愛情”的主題,在中世紀晚期和早期文藝復興的藝術中都有如下幾個題材的表現。
1、愛的樂園
類似阿卡迪亞式的樂園,但其中主要表現成雙成對的愛人在嬉戲調笑。丘比特的形象高踞上方或裝飾著噴泉。這類作品中會有的某些細節如婦女讀書、兒童以及噴泉等,可能是由宗教藝術中轉化來的;或許來自所謂“鎖住的花園”。這一題材以及下面兩個題材均常出現于西方掛毯畫中。
2、青春之泉
源出羅馬神話并為中世紀法國文學所采用的傳說:水中仙女朱文塔斯被朱庇特變成了噴泉,無論誰到泉中入浴都能恢復青春。畫面類似“愛的樂園”,有男有女。或表現老者拋開拐杖躍入水中,而浮出水面的則是少男少女或相互擁抱,或在丘比特面前跳舞。
3、愛的城堡
城堡形如方塔,代表“貞潔”。少女們以鮮花和水果作武器,抵御著小伙子們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