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圍繞提升雜志影響力展開。看清特定關注領域的業態現狀、未來前景以及新的趨勢,以便提高內容的權威性和前瞻性,追求產生超越業界與國界的公共影響力
突然想談談雜志。盡管自己是個以雜志為陣地的經濟觀察者或研究者,卻也不曾忘記自身同樣肩負媒體運營者的使命。
中國的雜志中還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強勢媒體。但從全球范圍內來看,就雜志影響力而言,已無須拿太多理論來解釋,也不用舉過多案例來印證——往往,只需留心,就能聽到“這期的《時代》周刊封面人物是誰”、“哪家企業會從本次《財富》500強中排除出去”、“《福布斯》富豪榜的評選方法是否公允”之類的話題。
無可否認的是,作為受眾,人們極易陷入媒體的“議程設置”之中,并不自覺地參與這些議題,乃至成為雜志的擁躉。
誠然,對于辦刊理念、雜志定位、讀者策略、報道風格、內容品位、編輯流程、團隊精神、人才戰略、投資策略、運營管理、營銷模式、跨國發展,以及新媒體的挑戰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受眾們多半不會表現出太多的興趣。但這些方面對辦刊者、投資者以及傳媒經濟研究者來說,就仿如樂譜之于提琴手、藍圖之于建筑師、軌道之于列車,殊為重要。
雜志營銷模式的建立,涵蓋發行、廣告和衍生活動,所有一切皆圍繞如何提升雜志影響力展開。而建立營銷體系與編輯體系之間的“防火墻”,則是打造雜志品牌的重要條件之一,同時也是強調所謂“內容為王”、重視編輯規則體系嚴謹、完整的基本動因。這就要求看清特定關注領域的業態現狀、未來前景以及雜志本身正在發生的趨勢,以便提高內容的權威性和前瞻性,打造富有影響力的專業化雜志。英國《經濟學人》恰是此中翹楚。
不難發現,在全球金融、商業、社會等方面的急劇變化之下,新經濟領域的競爭環境被不斷重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革趨勢及不確定性;與此同時,傳媒產業已進入一個由傳統媒體、新興媒體以及嬗變中的傳統媒體衍生物等共同構成的多元整合時代。風云變幻的國際經濟形勢,洶涌而來的新媒體浪潮,受眾隨之而變的閱讀訴求,這三重維度之“變”,對小到雜志選題的方向和角度、大到雜志的運營發展而言,既提出了新要求、帶來了新挑戰,又產生了新氣象、創造了新機遇。
上述趨勢在為經濟類雜志提供諸多新關注點和選題議程的同時,亦加速了新經濟領域專業化媒體的重組、洗牌與發展。
面對全球經濟形勢的復雜多變,面對分眾傳播時代新媒體和同行沖擊,如何走一條現代專業化雜志之路?在品牌建設和盈利模式上,究竟有多大的突破空間?基于媒體傳播性能和優勢,專業化雜志在分眾傳播時代進行盈利模式內部創新的可行性到底有多大?需要建立怎樣的合理機制,方可產生超越業界與國界的公共影響力……
凡此種種,都不能不說是擺在面前富有意義而又迫待求解的追問。